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松
“城市生態安全問題的實質是物、事、人和生境間關系的失衡。”針對當下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的生態安全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如松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監管、改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迫在眉睫。
“生態占用,即城市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維持生態服務功能所需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基礎設施的占用,是當前城市生態資產管理的通病。”王如松介紹說,生產生活用水擠占自然生態用水、城鄉建設用地擠占生態服務用地、外來物種取代本地物種等均屬于生態占用,會導致城市生態環境惡化。
他告訴記者,當下城市中大多數新建樓盤都有物業管理,但城市生態資產如生態服務用地卻缺乏物業管理機制。例如,城市濕地或荒地是否被占用或改造,水文循環、空氣質量是否正常,生態服務功能是否受損,這些都基本無人監測、審計和管理。
據不完全統計,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喪失了約80%的城市濕地。“濕地是城市的腎,其功能喪失后,城市生態品質和生態服務功能就會降低,發生灰霾、水華、雨洪等環境事故的風險就會增加。”王如松表示。
在他看來,占用而不修復、不補償、不監管、不審計,是生態占用的病根所在。“當前,關于生態補償討論最多的是對受損地區經濟建設和人員的補償,但缺乏對受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就地補償和修復。”
“生態服務占用的就地補償是對人類開發活動所損害或影響的生態服務、生態關系和生態過程的功能性修復或替代性建設行為。”王如松解釋說,應由生態資產占用單位繳納一定額度的生態物業管理費來支持該產業的發展。
他舉例說,各級城市新開發的建設用地大多占用的是肥沃的農田菜地,而建筑物的屋頂和道路卻是硬化的柏油水泥地。如何通過屋頂綠化、地表軟化、下沉式綠地、濕地生態工程等途徑,修復被占用土地的原有生態服務功能,是城市建設生態補償的重要內容。
為此,王如松建議,強化城市生態用地的物業管理,建立基于服務功能的土地生態管理評價考核指標和年審制度,緩解城市建設用地、農業生產用地和生態服務功能三者間的矛盾。
王如松還認為,當前對城市周邊的微觀生態用地,特別是濕地和未被利用的生態“荒地”的占用以及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的破壞,缺乏有法律效力的監管。
他認為應盡快建立區域生態規劃法,為城鄉人居環境的生態建設和子孫后代的永續發展留下余地。同時,建立、完善國家和地區生態資產和生態服務的管理體制機制,對各級城市生態資產如濕地、綠地、活性地表、污染物排放等實施統一管理,把自然生態服務放在與社會經濟服務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來抓。
此外,王如松提出,要用市場機制孵化生態資源管理產業,孵化一批生態物業管理企業,負責監測、監督、管理和審計各企事業單位對生態用地的占用及其造成的影響,并使政府對污染排放和生態退化的直接監管轉到對區域環境質量與資源品質的間接管理上來。
他還建議建立政府官員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及問責制,政府部門所作的任何決策、規劃都應嚴格實施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10月4日,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布訃告,我國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0月3日14時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訃告顯示,鄭光美,祖籍北京,19......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生態環境部在廣西桂林舉辦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交流會。會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科普基地獲頒第八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牌匾。據了解,此......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必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體現的是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轉變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
高等教育、城市建設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盧曉梅新著《大學大城》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探討城市與大學如何協同發展、互相賦能。作者發揮長期聚焦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積累,同時憑借自身理工科功底,捧出扎實......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評分細則》)。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就《評分細則》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
名稱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3-00128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號部令第30號主題詞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行政......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印發《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發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加快生態站建設,完善站點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強化數據應用,優化管理服務,增強支撐能......
5月6日—7日,由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陜西理工大學、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省漢中市舉行。來自亞洲、歐洲、大洋洲的......
5月6日—7日,由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陜西理工大學、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省漢中市舉行。來自亞洲、歐洲、大洋洲的......
近日,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公布了2021年度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獲獎項目。記者獲悉,由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申報的兩個項目《廣東省“雙評價”技術體系研究及應用》《面向精準落地的廣東省主體功能區戰略格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