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5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中苑賓館順利召開。科技部人事司副巡視員楊素榮、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方向、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理事長張澤、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渝英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理事和相關會議代表近百人出席了大會。張渝英秘書長主持會議。
張渝英秘書長主持會議
七屆三次理事會現場
七屆三次理事會現場
首先科技部人事司副巡視員楊素榮講話。她強調:今年協會成功舉辦“BCEIA2013”、積極開展標準化工作、為企業創新提供咨詢和服務,為企業新產品組織技術鑒定、組織培訓工作和技術交流等活動,這些工作充分反映出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的功能定位準確、業務活動飽滿,注重為會員服務,為科技工作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方向,注重誠信自律,能夠做到依法依章程開展活動。然后介紹了科技部人事司在新形勢下工作思路,將繼續按照“健全組織、提升能力、扶持培育、規范管理、發揮作用”的基本思路,進一步加強社會組織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能力建設和誠信自律建設,規范社會組織的行為,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推行管理層職業化和專業化。形成一支有影響的、有社會公信力的、活躍在科技戰線的社會組織隊伍。
科技部人事司副巡視員楊素榮講話
協會理事長張澤院士代表協會向第七屆理事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報告了2013年協會完成的主要工作和2014年工作重點。
協會理事長張澤院士作2013年工作報告
2013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 成功舉辦第十五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13)
1.本屆BCEIA展覽會占地面積21268平方米,10個展廳有807個標準展位,比2011年展覽會增長了5.35%。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364家境內、外的分析儀器廠商展出3400多臺新儀器,其中,境外參展商94家,境內參展商270家,
本屆展會最大亮點是國產分析儀器的整體質量和技術水平大幅提高,榮獲2013年“BCEIA金獎”的14種新產品的性能指標和可靠性超過了往屆,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儀器得到專家和觀眾的關注和好評。
2.BCEIA學術報告會的主題是“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本屆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有13位國內外著名科學家作了精彩的前瞻性學術報告。7個分會、新增加四個研討會,及六個領域的專題應用技術報告會。分會特邀報告131位,邀請報告145位,專題報告71個。本屆學術報告會共有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709位代表 (境內570位,境外139位),正式提交的會議論文達683篇。本屆學術報告會的特點:人類健康和生命科學是當前分析測試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的研究熱點。利用儀器聯用技術解決科學難題是大趨勢。參加學術報告會的專家、學者和青年科技人員達到3350人次。本屆BCEIA到場科技人員達到2.21萬人,超過2011年BCEIA人數57%,創歷史最高。
3、開發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參展助手“儀器匯”APP,在專家學者、企業、客戶和觀眾之間搭起了便捷、快速和多樣化互動及服務的平臺.
4、展會期間協會儀器評議組組織了11個專業組的100多名專家走訪參展企業,從中分析和掌握國內外分析測試儀器的動態和發展趨勢。
(二)積極開展分析測試標準化工作
2013年6月TC481秘書處共征集到6個單位申報的8項標準計劃。有6項均屬于本標委會的業務范疇,提交了2013年9月5日的年會審查;《水中鋅、鉛同位素豐度比的測定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已完成了標準送審稿草案及相關附件的編制,并提交本屆年會通過審查,將于今年年底報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分析儀器性能測定術語》、《高純化合物 農殘分析用化合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電子捕獲檢測器(ECD)法》、《氣相色譜-單四極質譜儀性能測定方法》、《十八烷基鍵合相(C18)高壓液相色譜柱性能測定方法》、《原子熒光光譜儀性能測定方法》等5項標準完成了工作組草案的編制,在年會上,提交全體委員進行了預審。
2013年“高純試劑純化及檢測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中的部分專利技術實現了轉讓,該項目成果成功獲得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一等獎。項目攻克了高純試劑純化分離系列關鍵技術,獲授權發明專利12項,研制核心物質37種,標準物質19種;制訂系列標準21項;發表論文25篇(SCI / EI收錄16篇),專著2部;主導或參加國際比對5次,均取得國際等效一致,5項校準和測量能力取得國際互認。
開展了建立《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團體)標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的研究論證,提出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團體)標準制定程序(征求意見稿)”和準備發布實施的團體標準試點“快檢技術申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團體)標準》指南”。
(三)培訓工作進展順利
2013年共組織7項NTC分析檢測技術的大綱編寫工作。出版了5本教材,合計130余萬字,開展對14家NTC培訓機構的年度評估工作與新機構評審工作;共組織了129個班次的培訓考核,培訓學員2000余人次,培訓NTC教師86人次。組織專家到包頭稀土研究院、上海計量研究院和贛州鎢與稀土研究院進行NTC教師的培訓和考核,共培訓和考核教師56人次,涉及32項分析測試技術。
(四)積極申請和承擔、完成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成功申報并獲批2013年度標準公益項目“重點分析儀器性能測試技術標準研制(II)”(201310286);參與了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牽頭的 2014年國家質監總局公益性項目《生物試劑行業相關標準體系構架研究與評價標準制定》的申報工作,將于明年批準啟動;參加了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承擔的 2013年度北京市級財政項目《國產儀器與分析測試行業發展需求分析》;組織了專家咨詢及在京生產制造企業代表的研討活動,撰寫了咨詢和分析報告;考察了在京國產科學儀器制造廠商,編制了三份《典型國產儀器需求案例分析報告》,撰寫了《國產分析測試儀器現狀與思考》,編制了12期《應用報告》。項目將于年底驗收。
(五)為儀器企業創新創業提供咨詢和服務
完成了2013年 “BCEIA金獎”評審工作,今年“BCEIA金獎”有23個企業報了36項,經過2013年 “BCEIA金獎”評審專家組組織的函評和會議篩選,對初選上的16項的企業和用戶進行了產品的生產線、實際樣品測試的現場考察,了解了產品的銷售情況及用戶的反映。最終共有14個產品獲得2013年 “BCEIA金獎”。
為4個企業新產品組織了技術鑒定;提供有關分析測試領域的技術咨詢服務;完成了“中國分析測試年鑒(2010-2011)”的編寫與出版。
(六)加強CAIA獎的宣傳和測試中心交流
2013年“CAIA獎”有54個單位申報。經申報、形式審查、專家組函評、初評和“CAIA獎”評審委員會的綜合評定、公示后,共產生“CAIA獎”2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9項。
組織召開了第十七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
(七)加強管理,提高服務水平
協會從2013年初開始對120家會員單位進行逐一補充完善會員庫資料;同時對按時繳納會費,積極參加協會各項活動的會員單位頒發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會員證書”;
2013年協會網站、BCEIA網站和APP“儀器匯”網絡運行設專人監控,發現問題逐級匯報、及時解決。協會各部門全力合作,堅持協會動態實時報道、網絡資訊實時跟蹤;從2013年6-11月份,共征集到24個單位的新聞報道74篇。稿件經審核后都及時發表在協會網站的“行業信息”和“會員活動”兩欄目,同時發表在手機APP“儀器匯”“頭條”和“企業”兩欄目里。實時宣傳了各會員單位的新聞動態和創新成果,促進了會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建立caia網易郵件群,創建caiaQQ群實現遠程控制,充分利用網絡微信、藍牙技術,成立好友通訊錄,實時、在線辦公,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財務管理電算化,實現財務科目清晰,符合國家財政稅務的各項要求。
2014年工作重點:
進一步改進BCEIA的組織和管理工作,爭取把“BCEIA2015”辦的更專業、更豐富、更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積極推進儀器分析測試的標準化工作,開拓快檢儀器的協會標準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技術,加強會員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全面開展全國分析檢測人員培訓考核工作,進一步擴大培訓力量和覆蓋面;全力以赴,努力完成好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任務。
協會咨詢部張經華部長講話,他向大會提交了“關于調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有關事項的提案”。
協會咨詢部張經華部長講話
協會組織部尹碧桃部長講話,她宣布了從未繳納會費的單位會員和長期聯系不上的單位會員名單,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取消有關會員單位會員資格的提案》”,并介紹了2013年申請入會的13個單位情況。
協會組織部尹碧桃部長講話
會議中,理事們審議并通過了2013年協會工作總結報告和13個新申請入會的單位為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會員。討論并通過了“關于調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有關事項的提案”和“關于取消22個會員單位會員資格的提案”。
理事們積極踴躍的發言,建言獻策,為分析測試行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建議和意見。
協會工程師宋楊做了題為《智能手機APP“儀器匯”支撐分析測試行業發展》的報告。他闡述了APP“儀器匯”在“BCEIA2013”發揮了重要作用。指出了“儀器匯”APP將立足于BCEIA和分析測試協會的工作,服務于分析測試行業。成為行業內權威的發布渠道和企業展示平臺。“儀器匯”APP將不斷完善,成為行業新媒體的先鋒。
協會工程師宋楊作報告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
2013年12月5日
3月8日,明媚的日光夾雜著海風灑向山東青島國際會展中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和北京中儀雄鷹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攻擊論......
日前,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批準發布7項團體標準,分別為《枸杞葉及枸杞茶中總黃酮含量的測定》《瓶口分液器評價測試規范》《微量進樣器評價測試規范》《土壤和沉積物吡啶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土壤和沉積物甲......
3月即將施行的環保政策、標準01《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3月1日起施行2022年底,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第28號部令......
記者從今天(28日)召開的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將進一步加強新興技術領域標準研制,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同時強化民生領域標準供給,助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
據統計,三月份即將實施的IVD行業標準有:《熒光免疫層析分析儀》《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氨基酸和肉堿檢測試劑盒(串聯質譜法)》《細菌內毒素測定試劑盒》《精子質量分析儀》《耳聾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體外......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了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并且確定標準框架分為基礎通用、規劃設計、設備......
午后,科學儀器板塊集體拉升。截至收盤,東方中科漲停,必創科技漲超12%,禾信儀器、萊伯泰科、鼎陽科技等漲超5%。消息面上,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提出要打好科技儀器設備、......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2023年國家標準立項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行業協會辦公廳(室),各直屬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各有......
2月12日從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傳來消息:該局已于近日審批發布《草甸土肥沃耕層培育技術規程》《黑鈣土肥沃耕層培育技術規程》2項地方標準。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已完成區域內所有黑土地土壤類型肥沃耕層構建8項地......
“這是對我的認可和鼓勵。”2月10日,提到全國政協委員這一新身份,重慶理工大學副校長、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劉小康心潮澎湃。他表示,做研究是從技術的角度為國家科技創新作貢獻,而建言資政是以另一種方式為國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