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1-17 20:35 原文鏈接: 清華教授首次發現全新腫瘤標志物

      清華大學校生命學院羅永章教授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發現Hsp90α(熱休克蛋白90α)為一個全新的腫瘤標志物。患者只需取一滴血液,通過試劑盒檢測,即可用于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的評價,為指導腫瘤個體化治療提供輔助依據。

      自主研發的Hsp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已通過臨床試驗驗證,獲得了國家第三類(最高類別)醫療器械證書,并通過了歐盟認證,從此獲準進入中國和歐盟市場。

      這是人Hsp90α被發現24年來,全球首個將其用于臨床的產品,對于提高腫瘤患者的病情監測和療效評價水平、實現腫瘤個體化治療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2011年,美國國家癌癥研究院公布了全球31個被明確用于癌癥檢測的產品,其中以血液為檢測對象的有17個,均由外國科學家發現和定義,至今尚無中國自主發現的腫瘤標志物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和認可。

      Hsp90α這一全新腫瘤標志物的確認,源于羅永章課題組首次揭示癌細胞分泌Hsp90α調控機制的重大科學發現。2009年,該課題組在世界上首次報道了腫瘤細胞特異分泌Hsp90α的調控機理,同時首次揭示了細胞外Hsp90α與細胞內Hsp90α的分子差異。該團隊進一步證明了分泌型Hsp90α 能促進腫瘤侵襲及轉移,且其在血液中的含量與腫瘤惡性程度正相關。這些發現預示了血液中Hsp90α作為腫瘤標志物的良好潛質。

      羅永章課題組在上述重大科學發現的基礎上,與普羅吉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成功研發出了性能穩定的“Hsp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并通過2347例臨床試驗,成功證明Hsp90α是肺癌相關腫瘤標志物,可用于患者病情監測和療效評價。

      同時,Hsp90α腫瘤標志物具有廣譜特性,其用于肝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等其他多個瘤種的臨床試驗也將在近期完成。

      羅永章介紹說,與其他腫瘤檢測手段相比,腫瘤標志物更方便快捷,成本也大大降低。患者只需取一滴血液,通過“Hsp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檢測血漿中Hsp90α的含量,即可用于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的評價,為指導腫瘤個體化治療提供輔助依據。

    相關文章

    新靶向療法能減緩或停止細胞分裂

    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癌癥療法,通過誘騙癌細胞吸收自然阻止細胞分裂的RNA片段來攻擊腫瘤。在為期21天的研究過程中,接受新療法治療的腫瘤尺寸沒有增加,而未經治療的腫瘤在同一時期內尺寸增加了......

    注意!研究發現過量補充維生素C和E可能使肺癌生長更快

    一項針對老鼠的研究表明,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補充劑可能刺激腫瘤內血管的形成,從而導致肺癌變大和擴散。一位研究人員強調,患有癌癥的人不應該在飲食中避免這些抗氧化劑,但通過補充劑攝入超過所需的......

    新發現|廈門大學發現全新鼻咽癌篩查和早診標志物!

    近日,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夏寧邵教授團隊發現全新鼻咽癌篩查和早診標志物,可明顯提升鼻咽癌篩查效能,提高鼻咽癌早診早治率。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鼻咽癌是一種發生于鼻咽部的惡......

    兩篇Cell和兩篇CancerCell揭示驅動多種癌癥生長的關鍵蛋白及其調控方式

    在四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布羅德研究所、楊百翰大學和世界各地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臨床蛋白質組腫瘤分析聯盟(ClinicalProteomicTumorAnalysisConsort......

    誰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近日,地處廊坊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河北醫院”)因突然申請注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5日,中國新聞網記者實地探訪河北醫院發現,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國醫學科學......

    “訓練有素”的工程細菌可發現體內癌癥

    據10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論文,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團隊設計出了可檢測活生物體中腫瘤DNA存在的細菌。這種細菌作為生物傳感器,可部署在腸道內,檢測結直腸腫瘤釋放的DNA。實驗中,它檢測到了小鼠結腸中的......

    “訓練有素”的工程細菌可發現體內癌癥

    據10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論文,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團隊設計出了可檢測活生物體中腫瘤DNA存在的細菌。這種細菌作為生物傳感器,可部署在腸道內,檢測結直腸腫瘤釋放的DNA。實驗中,它檢測到了小鼠結腸中的......

    AI模型可預測癌癥原發灶位點

    根據《自然·醫學》雜志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使識別一些神秘癌癥的原發灶位置變得更容易。研究人員利用近3萬名22種已知癌癥的患者數據來訓練......

    Nature|癌癥非整倍體形成的主要驅動力

    盡管非整倍體(此處定義為整個染色體或整個染色體臂DNA的失衡)存在于約90%的腫瘤中,并且是癌癥中首次提出的體細胞改變,但其普遍發生的原因及其在驅動癌癥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非整倍體的普遍發生......

    腫瘤細胞葡萄糖感知與代謝調控通路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南方科技大學饒楓團隊與天津醫科大學趙麗團隊、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王鳳超團隊合作在腫瘤細胞葡萄糖感知與代謝調控通路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葡萄糖誘導CRL4COP1-p53信號軸促進糖代謝以驅動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