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中、美、俄等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極端高壓下,把普通食鹽變成了全新的化學物質。而按照化學教科書上的規則,這些物質本不該存在。相關論文發表在12月20日的《科學》雜志上。
該研究由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艾特姆·奧甘諾夫和卡內基華盛頓研究所的亞歷山大·岡察洛夫負責,在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DESY)X-射線光源PETRA Ⅲ和其他幾個研究中心進行了實驗。
食鹽即氯化鈉(NaCl),是最普通的化合物。按傳統化學中的八隅體規則(也叫八電子規則,所有元素都趨向于把它們的最外電子層填滿8個電子,這樣最穩定),Na和Cl只能是1個Na原子結合1個Cl原子的形式,不可能有其他形式。
實驗中,研究人員給食鹽施加了20萬大氣壓,而在PETRA Ⅲ更高,增加了額外的沖擊力,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質,如氯化三鈉(Na3Cl)和三氯化鈉(NaCl3)。論文合著者、DESY實驗人員朱詹娜·科諾科娃說:“按照理論預測,我們在高壓下用激光加熱樣本,結果發現了其他形式、穩定的鈉氯化合物式。”
根據奧甘諾夫小組的計算,極高壓下有可能形成奇特的化合物,并保持穩定。“我們預測會產生違背教科書法則的化合物,如NaCl3、NaCl7、Na3Cl2、Na2Cl和Na3Cl。”論文第一作者、奧甘諾夫實驗室訪問學者、中國農業大學應用物理系張維維(音譯)說,他們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PETRA Ⅲ和卡內基研究所進行了實驗。他們先瞄準Na3Cl和NaCl3,按預測這兩種化合物比其他形式更容易形成,結果發現了這兩種物質。“這些化合物在熱力學上是穩定的,一旦形成就能一直保持著,而傳統化學‘不允許’它們存在。”
“這是一場化學革命的開始。”奧甘諾夫說,實驗室可達到的壓力算是較低,在20萬大氣壓下,理想的穩定化合物就違背了傳統化學規則。而地球中心壓力為360萬大氣壓,在這種條件下,許多化學課本上的法則都不再適用。
化學教科書適用的范圍只在所謂的“環境條件”下。科諾科娃解釋說:“這是指地球表面,如果把整個宇宙看作一個整體的話,這種條件就相當特殊。”在地球環境條件下不可能的物質,在更極端環境下會變得可能。奧甘諾夫說:“這里的‘不可能’只意味著能量變高,化學規則不像數學定理,化學規則可以打破,你只需找到能量平衡轉移的條件,規則就不再適用。”
圖無碳三明治化合物的結構及軌道分析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92161102、21971118)等資助下,南開大學孫忠明課題組在無碳三明治化合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基于砷和銻的具......
德國拜羅伊特大學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在最近一期《歐洲化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在高壓下合成出多種全新的氮磷化合物,其中包含全新的結構單元。這些最新成果展示了高壓氮化學研究的巨大潛力,也有望催生用于日......
重度抑郁癥(MDD)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但目前可用的抗抑郁藥物具有極大副作用且存在延遲起效的缺點。因此,速效抗抑郁藥的研制一直是神經藥理學的研究熱點。近期,南京醫科大學科研團隊合成了一種能夠快速起......
前三代抗抑郁藥物都有一個缺點,就是延遲起效。周其岡團隊開發的解偶聯先導化合物ZZL-7能夠快速起效,有可能克服第三代抗抑郁藥物依賴于5-HT自身受體脫敏的缺陷,發展成為全新一代快速抗抑郁藥物。厭食、沮......
英國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實驗中發現了一種既能抑制MRSA超級細菌又能使其對抗生素更加脆弱的化合物。抗生素耐藥性對全世界的人類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成為最臭名昭著的耐多藥病原體之一......
在漢字幾千年的歷史上,有一類字是很特別的,就是近代以來化學家所“創造”的化學物質用字。這些字都是形聲字,字的一部分表意另一部分表音。而所表示的音,大多數都是拉丁文或英語詞匯第一個音節(少數也有第二個音......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化學家開發出一種強大的新方法,可對廣泛用于構建藥物分子的雙環氮雜芳烴進行精確、靈活修飾。9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將為科學家提供更易......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電化學驅動的金屬茂C-H磷基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金屬茂化合物不僅在物理、材料科學和醫藥具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在催化領......
再生是人類永恒的夢想:東方有借蓮花重生的哪吒,西方有靠一滴血就能復活的金剛狼。但掃興的是,現實中人類的再生能力非常、非常弱。還能挽救一下嗎?就在大年初一,中國科學家在學術期刊CellDiscovery......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對新冠病毒、SARS、MERS以及今后可能出現的所有冠狀病毒都有效的口服或吸入式候選治療藥物。理化學研究所和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等人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出了對新冠病毒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