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日本共同社的消息:東京電力公司決定今天將正式從福島第一核電站的4號機組乏燃料池中取出核燃料棒。
東電公司表示,這次取出核燃料棒的作業,是2011年3月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真正著手取出燃料棒。目前1-4號機組已經確定將要報廢,而從4 號機組取出核燃料棒也就意味報廢工作已經進入到新的階段,由于燃料棒移除工作復雜而危險,東電公司特意進行了安全作業的測試,4號機組的乏燃料池中,目前存有1533根的燃料棒,其中輻射強度 比較高的核燃料棒達1331根,這意味著它們必須被保存在低溫和冷卻的環境中,知道30-40年之后,經受了311日本大地震和多次余震之后,4號機組的廠房已經是脆弱不堪,為了轉移燃料棒,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在燃料池的上方加上了操控設備和大型的吊車,他們從今天開始,操控設備將逐一把燃料棒從燃料池中取出,放到一個能一次容納22根燃料棒的防輻射的容器中,隨后加蓋密封,隨后再由專業的運輸卡車轉移到100米外的共用池廠房中。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很有玄機,也有很大風險?為什么?因為燃料棒將由操控設備的機械手,一根一根的勾出來,而每根燃料棒是高達4.5米,這項作業必須非常小心,因為,任意的兩個燃料棒一旦相互觸碰的話,就會發生巨大的爆炸,因此預計全部1533根的轉移工作預計要到明年的年底才能完成。
燃料棒的移除工作由4號機組打頭陣是因為地震的時候,4號機組正在接受定期的檢查而停止運行,它受損的程度要比1、2、3組低的多,目前4號機組廠房內的核輻射水平是穿有防護服的人才可以承受,而其他那3個機組的核輻射水平是4號機組的幾百倍,現在幾乎是沒有人能夠進入的,盡管東電公司方面表示說:4號機組的作業完成后其他3個機組的轉移工作也將開始,但是這一任務還沒具體的方案和時間表。
1月1日,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秦山核電基地迎來“開門紅”——該基地9臺核電機組2023年度平均能力因子達到96.8%。根據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已公布的數據,該業績在全球擁有6臺及以......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商業示范工程日前圓滿通過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
日本當地時間1月1日16時10分,日本西海岸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截至記者發稿前,地震已造成當地55人遇難。此次地震還導致兩座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再次將廣受關注的日本核電......
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電站等多個核電站燃料池中的水出現溢出情況。綜合報道,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1月1日發生7.6級強震,石川縣警察本部當地時間1月2日上午5時宣布,地震造成該縣共6人死亡。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
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完成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材料產業進入蓬勃發展的加速期。就在幾天前,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堆芯支承結構中的石墨材......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9月11日在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首輪排海從當地時間8月24日下午1點03分啟動,到9月11日中午12點15分結束,首輪累計排放量為7788立方米”。東電稱,預計......
8月27日,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總臺記者獲準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進行探訪。這次探訪不得自由錄音錄像,記者的手機、電腦、攝像器材一律不許使用,隨身只能帶筆和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記者穿戴的......
據日本共同社3月23日報道,曾于今年1月發生反應堆自動停止事故的福井縣高濱核電站4號機組將于本月25日重啟運營。福井縣高濱核電站隸屬于日本關西電力公司。今年1月30日,該核電站4號機組核反應堆自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