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市場藏“貓膩”
以山銀花冒充金銀花,在柏子仁里摻入砂石……如果專業市場不能保證中藥材質量,將大大影響中醫藥的療效
用價格低廉的小平貝冒充川貝,用樹舌或其他菌類冒充靈芝,以山銀花冒充金銀花,用滑石粉為僵蠶、橘絡增重,在柏子仁里摻入砂石,用硫酸鎂為豬苓、小通草、桔梗、北沙參增重……最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暗訪組發現,廣東清平市場上出售的中藥材存在嚴重的混淆摻假、增重染色等現象。
在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1公斤價格近萬元的藏紅花,水試時竟發現有明顯脫色現象。在顯微鏡下觀察,此藏紅花不僅沒有花粉粒等組織,而且全是紙纖維。
海馬的作用為溫腎壯陽、散結消腫。業內人士說,“加料”是給海馬身體內加上某些東西,以增加藥材的重量。在海馬剛打撈上來還沒有變干的時候,用針管把食用膠通過海馬肚子中間的小孔打進去,等到海馬變干以后,食用膠也就和海馬本身融為了一體,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
加鋁、加鎂、加鉛、加鹽、加糖、加色素,摻雜摻假已成中藥材市場的“潛規則”。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食藥總局藥品審評專家周超凡教授說,中藥每一味藥按克數計量,彼此配伍也講究平衡,無端加入這些東西,不僅影響了療效,甚至會變成毒藥,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我國自古就有藥材集散地,包括河北安國市、安徽亳州市、河南禹州市等,都有“藥都”之稱。上世紀90年代,各地涌現了大量中藥材市場,假冒偽劣滋生蔓延。國家先后關閉了近百個條件達不到標準的市場,至今只保留了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
今年7月,國家食藥總局對國內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中的5個進行了暗訪,發現“問題嚴重,觸目驚心”,并首次約談地方政府。國家食藥總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介紹,覆蓋全國的“兩打兩建”專項行動,重點是嚴打中藥材(飲片)摻雜摻假,必要時將關閉長期“包容”制假售假行為的中藥材專業市場。
“辨別真假中藥材并不是一件難事,造假行為之所以會有生存空間,主要是藥廠的采購人員‘唯便宜是取’。”一位匿名的中藥商表示,由于中藥產品的招標價被壓得很低,而部分廠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在市場上看到便宜的中藥材就采購。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副司長麻穎指出,很多中醫院、中藥研究機構都從中藥材市場采購藥材。如果專業市場不能保證中藥材質量,將大大影響中醫藥的療效,進而影響中醫醫療機構的生存和發展。
國家食藥總局副局長吳湞表示,我國20多年里沒有新增、新批中藥材市場,今后也不會再批。當前中藥材市場的亂象涉及多部門管理問題,只有加強政府引導,才能形成管理合力。開辦市場會給地方帶來益處,誰受益就該誰負責。
劇毒農藥殘留多
在中藥材生產中,存在肥料施用不科學、濫用農藥等問題
位于山東沂蒙山區的平邑縣是我國著名的金銀花產地,種植面積超過65萬畝,產量占到全國的60%以上。金銀花采摘從農歷四月初八開始,一直延續到中秋節之前。一位藥農說,誰家種金銀花不打農藥?由于長期用藥,蟲子越來越難打死,打一次藥,最多只能管四五天。
在安徽亳州市郊的一處藥材種植地,藥材苗與農作物相比顯得嬌氣。白芍喜旱不喜水,田地里不能有雜草,病蟲害比較多。為了防止病蟲害,從出苗到成熟收獲期間,藥農們多次噴灑農藥,一般是根據經驗,打什么藥、打多少、何時打,隨意性很大。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王文全教授表示,目前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大約2100萬畝(不含林下種植面積),年產量接近900萬噸。在中藥材生產中,存在肥料施用不科學、濫用農藥等問題,導致藥材生產質量不穩定或者下降。大量使用的化肥、農藥,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中藥材在種植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農藥殘留。中藥材成為化學農業的“受害者”,農藥殘留是中藥材不可回避的問題。
中藥材具有農產品的天然屬性,如果不使用農藥,每年病蟲草害所造成的損失可高達70%以上,而正確使用農藥可挽回近40%的損失。專家建議,在農藥的使用上,應選用并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或致癌、致畸、致突變的農藥。
遼寧中醫藥大學賈天柱教授指出,有機氯農藥最可怕,如滴滴涕(DDT)90年不分解、不降解,它能懸浮于水面,對大氣、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美國1972年禁用有機氯類農藥,我國1984年停用。自2009年5月17日起,我國境內禁止生產、流通、使用和進出口滴滴涕、氯丹、滅蟻靈及六氯苯,但至今禁而不止。
國家藥典委員會首席科學家錢忠直表示,農藥的使用對于中藥及植物藥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管理、全程監控,禁用劇毒農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原副局長任德權認為,監管部門應該切實負起責任,從源頭上堵住劇毒農藥進入中藥生產。要鼓勵中藥企業和農民對接,讓農民按照企業的需求生產中藥材,從源頭控制農藥殘留。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專家指出,有的中藥材農藥用得多,實際上反映的是其病蟲害嚴重。這說明,我國中藥材病蟲害的安全控制工作亟待加強。解決中藥農藥殘留,應從整個體系建設入手,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破解農藥殘留之困。
炮制工藝讓人憂
老人越來越少,新人青黃不接,中藥炮制工藝后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中藥炮制隊伍成了“熊貓隊”
家住北京朝陽區雙龍小區的李大姐一直對中醫情有獨鐘。近段時間,她感覺頭暈,連著吃了1個月的中藥都不見好。李大姐說,中醫還是過去的中醫,但中藥不靈了,再好的方子也治不好病。
中藥藥效不如以前好,這是很多人的感受。中藥質量下降,與炮制工藝有直接關系。按照規定,中藥材經過加工炮制后,才能稱其為中藥飲片,未炮制的中藥材不能稱作中藥飲片。炮制工藝改變了原來藥材的藥性,使中藥飲片減毒增效。因此,炮制是中藥飲片質量控制的關鍵因素,也是中藥飲片質量的重要保證。
在太湖文化論壇中醫藥文化發展高級別會議期間,記者有幸看見鬼斧神工的“樟幫”炮制技術 ——“白芍飛上天、木通不見邊、陳皮一條線、半夏魚鱗片”。在“樟刀”之下,白芍便如雪花般撒滿臺面,放在嘴邊輕輕一吹,薄如紙片的白芍便飛了起來。“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樟樹的藥靈,靈就靈在加工炮制技藝上。
在中藥炮制領域,流傳著“三分浸,七分潤,洗藥為師傅,切藥為徒弟”的諺語。中藥炮制不是簡單地把藥切完就了事,洗潤藥材很有講究。一般按炮制規范是水盡藥透,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能看藥工的眼力,且浸潤時間的長短與溫度、季節、藥材個頭的大小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浸潤時間長,藥物有效成分損失大;浸潤時間短,加工的藥效低。所以,浸潤時間要把握得恰到好處。
中國中藥協會副會長張世臣認為,經驗豐富的老藥師故去的故去、退休的退休,年輕人不愿意做、留不住。老人越來越少,新人青黃不接,中藥炮制工藝后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我國中藥炮制泰斗、年過八旬的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王孝濤教授說,中藥炮制隊伍人才匱乏,都成“熊貓隊”了。
中藥炮制人才青黃不接,跟炮制工藝“與國際接軌”有關。主管部門過分強調標準化,用機器來代替藥工,用現代科學技術去衡量傳統的加工炮制技術,嚴重限制了傳統加工炮制技術的應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副所長邊寶林說,炮制傳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師帶徒。炮制技藝難以掌握,是一種靠長期經驗積累的技能。炒黃、炒焦、炒炭完全看藥工的眼力。泡、灸、煅、炒、煉等關鍵環節,完全取決于藥工的素質。
邊寶林說,炮制經驗豐富的老藥工,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獨門經驗和技能,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和重視,使之發揚光大。張世臣指出,國家有關中藥飲片炮制技術經驗傳承的扶持政策,還需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落實。他建議,國家應設立專項資金建立炮制培訓基地,培養專業人才。
記者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近期對有機產品認證領域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對有機產品認證領域(有機糧食加工品、食用菌、茶葉、酒類、肉制品、堅果制品、中藥材及加工制品7類產品)的40家認證機構涉及的150批次......
各有關單位:近年來,隨著中藥材種植、采集、加工、炮制、流通等環節的多樣化與復雜化,中藥材及飲片的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對檢測技術的需求也愈發迫切。2025年版《中國藥典》更是在繼承和發展以往版本的基礎......
近期,重慶市藥監局組織對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藥廠有限公司建于石柱縣的紫蘇葉種植基地進行了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延伸檢查,經綜合評定,認為該基地符合要求,并于日前發布重慶市首批中藥材GAP延伸檢......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的有關部署,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資源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野生撫育、人工繁育和替......
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印發2024年化妝品標準立項計劃的通知。通知顯示,本次立項計劃公共制修訂標準54項,其中修訂31項,制定23項,涉及化妝品成分、有害成分以及牙膏多組分防腐劑等檢測方法,承......
最近,甘肅省隴西縣“新農人”王斌忙得不亦樂乎。這兩天,他最新研制生產的一款黃芪咖啡飲品剛剛下線,這是他依托家鄉隴西豐厚的中藥材家底,研制出的第1001款中醫藥保健產品。位于隴中黃金地帶的隴西縣,素有“......
中藥中禁用農藥的檢測是一個動態監管過程,禁止在中藥中使用的農藥已有61種,藥材和飲片(植物類)中禁用農藥不得檢出新增禁用農藥:殺撲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樂果、綠道。中藥材農藥殘留方法可借......
“夏季其實是中藥材銷售淡季,今年也不例外。不明白部分藥材為什么突然又開始漲價了,不過終端還是賣不動。”廣州一位中藥行業從業者這樣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期多個品類的中藥材均迎來“漲價潮”,其中當屬香......
4月10日早盤,中藥板塊震蕩走強,截至午間收盤,雖板塊指數有所回調。但部分中藥股表現仍亮點紛呈。具體來看,大理藥業收獲漲停,濟川藥業盤中一度逼近漲停,股價創出5年以來新高。此外,龍津藥業、華潤三九、太......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教學質量要求也相應提升。在這一背景下,多功能實驗室的出現為實驗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多功能實驗室不僅打破了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更為學生提供了先進且多樣化的實驗教學途徑。這類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