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晶合金材料與物理”為主題的第347次香山科學會議4月14~16日在北京舉行。北京科技大學陳國良教授、中科院金屬所胡壯麒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周堯和教授、清華大學柳百新教授擔任會議執行主席。本次會議旨在總結交流非晶材料形成理論與相關材料與物理問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討論在該領域中存在的關鍵科學與應用技術問題,預測其未來發展趨勢與方向,并探討我國未來在該領域做出有創造性工作和取得有重要創新性結果的可行途徑。
塊體非晶材料制備及相關材料科學與物理問題的研究是目前世界上材料科學和工程領域前沿研究熱點之一,美國、日本、歐洲等都投入了相當的人力與物力來開展相關方面的研究與應用工作。我國在此領域也已開展約15年的工作,在具有優異功能與工程性能的Zr、Fe、Mg、Ti及稀土Ce基等新型塊體非晶合金的合成,微結構表征與模擬,形變與斷裂機制等方面做出了貢獻,有些研究在國際上有些影響。
但是此領域的許多關鍵科學問題包括玻璃形成能力與形成理論、原子尺度的結構特征、結構缺陷類型和表征方式、非均勻形變與脆性斷裂、剪切帶的萌生與滑移擴展、制備過程中的結構與流變特性可控制性等仍是材料科學與物理研究的重大挑戰性問題,同時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制約了非晶合金的應用開發。與會的多學科跨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圍繞非晶合金的結構及其表征、非晶態合金的形變與斷裂及非晶材料的加工成型與應用等中心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香山科學會議是由國家科技部(前國家科委)發起,在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創辦,相繼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工程院、國家教育部、解放軍總裝備部和原國防科工委等部門的支持與資助。香山科學會議是我國科技界以探索科學前沿、促進知識創新為主要目標的高層次、跨學科、小規模的常設性學術會議。會議實行執行主席負責制。
詳情請見:香山科學會議
近日,鄭州大學許群教授課題組以2Damorphous-MoO3-x@Ti3C2-MXenenon-vanderWaalsheterostructuresasanodematerialsforlithi......
“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電能作為最重要的二級能源,節電對于“節能減排”尤為重要。非晶材料具有制造節能和應用節能的“雙綠色”特性,其制造過程采用先進的平面流連鑄技......
近二十年來,機器學習方法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智能網絡搜索、語音識別,乃至無人超市、無人駕駛汽車等,依托于機器學習方法的新事物正迅速地在生活中普及。AlphaGo的橫空出世更讓世界驚嘆于人工......
從1998年開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汪衛華研究組通過大量實驗,系統地研究了非晶合金形成、結構、力學性能和彈性性能,從彈性模量(基于原子間作用力等微觀因素的宏觀統計物理量)......
報告會現場為開拓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科研人員國際視野,了解最新學術動態,4月6日,該所特邀丹麥奧爾堡大學終身教授岳遠征作學術報告。他此次的報告內容為PerformanceofGlassSurface和......
1月14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作為第一單位完成的“非晶合金形成機理研究及新型稀土基塊體非晶合金研制”項目榮獲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本項目屬物理科學中的非晶態物理學領......
由中德科學基金研究交流中心資助,中科院物理所主辦的中德非晶合金物理和材料雙邊會暨中科院物理所“非晶材料和物理研究團隊”2010年年會“架起非晶合金中物理和材料科學橋梁”于10月13至16日在北京中德科......
以“非晶合金材料與物理”為主題的第347次香山科學會議4月14~16日在北京舉行。北京科技大學陳國良教授、中科院金屬所胡壯麒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周堯和教授、清華大學柳百新教授擔任會議執行主席。本次會議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