10月起,中國北方城市相繼進入供暖季。因燃煤取暖導致污染物增多,成為近來部分地區霧霾頻現的原因之一,這讓政府和公眾面臨保證供暖與防治污染的雙重考驗。
10月28日,遼寧沈陽、吉林長春等地出現霧霾。流行于網絡的一組沈陽晴霧天氣對比圖,生動呈現霧霾籠罩下的昏暗場景:高樓林立的鬧市區只能看到高亮度的戶外電子屏。在長春,霧霾不僅“調暗”了天空,還帶來嗆人的氣味。內蒙古呼和浩特也從10月26日起連續2天出現重度污染天氣……
10月下旬以來,哈爾濱、長春中小學校曾停課避霾;部分機場因霾關閉,高速公路被迫封閉。有關專家表示,造成近期東北三省和華北部分地區霧霾天氣嚴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燃煤取暖使污染物增多,加之風力小、近地面相對空氣濕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擴散。PM2.5或PM10等細顆粒被認為是造成霧霾的元兇。
相關研究表明,PM2.5來源廣泛,既有火電、鋼鐵、燃煤鍋爐等工業源的排放,也有機動車、飛機、工程機械等移動源的排放。從全年來看,采暖燃煤并非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但在秋冬供暖季,由供暖導致的排放猛增給空氣質量雪上加霜。
從今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以來,從國家到地方相繼采取“組合拳”,推出一系列應對措施。
10月23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及環境保護部等在北京舉行會議,共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各方共同表示,將建立協作長效機制,進一步深化區域聯防聯控,下決心打好這場“攻堅戰”。
其中,內蒙古承諾將嚴格控制燃煤污染,明確要求電廠和供暖企業在冬季全部使用優質煤炭,并提前做好優質煤炭儲備工作,同時積極推進“煤改氣”“煤改電”,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
除內蒙古外,實施“煤改氣”供暖以緩解大氣污染的城市越來越多,黑龍江、遼寧、山西、甘肅等地也正在探索實施這項工程。
在呼和浩特,超過10億元的資金正在陸續注入相關改造工程。這個市計劃用3年時間,將全市集中供熱區域內200多座大小燃煤鍋爐房進行燃氣化改造和拆并整合,力爭到2020年,城市核心區所有燃煤供熱鍋爐全部改由熱電聯產和燃氣等清潔能源替代。
記者近日在呼和浩特市賽馬場附近一處鍋爐房改造現場看到,改造工程接近尾聲,2臺燃氣熱水鍋爐已經取代2臺燃煤鍋爐。今年列入全市“煤改氣”的64座鍋爐中,9座進行拆并整合,55座全部實施燃氣改造。
呼和浩特市城發供熱公司副總經理吳利勤說,“煤改氣”工作完成后,清潔的天然氣可替代燃煤100萬噸,減排煙塵5000余噸,減排二氧化硫2000多噸,減排氮氧化物3000多噸,減排二氧化碳近300萬噸,城區主要污染物將大幅降低。
呼和浩特市燃氣監督管理處副處長王平介紹說,“煤改氣”供暖后,市政府將對居民燃氣供熱實施運營補貼,居民執行熱價不變。此外,來自長慶氣田的天然氣輸氣管道復線已鋪至呼和浩特市,氣源條件和輸氣能力可以滿足今年“煤改氣”后新增的0.9億立方米天然氣用量。
部分專家表示,使用清潔能源供暖將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但改造、定價等環節仍需要根據各地情況出臺扶持政策,讓企業推進、群眾接受,從而調動全社會參與到大氣污染治理中。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與美國得州農工大學開展合作研究,揭示了區域霧霾形成的新機制。該成果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對我國及世界發展中國家合理制定減排措施以治理霧霾、改善空氣質量及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切實有......
近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國北方地區霧霾頻發的“怪現象”。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1月25日至28日,2月10日夜間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區先后出現了兩次持續性區域重污染過程,北京甚至在2月12日......
今年春節比較特殊,車停駛了、工廠停產了,甚至連餐廳都不營業了,但京津冀等地依然出現了多次重度霧霾天氣。對此,有人把近期出現的霧霾主要成因指向了“白煙”,也就是火電廠濕法脫硫后排放的濕煙氣,進而希望能夠......
在黑色的夜幕中,一束激光如同一根閃亮的金針直插天空。“這就是我們的‘大氣探針’,可以實時監測從地面到10公里高空范圍內的霧霾分布并分析其成分。”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環境光學研究中心專家張天舒說......
霧霾從何而來,怎樣漂移、消散?搞清楚這些問題才能真正治霾。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探霾”激光雷達取得新進展,可消除傳統探測技術的“盲區”,更加精確、清晰地對從地面到500米高空的“近地霧霾......
近日,安光所大氣光學研究中心王珍珠副研究員等研發的霧霾天氣探測激光雷達新技術,有效用于近地面霧霾垂直分布探測中,相關研究結果以《側向散射激光雷達探測霧霾天氣氣溶膠新技術及其反演方法》為題發表在美國地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9年12月4日,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科學研究中心環境安全與健康分中心,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霧霾健康效應與防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汞污染防治......
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夏天北極的溫度比較高,那么當年冬天中緯度地區的霾就會比較重。這一發現或可作為霧霾預警。沒想到吧,霧霾還跟北極有關!還記得去年夏天北極圈內出現罕見高溫,一度達到32℃?還記得剛剛過去的......
兩會伊始,很多人關心北京忽晴忽霾的天氣。3月3日有一則重要消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成因報告出臺。筆者認為,新建的監測網絡能摸清霧霾的底細,意味著治理責任可以分解落實了。簡介一下,這份報告首先指出,燃......
如何治理大氣污染,仍然是人類目前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在霧霾環境中,有效防護PM2.5的口罩為N95級,但是體感憋悶,無法長時間佩戴。介于室外除霾和個人防護之間,室內空氣凈化是保證人們健康工作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