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國新能源行業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甚至在部分地區新能源項目是與地方政績掛鉤的,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行業進入“井噴式”增長期。但在近3~5年,新能源的產能過剩、貿易摩擦、產品結構不合理、利用率低等一系列問題逐漸凸顯,行業整體陷入低迷。
近期,高盛就降低了對新能源行業的評級,因為“此行業投資回報迅速減少,或將進入低迷期。”但一個出發點良好、政府重視、公眾關注的行業,為何會落入這般田地?它的前景還值得期待嗎?
風能:低迷持續
當前我國已經是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但是下游不景氣逐漸傳導至上游制造企業,行業低迷態勢日漸凸顯。
2005~2009年,中國風電行業新增裝機容量連續5年保持在8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0年以后,“火熱”程度迅速下降,增長率放緩。到2011年,行業開始出現十年來首次負增長;2012年整體進入寒冬,全年新增裝機同比下降25%以上。
從企業角度看,在全球排名第二的華銳風電(601558,股吧)2012年1~9月凈利潤虧損高達2.55億元,而2011年同期其凈利潤為9億元。三一集團風電業務也開始大幅收縮,其在各地的產業園8月就已經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且裁員過半。此外,2012 年7月我國風電企業在美國遭遇“雙反”,高額關稅逐漸致使它們退出美國市場。
究其原因,當前我國風電困境主要表現為:地區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即東北、西北、華北,這與電力主要消費區域相對脫節,需要更加完備的電網建設。眼下,國家已經開始頒布政策推動風電并網,國家電網公司也加大力度解決消納問題,預計后期仍有內容值得期待。
光伏:進入整合
我國光伏發電近三年迅速進入瓶頸期,企業集體陷入虧損,加上歐美國家“雙反”制裁,85%依賴出口的中國光伏行業瞬間失去大量海外市場,行業危機亟待解決,部分低端企業面臨淘汰。
2005年我國光伏總產能僅為0.42吉瓦,經過7年“一哄而上”式的發展,截至2012年我國光伏總產能達到35吉瓦左右,能夠滿足全球的總需求還有剩余。2010年以后,中國光伏行業問題明顯,特別是隨著不斷遭遇來自美國以及歐盟的“雙反”訴訟,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受阻,2012年上半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總額128.94億美元,同比下滑約三成;在2011年,全球光伏產能前十企業全部出現虧損,無一幸免,在這十家企業中,中國就占據了8個席位,虧損比例達到100%;另外,2011年,中國1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中,有9家陷入虧損,虧損比例達到82%。總體而言,2011年開始中國光伏企業陷入全面虧損。
由于歐盟雙反,關閉了大量中國光伏企業的出口大門,中國光伏行業2013年進入前所未有的寒冬,國家開始逐漸出臺各類補貼政策,扶持光伏行業走出低迷。預計2013年下半年國內新增裝機量將達到5吉瓦左右,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產能無路可銷,中國光伏行業進入整合期已經不可逆轉。
據悉,工信部主導制定的《光伏行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將在近期出臺,預計部分落后產能或者小型企業將會在此次洪流中被淘汰或者兼并,新上項目審批更加嚴格,其中多晶硅、電池方面,轉化率較低的將不再審批,中國光伏行業產能擴張步伐將受到抑制。
在企業層面,今年10月,順風光電意外重整無錫尚德電力,成為當日“黑馬”,順風光電股價跟隨大漲。但尚德超過100億元的資產負債也引起業界廣泛討論,順風光電或將通過融資方式,乘著政策東風對尚德資產進行重整。
電動汽車:技術頑疾
電動汽車經過一番炒作之后,最后受限于技術、設備等條件,不得不理性回歸現實。
2012年我國先后發布的《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12—2020年)》,仍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提出了十分明確且積極的目標,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但是目前國內主流電動汽車仍處于研發階段,電源、技術、成本、配套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瓶頸還有待突破,三年內實現規劃目標的可能性并不樂觀。在北京最新頒布的“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將天然氣汽車作為了今后發展的重點方向。
當前,奇瑞等企業正在嘗試依托電動汽車進入部分新能源車試點城市,但是電池技術不成熟,以及充電難等問題仍然在繼續困擾行業,使得部分企業躊躇不前,開發力度逐漸縮小。
“造血”機能亟須提升
于是,各界人士甚至各國政府逐漸開始對這一產業進行重新審視。新能源行業普遍存在自身盈利能力差,依靠政府補貼才能生存的問題。行業自身不具備“造血”功能,政府輸血能堅持到何時?
當前,歐美部分發達國家減少了對新能源的補貼,這也將會成為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德國在2012年對新建的光伏項目上網電價補貼下調了20%~30%;美國在2012年對可再生能源補貼縮減為2011年的一半,2009年的三分之一;瑞士對2012年 10月以后新建的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補貼減少15%。
因此,新能源行業只有實現“造血”,行業發展的可持續性才能保證。
首先需要加大技術投資。伴隨行業規模的擴張,單純的依靠政府支持不再具備可持續性,加大技術方面的投入,真正減少行業的成本將成為重要方面。
其次,合理控制產能也更加重要,例如,將我國光伏產業總裝機量劃分幾個等級,伴隨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新上項目的補貼逐漸減少。
第三,實施補貼轉嫁。近期,國家發改委發文表示,將會下調煤炭發電的上網電價,上調天然氣發電的上網電價,業界猜測,此次對煤炭發電下調所得的利潤或將轉移為對新能源發電的補貼。此舉或將一方面減少了政府財政負擔,另一方面抑制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
近日,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核心功能開發完成并上線運行,通過一個賬戶、兩類數據、三個環節,實現以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機構數據為基礎核發綠證,為提高核發質效、推動綠證核發全覆蓋提供了支撐。為促進可再生能源電......
眼下,汽車以舊換新正在全國各地火熱進行。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兩個多月來,據不完全統計,20多個省份出臺具體實施政策,車企也紛紛加碼推出各式優惠。多地“真金白銀”支持汽車以......
記者從甘肅省政府獲悉:今年1—5月,甘肅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19.8%,增速比1—4月加快2.5個百分點;風力發電量增長5.2%,增速比1—4月回升11.7個百分點,風光電合計對規上工業......
6月13日,深藍G318在西藏拉薩發布。深藍CEO鄧承浩介紹,G318是用科技造就的“一臺全路況穿越保障的硬派SUV”。區別于傳統燃油車,其雙電機四驅,更強勁敏捷、更穩定、更智慧,在青藏高原縱情馳騁將......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圍繞《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2023-2025年發展規劃》中明確的重點任務,梳理歸集形成《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稅費政策40條》,精準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
工信部7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2024年1-4月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1-4月,我國鋰離子電池(下稱“鋰電池”)產業保持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1......
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日前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其中提出,鼓勵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保障城市公交穩定運營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計劃......
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關于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計劃單列市交通運輸、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財政、生態環境、商務、人民銀行、市場監管、......
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日前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其中提出,有序推廣新能源營運貨車。鼓勵各地結合道路貨運行業發展特點、區域產業環境和新能源供應能力,推動新能源營運貨車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
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其中提出,大力支持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運輸船舶發展。加快液化天然氣(LNG)、醇、氫、氨等燃料動力船型研發,強化高性能LNG、大功率醇燃料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