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1-14 11:12 原文鏈接: 意大利或掀起生物燃料革命

      很多悲觀的說法認為,意大利的新能源無力參與全球競爭。但是,在提供新能源減少碳排放方面,意大利國內主要的國際財團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可能會掀起“綠色革命”。

      最近,在意大利克雷申蒂諾,一家投入1.5億美元的生物燃料乙醇工廠正式投產。據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利用酶轉化法實現商業規模化生產“第二代”生物乙醇(也叫高級生物乙醇)的工廠。它使用的是農業廢棄物和竹筍(一種長得很快的竹子),而非稀缺的食品。

      就像是真菌消化林地的碎屑來制糖一樣,歷時12年的技術研究加快了生物燃料產業的發展速度。全球領先的生物酶生產企業,丹麥諾維信公司總裁彼澤?尼爾森(PederHolkNielsen)說。

      這項技術代表了從傳統的乙醇混合物到以玉米、甘蔗和棕櫚油等作物為原料生產乙醇汽油的飛躍。雖然使用傳統乙醇最初被視為遏制油價上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生態環境敏感性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其對土地利用和糧食價格會有影響,是否使用乙醇汽油產生了爭議。

      高級生物乙醇的擁護者稱,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情況下,生物乙醇可以取代一半的汽油,因為其使用的農業廢棄物和植物可以種在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貧瘠土地上。

      “我們會將農業廢棄物轉化成幾百萬升低排放的綠色燃料,證明纖維素乙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在這里,它確實存在,還為大規模商業化做好了準備。”尼爾森說,在意大利北部的工廠,預計年產量將達到7500萬升。

      這家生物燃料乙醇工廠由貝塔可再生能源公司(BetaRenewables)負責運營。該公司是MossiGhisolfi(M&G)化工集團和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PG)2011年成立的一家合資公司,總投資2.5億歐元。諾維信公司去年持有10%的股份。

      貝塔可再生能源公司計劃與巴西的生物技術公司GranBio一起,在巴西建設一家更大的生物燃料工廠。而一些對手公司也計劃在2014年陸續建設具有商業規模的高級生物燃料項目。美國生物燃料生產商Kior今年也開始利用不同的技術從木片中提取生物燃料。

      據尼爾森透露,諾維信公司希望到2017年參與到15到25家生物燃料工廠的建設中去。

      “高級生物燃料的新時代正在來臨,但是其發展的速度沒有一些人五年前希望或告訴我們的速度快。然而,正在建設的項目看起來很有希望。”國際能源機構(IEA)生物燃料研究員AnselmEisentraut說。

      盡管如此,從如何證明新技術可以在成本上與常規汽油競爭,到監管障礙,以及意大利的繁瑣程序,高級生物燃料未來的發展道路還是困難重重。

      貝塔可再生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吉多?希索菲(GuidoGhisolfi)說,在意大利,盡管有羅馬的政治善意,官僚等級制還是使高級生物燃料發展推遲了兩年。希索菲希望盡快敲定意大利南部第二家生物燃料工廠的建設計劃,但警告說,投資者不能承受可能等待數年的不確定性。

      但是,事實證明,在石油巨頭控制的零售汽油市場上向顧客提供生物燃料是一個重要難題。“石油公司不喜歡這樣,他們已經失去了一些市場份額。盡管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他們還是在反對生物燃料的廣泛使用。他們排斥生物燃料。”尼爾森說華盛頓的游說戰就是如此。在華盛頓,即使數以百萬計的彈性燃料汽車已經在等著購買價格貴得多的乙醇混合汽油,要將乙醇含量超過10%的混合汽油提供給顧客還是有困難的。

      在歐洲,混合燃料較少,每公升交通燃料中,生物燃料所占份額將近5%。不過,由于傳統生物燃料在土地利用和食品價格方面的爭議,未來生物燃料能有多大的比例很難斷定。

      尼爾森說,潛在投資者擔心歐盟推遲對生物燃料審查,這意味著在明年歐洲議會選舉前,不能指望高級生物燃料發展能夠有具體的框架計劃。歐洲議會提出要限制傳統生物燃料,主要是生物柴油的發展,到2020年生物燃料在交通燃料的比重是6%,并要求增加高級生物燃料所占的比例,至少是2.5%。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12年,世界生物燃料的日產量達1860萬桶,從2011年產量幾乎保持不變是因為美國的嚴重干旱帶動了玉米價格的上漲,導致乙醇的產量大幅下降。

      不過,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18年生物燃料的產量將達到2360萬桶,意味著生物燃料可以提供全世界道路運輸需求的4%。

      “但是,歐盟和美國不確定的扶持政策導致可能的負面風險,并可能會損害整個行業的增長潛力。”國際能源署在其2013年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中說。它指出,因為增加投資的技術挑戰和困難,許多公司,包括石油巨頭都退出了生物燃料項目。

      “總體說來,在許多國家,高級生物燃料的政策框架似乎不足以完全解決首批商業規模生產工廠的投資風險問題。”

      意大利的貝塔可再生能源公司希望證明國際能源署的觀點是錯誤的。“我們的技術會證明它是有效的,從長遠來看我們的生物燃料每公里油價比汽油便宜,可以取代一半的石油而不改變農業生產活動。我們的政府官員希望這樣嗎?”尼爾森問道。

    相關文章

    加速電池技術創新,強調可持續能源未來的合作解決方案

    在賽默飛科學實驗室舉辦的首屆清潔能源論壇上,電池行業與學術界的融合揭示了電池制造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先進的能源存儲解決方案和新電池技術將減少能源消耗的環境影響。電池研發領域不斷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

    科學儀器哪些值得買入?聽聽高盛的建議

    在期待已久的就業數據發布前,華爾街指數在盤前交易中上漲。我不想顯得像一把破碎的唱片,但正如我之前反復提到的,投資者對糟糕的經濟數據著迷,這證實了他們對即將降息的首選情景的期望。明年初是否將迎來降息?根......

    《綠色引擎》:中國新能源科技受到COP28關注,助力中東碳減排

    導讀:正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COP28,這是一場專注于綠色和低碳實踐的會議,也展示了中國品牌在全球環保方面的努力。自會議開始以來,中國品牌如海格和比亞迪(BYD)提供了電動穿梭巴士服務,約有50輛來自中......

    多用途可回收納米片面世,能干點啥?

    一種新的自組裝納米片有望從根本上加速功能性和可持續納米材料的開發,可用于電子、能源存儲、健康和安全等領域。該納米片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團隊開發,可顯著延長消費品的保質期,由于新材料是可回收的......

    斯坦福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公布,江門雙碳實驗室4名科研人員入選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榜單共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關注整個學術生涯迄今的影響力),以及“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聚焦本年度的學術成就)。江門雙碳實驗室......

    通知!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能源化學青年論壇在四川舉行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能源化學青年論壇  會議時間:2023年10月27日-29日會議地點:四川省成都市主辦方:中國化學會能源化學專業學科委員會共同主辦:清華大學承辦方:四川大學會議主題......

    科學家研發出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新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劉艷廷團隊圍繞近岸/離岸海上風電制氫的需求,研發出一條以海水為原料制備氫氣聯產淡水的新技術,并依托該技術完成了25千瓦級裝置的測試驗證。近年來,......

    能源央企整合新進展!

    央企專業化整合迎新進展,14組項目集中簽約。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迎來新進展,10月19日,在國務院國資委組織召開的“中央企業深化專業化整合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題會”上,14組23家單位分兩批進行......

    全球首臺生物質乙醇重整制氫技術及裝備通過驗收、鑒定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聯合研發的全球首臺(套)200Nm3/h生物質乙醇重整制氫項目驗收、鑒定會在京召開。該項目由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總體負責,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承擔生......

    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公示

    為持續推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能源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切實保障關鍵技術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局組織了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及評定工作。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