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1-14 10:48 原文鏈接: 天津控煤進行時

    圖為華能天津楊柳青電廠。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相繼出臺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區,根據自身的情況,究竟按照這些治理大氣的“路線圖”開展了哪些具體的工作,遇到了哪些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京津冀的大氣污染中,往往北京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最受關注,河北因其對周邊城市的影響最引爭議,但實際上處于同一區域的天津,大氣污染程度絲毫不遜色,面臨的問題也與很多城市有共通之處。

      隨著城市的發展,建筑施工面積不斷擴大,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加,石化化工行業高速發展,揚塵、汽車尾氣和燃煤,這三大污染物使得天津的大氣污染日益嚴重,成為城市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

      從深化揚塵污染防治,實施建筑工地、渣土運輸、房屋拆遷和道路揚塵精細化管理,到加快供熱燃煤供熱鍋爐“煤改氣”,再到淘汰黃標車,供應國五車用汽、柴油,對于治理大氣,天津市可謂“壯士斷腕”。但產業結構偏重,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天然氣氣源緊張,加之環境保護能力不足等問題成為困擾天津治霾的瓶頸。

      天津治理霧霾的行動正在升級

      燃煤是大氣的首要污染源。2012年天津市發布的《2012~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標是:到2015年,天津市煤炭消費量與2010年相比,增量控制在1500萬噸以內,即到2015年煤炭消費總量為6300萬噸。

      如今不到一年,目標就發生了調整。近日天津市發布了新的控煤目標,計劃未來5年煤炭消費總量比2012年減少1000萬噸。2012年天津市的煤炭消費量大約為5200萬噸左右,這意味著2017年的煤炭消費總量要控制在4200萬噸左右。

      從控制新增到絕對削減,前后對比不難發現,2012年制定的2015年目標和現在提出的2017年目標,兩者至少相差2100多萬噸。與此同時,天津市政府還提出,到2017年,天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及環城四區建成基本無燃煤區。

      在天津剛剛公布的空氣治理目標中,有兩個指標非常引人注目:到2017年,天津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下降到65%以下,PM2.5年均濃度在2012年的基礎上下降25%。天津控煤步伐的顯著加快,與這兩個硬杠杠不無關系。

      □今年以來,天津已6次出現連續3天以上重度污染天氣,為此,以“美麗天津·一號工程”為主的一系列治霾措施引人注目

      隨著霧霾天氣的頻頻造訪,天津從今年5月開始成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的常客,一種緊張的氣氛彌漫在市環保局。

      2013年11月2日,周六,霾。

      在天津市環保局會議室里,局長溫武瑞正在召開緊急會,要求在“家”的局領導分成9組,親自帶隊,下到全市各個區縣進行巡查。

      天津市環境監察總隊長賈春寧也在其中,他已經半年多沒有休息過了,用同事們的話說,像這樣的巡查、暗訪幾乎占據了他們所有的時間。而大氣環境保護處處長郭康偉也深感壓力、責任重大,他幾乎每天都在加班熬夜研究編制各類治理方案和具體措施。大氣環境保護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今年4月份以來全處就沒有休過節假日,壓力的確很大。

      他們的壓力來自于糟糕的空氣狀況。今年以來,天津已6次出現連續3天以上重度污染天氣,今年列入天津市掛牌督辦環境違法案件的20起案件中,就有17起涉及大氣污染。為此,天津市啟動的“美麗天津·一號工程”格外引人注目。用市長黃興國的話說,之所以叫它“一號工程”,就是因為它是美麗天津建設中最大的事,管天管地管空氣。而這其中,又以清新空氣行動最為搶眼。

      從《天津市清新空氣行動方案》,到《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再到《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加強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10項措施),一系列措施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相繼出臺。

      同時,天津市“一號工程”領導小組將清新空氣行動作為重中之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有關成員均確定了聯系點,分別對口聯系全市16個區縣和揚塵污染源、燃煤質量及企業污染排放源等方面工作。

      11月4日,作為領導小組組長,市長黃興國深入到對口聯系點津南區開展調研,再次強調特別要加強大氣污染治理,狠抓“五控”(控塵、控煤、控車、控污、控新建項目)。而其他領導小組成員近期也相繼下到了各自聯系點,抓各項工作推動落實。

      總體來看,揚塵、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是天津大氣污染的三大元兇。

      有數據顯示,天津市目前的施工面積已達到1.84億平方米。針對這一污染持續加重的現實,天津市近期正在開展全市揚塵治理大檢查,要求施工單位運輸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等要全部采用密閉運輸車輛,并按指定路線行駛,到2015年年底,運輸車輛安裝衛星定位系統。“這些天津市早有相關規定,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措施落到實處。”天津市環保局大氣處副處長楊勇說。

      曾經困擾天津大氣治理的油品問題,也在最近有了大踏步的進展。11月1日,天津市將車用汽油升級為國四標準車用汽油。

      “預計到明年3月,最晚明年上半年,天津市將把汽柴油升級為國五標準。”楊勇告訴記者,這比原定計劃至少提前了整整一年。

      而與此同時,天津市也正式進入了新一個供暖季。控煤,成為天津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

      “針對今年冬天的嚴峻形勢,天津市要求所有燃煤企業都要改吃‘細糧’,選用優質低硫煤,并加大執法力度。”賈春寧說。

      □天津產業結構的調整,既要保增量,又要減能耗,淘汰落后產能空間有限,化解過剩產能難度很大

      “天津市的產業結構調整,總體來說,還是得一手做加法,一手做減法。”天津市經信委綜合處處長周勝昔說。

      做加法,指的是經濟總量必須保持良好上升勢頭;做減法,就是把能耗降下來。

      “天津的經濟總量要從2012年的1.2萬億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兩萬億左右。但燃煤的總量不僅絕對不能增加,還要凈削減1000萬噸。”速度不能慢下來,對煤的消耗量卻要相應減少,做到這一點的難度不言而喻。

      在很多人眼里,天津雖然地處東部沿海地區,但無論是城市的經濟總量還是工業總量,都仍處在追趕和爬坡階段。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天津GDP增速全國最快,達到12.6%。天津第二產業占到全市生產總值的55%,全市承載的工業壓力巨大。

      “畢竟國家給我們的定位是北方經濟中心。要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就必須發展經濟。” 周勝昔說,“但我們也絕不是有什么就干什么”。在環評一票否決的基礎上,天津率先推出了能評一票否決的機制,將上百個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擋在門外。“十一五”期間,天津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1%,但能耗卻下降近40%,提前一年完成節能降耗任務。“十二五”前3年,能耗也繼續保持了下降的勢頭。

      天津市節能降耗工作的落實,離不開企業的技術改革和超前的視野。

      在北辰區位于大張莊鎮的華北集團大山銅業公司,生產總監張海峰告訴記者,前幾年,廠里冶煉還是采用傳統的煤炭做能源,燃煤造成的灰塵落滿廠院和周圍農田。

      “通過實施煤改燃工程,公司落實鋪設燃氣管道、建設調氣站、改造冶煉爐等技改措施,當年砍掉4萬噸標煤,每噸銅產品降低成本200元,一年增效2000萬元。

      同樣,在天津金錨集團的生產車間里,以往用煤進行加熱的裝置都已經拆除,通過煤改電、煤改氣,企業真正實現了生產的“無煤化”。

      “開始進行煤改燃的時候,我們真的是貼錢來做,畢竟鋪設管道、燃氣都是成本,但這畢竟是大趨勢。”金錨集團總工程師李士森告訴記者,“改燃以后,二氧化碳減排幾千噸,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使用清潔能源,面對國外客戶時,也給產品以出口為主的金錨集團加分不少。

      “總的來說,天津市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并不重,因為在國家還沒有出臺要求時,我們就已經淘汰了小煉鋼、小煉鐵、小水泥等落后產能。” 周勝昔說。天津選項目的標準就是高端、高質、高新,大項目更要是好項目。通過引進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天津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為主的8大優勢支柱產業,占工業總比重的92%。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國家下達給天津市工業領域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是:淘汰煉鐵50萬噸,煉鋼40萬噸,焦炭30萬噸,水泥200萬噸,印染2000萬米。截至2012年底,煉鋼、焦炭、印染行業的淘汰任務都已經完成。2013年底前,天津將淘汰鋼鐵行業140萬噸(燒結)、水泥229萬噸落后產能,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

      與淘汰落后產能的順風順水相比,化解過剩產能的工作令周勝昔有些愁眉不展。“淘汰落后的有規定和名錄,但化解過剩就很難推進,怎么界定過剩?第一,人家不是落后的,符合行業和環境標準。第二,人家效益很好,不是過剩。比如我們天津前三季度,冶金產業產值增長了12%,利潤增長了30.7%。這該不該算過剩呢?”

      沒有槍,沒有炮,只剩一把沖鋒號。與淘汰落后產能相比,化解過剩產能缺少經濟補貼等相應的政策支持,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企業退出機制,尤其在職工就業、破產安置、土地變性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難,很多時候還得靠反復說服勸退企業,短期內難有建樹。

      淘汰落后空間有限,化解過剩難度太大,天津市最終把調整用能結構作為壓煤的主攻目標,然而,這條路也前途未卜。

      □天津煤改氣的力度大、動作快,但進度需跟著氣源走,因為“氣荒”,天津的這個冬天有點鬧心

      經濟要上,燃煤要降,“缺口”怎么辦?天津的答案是:通過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增加天然氣供應、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強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根據《天津市2012~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和《天津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爭取到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40%以下,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23%以上,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5%以上,進一步提高外購電比重。

      不過,受訪的部分天津官員認為,要實現天津市的上述煤炭削減計劃,難度相當大。

      可以說,天津控煤的基本思路是以天然氣替代煤,相應的氣源拓展是一大難題。“目前天津的天然氣消費量為每年26億立方米,預計到2017年天然氣的消費需求將達到200億立方米。”天津市發改委能源處處長王嘉惠表示。

      為了削減燃煤,天津之前已經關停了天津市第一熱電廠,并將天津陳塘熱電廠從中心城區搬遷到西青區,進行了煤改氣。原則上“十二五”期間不再新建燃煤火電廠,對現有的熱電廠的工業鍋爐要求改用天然氣,未來要求新建的熱電廠全部使用天然氣。

      “2016年底前,按年度完成區內已列入天津市‘十二五 ’期間中心城區及濱海核心區改燃并網工程的45臺采暖供熱鍋爐(含已完成的12臺)改燃或并網。除必要保留的以外,2015年底前按年度完成上述計劃外的區內105臺燃煤工業鍋爐改燃或并網,2017年底前按年度完成上述計劃外的區內15臺燃煤供熱鍋爐和99臺燃煤工業鍋爐改燃或并網。到2017年,環內部分建成基本無燃煤區。”

      天津市北辰區的這組數據足以說明天津煤改氣工程的推進力度。

      天津煤改氣的動作也很快,僅今年已經完成了3000多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的煤改氣工程。但由于“氣荒”問題,其中2000萬平方米仍需燒煤供暖。

      在天津南開區的某小區,一張張巨大的苫布占據了大半個供熱站,苫布下面蓋著的是黑壓壓一片的幾百噸煤。不遠處,煤改燃鍋爐的廠房還沒有全部完工,停在半空。

      “燒氣的設備明年才完工,所以今年還是得燒煤。”物業管理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天津市經信委綜合處處長周勝昔說,目前天津市里已經有很多小區改了燃氣鍋爐,但是現在氣源緊張,燃煤鍋爐那套設備還在隨時“待命”。還有一些供熱站由于場地有限,燃煤鍋爐已經拆掉,只能用天然氣。“如果遇到極端天氣,那么就要壓工業企業用氣,全力保證民用。那對我們天津來說,經濟上會遭受很大損失。”王嘉惠說。

      同樣面臨 “無米之炊”尷尬的,還不止這些身處居民小區內的供熱站。

      天津西青區王穩莊鎮小孫莊西北的陳塘熱電廠,兩臺嶄新的燃氣機組在新建的廠房內,尤其惹人注意。

      雖已進入冬季供暖期,可這兩臺巨大的機器卻靜靜地呆在那里。

      “沒有氣,機組無法運行。”天津陳塘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段建勛無奈說。

      據他介紹,電廠在今年已完成了燃氣機組安裝,但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天然氣。

      段建勛給的一組數字證明了燃氣發電對于減排的巨大作用:作為項目一期的這兩臺燃氣發電機組發電能力是83億千瓦時,和老電廠相比,投產后供熱面積增加了 800萬平方米,擴大到2400萬平方米。如果按同等容量的火電機組來計算,每年可以減少標煤420萬噸,節水2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二氧化硫3500噸,氮氧化物1.17萬噸,粉塵1100噸。

      “目前的這兩套機組如果正常運行,每年需要燃氣接近19億立方米。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個電廠就會占掉全市絕大部分的燃氣配額。只是,現在用來調試設備的氣還沒有著落。”段建勛說。

      為了確保這套設備安全過冬,天津市已協調了400多萬立方米氣。“這些氣可夠電廠自己的采暖。” 段建勛告訴記者。

      據了解,今年天津市已經完成燃煤鍋爐改造32座,但這其中,有6座改造后沒有氣燒。“一些燃氣鍋爐現在連進行調試的氣都沒有,所以大量煤改燃的工作效果還是看不出來的。”采訪中有官員表示。

      段建勛說,按照規劃,在一期工程建成后開始二期工程建設,并計劃修建三期(均與一期規模一致)。“但現在氣源這么緊張,接下來的項目建設只能邊走邊看了。”他說。

      沒有氣,是困難,沒錢改、運行成本高,更是壓在許多企業心中的大石頭。

      如果按目前“燃氣價格每立方米3.25元,燃氣發電成本每度0.5元多,上網電價每度不到0.4元”情況計算,段建勛說“粗略講,電廠正常運行一年,加上設備折舊、設備維護、人員工資等費用,一年就要虧損約39億。”

      天津市北辰區方舟小區的燃氣鍋爐已經改造完成,目前已經試運行。“燃氣改造的好處多,但是成本的提高不能忽視。現在進氣的優惠價是每立方1.75元,還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如果國家不給我們一些補貼,那對企業來說,壓力太大了。” 這個小區的物業經理穆祥秋說。

      過去天津取暖費每平米收取25元,但煤改氣后,保守估計供熱成本在40元左右,隨著天然氣價格的上升,這一資金缺口可能會越來越大。

      王嘉惠說,由于京津冀乃至華北地區治理大氣污染的壓力,各地都在爭搶氣源。根據天津市“十二五”的整體部署,天然氣供應將以中石油、中海油為主,并在現有大港、華北、陜北、渤海4個氣源基礎上,新增永唐秦線天然氣、唐山液化天然氣、中海油煤制天然氣、天津港液化天然氣氣源,使氣源數由4個增加至8個,新增輸氣管線4500多公里,燃氣用戶增加到405萬戶,實現燃氣管網在全市16個區縣的全覆蓋。同時,天津市今年年底將投產30億立方/年的液化天然氣項目,2016年將規劃建設40億立方/年的天然氣項目,同時也已經與內蒙古簽訂合同,從2017年開始每年向其引進煤制天然氣120億立方米。

      在外購電方面,天津已與內蒙古、山西達成購電協議,2017年,外購電占天津總用電量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6升至1/3。

      “從長遠來看,天津的天然氣供應基本還是可以滿足的。但是難在當下,遠水解不了近渴,至少,這個冬天不很樂觀。”王嘉惠表示。

    相關文章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針對大氣污染,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發話了

    12月26日,《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2022年度報告發布會在線上召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在會上發言致辭。張大偉表示,近年來中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精準阻擊大氣污染源藍天白云漸成常態

    在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主樓里,懸掛著一幅特殊的日歷圖,日歷圖顯示著北京2013年以來每一天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情況。“顏色越深越紅,表明空氣質量越差;顏色越淺越綠,表明空氣質量越好。”黨的......

    朱彤院士:大氣污染與人群健康息息相關

    在健康管理中,個人雖然是第一責任人,但卻難以控制外部環境的影響。大氣污染是一類致癌物,數據顯示,每年因大氣污染而過早死亡的人數約有700萬,其中因PM2.5死亡的人數有400多萬。整體而言,空氣污染具......

    91.5億!財政部下達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

    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第二批)的通知財資環〔2022〕58號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大氣質量改善,......

    放大二氧化氮身份標識快速鎖定大氣污染“元兇”新方法

    通俗地講,就是把吸收到的二氧化氮光譜信號進行有效放大,再通過我們開發的可靠算法進行計算,最終實現對大氣二氧化氮的精確探測。基于多模激光的振幅調制腔增強吸收光譜技術,適用于長期穩定運行、免人工維護的二氧......

    亞熱帶丘陵區排放氨氣近源沉降特征獲揭示

    丘陵區稻田氨氣排放、近源沉降及大氣轉化示意圖。課題組供圖氨氣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堿性氣體,主要來自于農田氮肥施用及畜禽糞便導致的氨揮發。氨氣與酸性氣體反應會形成大氣氣溶膠,因此它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中國......

    多部門聯合:這個秋冬季將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

    2021-2022年秋冬季,很可能是近幾年來,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最密集的一個。近日多部門印發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稱,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上半年“兩......

    交通污染或可導致人體外周血多條通路出現紊亂

    近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陳仁杰教授課題組,帶領博士后杜喜浩、張慶麗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上海市三年公共衛生行動計劃的資助下,通過一項隨機交叉對照研究,首次采用多組學檢測技術,探索了......

    千萬大單花落誰家!北京通州公布大氣污染儀器采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大氣污染在線源解析建設項目中標公告。本次采購涉及顆粒物在線源解析質譜儀、PM2.5在線源解析質譜監測系統-車載款(不含車)、VOC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