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16天的停擺之后,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終于在10月16日晚分別投票通過議案,給予聯邦政府臨時撥款,并調高其公共債務上限。17日凌晨,總統奧巴馬簽署議案,這場席卷美國聯邦政府的“關門”風波才得以暫時宣告結束。
對于美國的科研人員來說,這是個令人振奮卻又惴惴不安的消息。
振奮是因為他們終于可以重返研究崗位,延續已經停滯數日的科研項目。而惴惴不安的原因恐怕是科學研究的打斷與恢復,并不像按下重啟鍵那般容易。不少科研人員擔憂,經過16天的停滯,美國的科學研究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元氣”。
重回工作崗位的第一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公共事務官員就迫不及待地在推特上宣布:“我們回來啦!本機構的各類媒介平臺將很快恢復正常,感謝大家的耐心等候!”
科研人員如此興奮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過去的16天里,由于聯邦政府“關門大吉”,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被迫離開工作崗位,科學基金資助機構幾近癱瘓,無數研究項目和會議陷入混亂,許多科學領域整個季度的研究工作受到威脅。
如今,政府的重新開張似乎將連日來的陰霾一掃而光。“給那些重返工作崗位的科學天才們一個真誠的擁抱吧!”作為一名科學鐵桿粉絲,加拿大編劇Jason Filiatrault興奮地在推特上寫道。
闊別16天之后,美國各大科研機構再一次煥發生機。
在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工作人員立即著手處理16天以來堆積如山的經費申請,并接收新申請。
在NIH的臨床研究中心,生物醫學科學家們正在接收實驗和研究的新患者。
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工程師們開始準備重新啟動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裝置——國家點火裝置。
在更為廣闊的研究領域,已經被延誤數天的南極實地研究被重啟,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科考船再一次投入大海的懷抱,天文學家正在近距離接觸久違的三個大型射電望遠鏡,而生態學家的長期研究也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就在美國科學界形勢看起來一派大好的時候,偏偏有人站出來“不合時宜”地潑了涼水。其中一位就是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主任Harold Varmus。
早在政府重新開門前幾天,Varmus就頗有預見性地警告稱,科學研究的重啟之路將會是崎嶇不平的。
按照法律,在政府部門關閉的16天里,各部門工作人員不能接觸任何與公務有關的電子郵件或信息。這意味著,重回崗位的各級政府官員首先需要費力地解決16天來積壓的資金申請、電子郵件和日常文書等。這無疑會拖慢科學研究各項工作的進行。
對此,Varmus 毫不諱言地稱,NCI已經被迫推遲了“好幾個評估競爭對手和重大經費申請項目,以及十幾個審查經費申請的會議,NCI的經費申請周期被大大延誤”。
“請大家作好準備。”Varmus說道:“迎接那些在經費申請和科研項目評審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的變動。”
暫停運行的日子里,有些研究工作丟失的數據永遠無法恢復,有些實地考察項目一旦被延誤就喪失了最佳時機。對于科學研究來說,停滯即使再短暫,也是致命的。
除了16天的停滯帶來的后續影響外,美國的科學研究還面臨著另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資金上的不確定性。
由于國會還未就政府預算達成最終的一致意見,在未來幾個月內,美國各個科研機構可能都無法得知其2014財年的支出額度,花錢時難免“底氣不足”。另外,在預算方案最后敲定之前,各機構建設工程等新項目的上馬也有可能被禁止。
美國聯邦政府面臨著數千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入不敷出的局面迫使立法者不得不改變預算制定的游戲規則。
在2013財年,大多數機構預算收縮 5%。如今,這種嚴格而全面的預算削減已經宣告結束。相比之前對所有聯邦機構實行大刀闊斧的削減,現在的財政扣押已經演變成聯邦政府可自由支配開支的上限,范圍包括除了美國老年人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障、國家債務利息等強制性項目外的所有支出。
這種改變意味著國會和白宮可以更靈活地決定在哪些地方做出何種程度的削減。對于科學界來說,改變的好處在于研究人員有機會證明,作為一項長期投資,科學研究將會產生可持續經濟增長和繁榮所需的創新動力,能夠獲得無法預計的回報。
而另一方面,這也導致了科學不得不與其他領域進行競爭,從而力求在并沒有擴大的聯邦資金餡餅上分得更大的一塊。“科研機構必須要證明,科學是必要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聯盟主席、美國數學協會華盛頓辦公室主任Samuel Rankin如是說。
美國大學協會主席Hunter Rawlings則認為,科學經費增長的一個主要障礙就是對包括社會保障和老年人醫療保險制度在內的“應得權益計劃”投入的持續增加,而另一個則是預算過程本身。
“國會議員不會投票反對科學研究,但他們卻令科研預算減少了。”Rawlings說:“這是因為預算過程把錢從科研創新中拿走,放入了像我這樣的老年人手中,而我們這一代人顯然并不應該獲得這樣比例的收入。”
在一般人看來,研究數學的院士一定從小就是天賦異稟的學霸。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平卻坦言,自己的成績曾經是全班倒數。“記得剛上大學時,我的成績并不理想。但每當想起陳景潤......
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就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芯片實施新的出口管制進行提問。毛寧回應稱,美國出于維護科技霸權的需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的封鎖和打壓,這種做法背離公......
近期以來,西方國家一直在炒作“核戰爭”風險,美國總統拜登的最新評論更是如同火上澆油,在全球引發了軒然大波。當地時間周四(10月6日)晚間,拜登在民主黨的一個籌款活動上表示:“自肯尼迪和古巴導彈危機以來......
由于全球能源供應的緊縮,美國地區的一項煤炭基準價格首次突破每噸200美元,錄得近17年以來的最高價。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一(10月3日)公布的數據,在截至9月30日的一周內,美國阿巴拉契亞中......
為改善脊柱植入物的效果,位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Nanovis致力于開發全新的納米技術并取得臨床和市場驗證。憑其頂尖的納米技術組合,其子公司NanovisSpine在2021年創造了銷售記錄。2022年,......
美國貧富差距問題存在已久。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這一問題日益凸顯。隨著近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激進加息以抑制通脹,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惡化,勞動力市場走軟,貧富差距不斷加劇。今年4月,美國民權組織“窮人運動......
新華社華盛頓10月4日電(國際觀察)突破3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野蠻生長”引擔憂新華社記者熊茂伶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聯邦政府的債務規模已突破31萬億美元,這距離債務規模突破30萬億美元僅僅過去......
記者在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合肥主會場采訪時了解到,隨著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被稱為“國之重器”的大科學裝置正加速催生應用成果。作為“雙創周”系列活動之一,合肥大科學裝置成果轉化......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9月29日表示,歐盟方面稱要對“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展開調查,俄方希望歐盟的調查是“客觀的”。扎哈羅娃同時指出,美國是“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的直接受益方,有必要“自證清白......
為了避免即將到來的颶風“伊恩”造成破壞,當地時間9月26日深夜,美國宇航局將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從發射臺上撤下。這是今年以來,美國宇航局第三次推遲登月火箭的發射。從當地時間26日深夜開始,美國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