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1-20 02:41 原文鏈接: 生物柴油平穩運行行業漸行漸寬仍需推動

      從10月底舉辦的2013年中國生物柴油行業發展研討會暨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年會上獲悉,今年我國生物柴油產業總體運行平穩,盡管一些企業依舊維持微利狀況,但行業向好因素逐漸顯現,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積極制定行業管理政策和完善體系建設,社會各界對生物柴油的認識逐漸提高,行業或將迎來健康良性的穩健發展期。

      會上,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主任傅旭與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董事長孔德春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確定戰略合作關系,拓寬了生物柴油企業的采購銷售渠道,鼓勵企業通過標準化的集中交易進而推動全行業良性發展。

      產業鏈條有望拓寬

      2013年生物柴油主要原料廢棄油脂(地溝油)市場價格趨于合理穩定,原料價格高企不再是企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這受益于我國對餐廚廢棄物和廢棄油脂管理力度的逐步加強和對地溝油的專項治理行動。

      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倡導生物柴油企業積極參與當地餐廚廢棄物處理試點工作,將進一步有效地拓寬產業鏈條。目前已有多個試點城市正在或已建立回收餐廚廢棄物、廢棄油脂和生物柴油生產的一體化經營企業。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推動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已進行了3批,有60多個城市在積極開展此項工作。第四批申報工作按計劃也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舉行。

      據介紹,這種一體化經營是一種優化產業鏈條、增強企業區域發展優勢的必然趨勢,回收資源的有效整合利于生物柴油企業集約化經營,顯著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并利于相關部門對餐廚垃圾的有效監管。江蘇潔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一體化經營的盈利狀況一直不錯,該公司技術總監陳建琦向記者介紹:“蘇州地區的飲食較為清淡,回收的餐廚垃圾中泔水油的含量僅3%,即便這樣我們企業每年從餐廚垃圾中就可分離出3000-4000噸廢棄油脂,這部分的原料成本非常低,對企業的盈利至關重要。而在北方和四川等地區,餐廚垃圾中廢棄油脂的含量較高,有些地區甚至能達到10%以上。生物柴油企業積極參與當地的餐廚廢棄物處理試點工作,將有效地改善企業的盈利狀況。”

      能源林與生物柴油協同發展

      國家林業局林業生物質能源辦公室王曉華處長介紹,“今年能源林建設也出現了可喜進展,內蒙古金驕集團、陽光凱迪、山東泰然等企業以林業剩余物為原料,通過不同的工藝研發生產液體燃料。”如金驕集團目前已生產專用生物柴油4.3萬噸,專用特種油2.9萬噸,內蒙古自治區要求該公司今年在兩個縣級單位開展封閉運行試驗。金驕集團計劃今年生產生物柴油8萬噸,其中5萬噸用于封閉運行。

      目前,全國共建設木本油脂原料基地約20萬公頃。按照“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基本原則,能源林建設被認為是行業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企業共開展原料林基地造林14.67萬公頃,其中10.23萬公頃獲得財政部專項補貼。

      據介紹,能源林建設從起步至今約8年,盡管依靠能源林提供生物柴油原料進展緩慢,但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成果,對建設模式、目標也有了一定認識。我國油料樹種種子含油率在40%以上的就有150多種,其中小桐子、黃連木、光皮樹、文冠果、油桐、烏桕、無患子等7個樹種納入基地建設范疇。據統計,7個樹種現有相對成片分布面積超過100萬公頃,自然年果實產量在100萬噸以上。最近又發現山桐子、鹽膚木、油棕等高產油料樹種,其中油棕在海南正在擴大試種面積和開展育苗實驗研究;山桐子主產區在四川、重慶,單株產量在50公斤以上;鹽膚木主產區在安徽,畝產量可穩定在400公斤。

      以上10個樹種除油棕以外,均有生物柴油企業在丘陵、山區、沙地按照全產業鏈的模式開展規模種植,如內蒙古、遼寧、河北、甘肅、湖南、福建、安徽、云南、四川等省區約有11家企業參與。同時在企業帶動下,當地部分農民也自發的種植油脂原料樹種。

      王曉華表示,發展能源林不僅有助于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同時解決了農民群眾增收問題,拉動就業。原料的可持續供應是生物柴油健康發展的基礎,特別是目前已選育出高產樹種,是未來生物柴油企業集約化經營并提升產量的有效途徑。生物柴油企業應重視原料基地建設,通過企業帶動周邊群眾種植木本油脂原料,同時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007年財政部等五部委發布《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糧引導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具有30萬畝以上規模油料能源林基地企業營造的油料能源林,國家每畝財政補貼200元。但遺憾的是,該項政策在2013年并未執行。相關人士表示,國家財政對原料林基地的補貼政策應關注連續性,適度完善并增加力度,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企業積極推進產業進步

      2013年7月生物柴油在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上線交易,現貨商品對應的供貨方江蘇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將產品通過交易所賣出。截至9月底,生物柴油的交易額已達到21億元,占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累計成交金額的23%。

      這是國內第一家以地溝油加工生產的生物柴油走上大宗商品交易舞臺的企業,是生物柴油產品資本化運作的一次積極探索和大膽創新。卡特新能源董事長張偉明介紹,企業在拓展再交所渠道的同時,也在積極開展各種措施拓展經營空間。卡特新能源生產的生物柴油已在常州市公交車進行實驗性試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經相關部門檢測,尾氣顆粒物排放有明顯改善。

      另據了解,2013年8月,生物柴油企業上海中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等6家相關單位簽署上海市餐廚廢棄油脂循環利用六方合作協議。生物柴油成為上海市公交車的輔助能源,從試驗階段走向了實際應用階段,到2014年,上海計劃將有1000輛公交車使用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混合燃料。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莉博士介紹,該實驗室開展的生物柴油尾氣排放定量化研究結果表明,生物柴油可有效降低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的排放,明顯減少顆粒物(PM)排放。

      我國霧霾天氣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石化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逐漸增加。業內普遍認為,生物柴油作為動力能源有望在城市交通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將改變生物柴油適用于農村農用機械的舊有觀念,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生物柴油在城市交通領域的銷售規模。

      產業問題依舊有待解決

      全國生物柴油行業協作組秘書長孫善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柴油企業的經營環境逐漸好轉,整個行業依舊處于培育期,政府相關部門也非常重視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但“生物柴油因自身特性,產業鏈條復雜,從地溝油回收到生物柴油成品銷售,涉及的主管部門非常多,缺乏部門間的有效協調機制,難以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產業快速發展”。例如,城市餐廚廢棄物的資源化回收中,政府相關部門的強力推動至關重要。

      陳建琦介紹,經過政府主導的工商、市容、公安和交警等多個部門的聯合打擊,蘇州的城市餐廚垃圾和廢棄油脂回收才得以規模化規范化運行。“當時主管的副市長兼任公安局長,打擊力度非常大,對于無證的餐廚垃圾回收個體戶嚴格取締,查扣了500多輛小型回收車輛。我們公司回收量從每天幾十噸迅速提高到 200多噸,現在每天維持在300多噸。”

      目前,生物柴油企業經營者對于推動行業發展與健全行業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具體體現在:一是對地溝油監管實現規范化和常態化,建議國家能成立專職管理機構,制定有疏導特點的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二是生物柴油的銷售依舊存在市場缺陷,產品銷售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是制約生物柴油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平等進入成品油零售市場,行業期待已久。三是地溝油收購環節存在制度缺陷。生產企業采購對象多為散兵游勇,廢棄油脂無發票可開,導致生產企業在上繳增值稅時,沒有“進項”抵扣。四是國家明確了對生物柴油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收入加計扣除、增值稅返還等,而增值稅是先征后返,沒有即征即返,有些地區過度延期的先征后返,給本來就處于微利的生物柴油企業加大了資金成本。

    相關文章

    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有哪些?

    新能源車型的電池是一臺車的核心。但是電池的材料有哪些呢?電氣化交通浪潮的興起,影響的不僅是松下、GS湯淺等電池供應商,也波及到了電池材料供應商,得意者有之,失意者也不在少數。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新能源......

    “十四五”儲能產業展望:新基建將拉動儲能產業增長

    4月8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十四五”時期我國儲能產業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展望》),認為我國儲能產業已經步入商業化初期,“十四五”期間將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

    湘潭大學研究團隊提高能源系統“智能化”

    能源系統是巨復雜系統,智能運行、能源互聯與多能協同是當前能源系統研究的重要前沿。與常規能源系統各類能源獨立運行相比,綜合多能源系統包含氣、電、冷、熱、蓄、新能源等協調互濟,梯級應用,系統的復雜性遠高于......

    國自然與美基金委“食品、能源、水”關聯合作項目指南補充

    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食品、能源、水”系統關聯合作研究項目指南的補充說明由于2020年度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代碼調整,現將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

    切實抓好煤炭兜底保障進一步向資源富集地區集中

    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深入推進煤炭結構性去產能,組織實施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分類處置,關閉退出落后煤礦450處以上。淘汰關停2000萬千瓦煤電機組,超額完成去產能任......

    中科院與陜西省攜手共建打造我國能源新體系“實驗田”

    近年來,陜西時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在推動兗礦榆林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建設,這是以高溫費托合成技術為核心的生產高端化工品為主的煤炭清潔利用項目,在其推進過程中,該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董滿祥越......

    謝克昌: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

    彭蘇萍:“氫潮”而來,理性以待

    “這兩年,氫能在我國掀起了非常大的熱潮。”在日前舉辦的2019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彭蘇萍談起今年8月中國工程院舉行的一場氫能項目咨詢會。會議吸引了國內39個省、市級......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成立新能源學院

    10月20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石大兗礦新能源學院”揭牌儀式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行。據了解,石大兗礦新能源學院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能源轉型加速、國家要求建設低碳高......

    Science發問:人類到底能否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石油不僅是燃料,而且還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茶杯和服裝,大到鋪設公路的瀝青和工業生產所需的烯、醇等,都離不開石油。然而,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化石資源儲量有限;并且其燃燒后釋放的溫室氣......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