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那些渴望現金的頁巖油氣開發商來說,2013年的確是饑荒之年。
近日,美國能源和工程領域的咨詢公司IHS Herold發布報告稱,2013年外國公司在美國頁巖資源領域的投資額出現了2008年以來的首度下跌,投資額僅為34億美元,這個數值不足2012年投資額的一半,甚至不及2011年外來投資額的1/10。
可以說,外來投資加速了美國頁巖油氣資源的開發進程,在美國頁巖資源繁榮中功不可沒。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2008年到2012年間,外國公司在美國頁巖油氣資源領域的投資額超過了260億美元,占同期該領域總投資額的20%以上。
然而,2013年美國頁巖資產吸金能力大減。抑或是飽食后在消化,抑或是領悟到了什么,總之,在華爾街投行們描述的美國頁巖資源盛宴面前,外來投資突然變得節制起來。
“美國有頁巖資源,來投資吧!”
敲開堅硬的頁巖層并非易事,也是很費錢的活。據標準普爾公布的數據,2013年,北美較大的80個能源公司在頁巖油氣資源開發方面的投資高達506億美元。
2012年,美國的天然氣價格甚至一度不足3美元每百萬英熱單位。雖然2013年年底,北美天然氣價格較年初反彈了26%,上升到4.23 美元每百萬英熱單位,但仍接近歷史低點。這樣的價格,對那些專注頁巖資源的美國本土油氣公司來說,想靠出售頁巖氣賺錢只能是做夢了。
本世紀初,眾多懷著頁巖氣“淘金夢”的人在奧克拉荷馬和賓夕法尼亞州廣袤大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油氣公司。然而,一哄而上的后果就是供過于求,美國天然氣價格被拉低到歷史低位。
那些鉆探頁巖資源的公司不知何時才能將自己夢中的金幣兌現。租賃土地和鉆探的開支遠大于油氣產品的銷售收入,這些公司入不敷出的情況日益嚴重。許多天然氣勘探公司和他們數以萬計的投資者至今仍在虧錢。
然而,外國投資者卻對美國的頁巖資產很有興趣。“美國有頁巖資源,你們來投資吧!”在華爾街投行的撮合下,全球資金和資源爭相購入美國頁巖區塊。
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法國的道達爾、英國石油、BG等大型能源公司都成了美國頁巖油氣資源的金主。
在成人之美的同時,投行們也狂賺傭金,能源交易被認為是投行收入飆升的重要推手之一。
中國的幾大石油公司也沒有缺席這場盛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團都有所斬獲。
根據《華爾街日報》公布的數據,自2008年到2013年10月間,中國公司在北美油氣資產上的投資額達到442億美元。至此,北美也超過非洲、拉丁美洲、歐洲成為中國國有石油公司投資最多的區域。
美國智庫機構布魯金斯學會認為,美國的頁巖資源為中國國有油氣企業創造了更多投資并購海外上游油氣資產的機會。
或是直接并購或是成立合資公司,外國投資者進入北美頁巖油氣界通常采取這兩種方式。在這兩個路徑下,外資都需要支付大量現金,并承諾承擔部分鉆井成本。
作為回報,他們可以擁有部分頁巖區塊的所有權,并從開采實踐中積累水平鉆井和水力壓裂法的經驗,以期將來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除技術外,對投資者來說,北美更吸引人的是,相對健全的市場制度、法律制度和較低的政治風險。
在購入之后,2013年,外國大型油氣公司對美國頁巖資產的“高燒”退了。美國頁巖油氣資源不再是他們的香餑餑了。
整個大環境發生了變化,外國投資者在交了“學費”之后,正處在消化期。IHS Herold并購研究部董事克里斯·希恩認為,一些能源公司只是稍作休息,并在它們過去幾年購買的區塊上鉆探,還沒有做好購入更多頁巖區塊的準備。
希恩的觀點也得到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的認同。證券和投資銀行集團杰富瑞集團副總裁拉爾夫·伊茲表示:“這些已經購買了美國頁巖資產的外國公司正處在消化模式,短期內,亞洲和歐洲企業不會重新熱衷于購買美國的頁巖資產。”
當外國投資流進腰包后,美國本土油氣公司的鉆機也仍在運轉,股票表現也還不錯。但當外國投資者不再一擲千金、出手闊綽時,勒緊腰帶過日子,或許成了美深耕頁巖資源公司的不二法門。
對此,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能源和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艾米·邁爾斯·賈菲表示:“美國頁巖油氣開發商輕松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的重點是削減開支,降低成本了。”
北美的天然供應嚴重過剩,價格甚至低到了開采越多虧得越多的境地。業內人都心知肚明,停止鉆探,關掉這些頁巖氣井反而少虧錢。然而,此路不通。 因為,大部分情況下,油氣開發商們租賃的土地在都附有“閑置將被處置”的條款,該條款要求它們必須在3年內啟動鉆探,并向土地所有人支付特許權費用,否則它們將失去這些土地的租賃權。
這些油氣開發商往往要為這些土地支付每英畝上萬美元的費用,失去這些土地的租賃權成了油氣開發商不能承受之重。而擁有這些土地的租賃權就意味著,給自己增添了油氣儲量,更意味著,在出售資產時有更大的談判資本。
所以,當前,北美頁巖氣開采的邏輯已經背離了經濟學“真相”。“管不了那么多了,繼續鉆吧!”留給油氣開發商們的選擇不多了,至少保持鉆探還能在出售資產時買個好價錢。美國大型天然氣生產商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就是這么做大的,其他公司也趨之若鶩。
五個多月被查的招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田惠宇,在國慶長假結束后宣布被“雙開”。2022年10月8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經查,田惠宇身為長期在金融領域工作的黨員領導干部,喪失理想信念,背離初心使命......
看了蜜雪冰城的招股書,才明白5塊一杯的奶茶讓蜜雪冰城的小日子過得多甜蜜。對比上半年虧了2.54億的奈雪,苦追盈虧平衡的喜茶,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再一個,我見識少,沒見過這么摳的公司。員工持股平......
當地時間9月13日,印度大型跨國集團Vedanta與蘋果主要代工廠鴻海集團簽署了兩份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投資1.54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339.83元)在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建設半導體項目,用......
8月10日,中國石化宣布,該公司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實施的“深地工程”獲得重大突破。順北803斜井測試獲高產工業油氣流,折算日產原油244.3噸、天然氣97萬立方米,油氣當量達到1017噸,成為順北油氣......
7月9日,2022年非常規油氣地質國際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辦。會議以“非常規油氣地質:新進展與挑戰”為主題,從技術創新的角度探討了非常規油氣地質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莫宣學、金之鈞、王......
近日,北京哲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英文名:PhilRiversTech,以下簡稱“哲源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博行資本以及泰雅資本領投,海金格醫藥等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計算醫學”平臺......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相關眼科行業有望迅速擴容。“十三五”時期,各地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政府績效考核。2021年4月,教育部等15個單位聯合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
企查查APP顯示,6月9日,珠海禾信儀器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高偉,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環境保護專用設備銷售;大氣污染治理;實驗分析儀器制造;環境保護監測;儀器儀表修理;電子......
2014年之后的幾年時間,隨著環境產業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產業投資熱情開始猛漲。產業外部的“有錢人”頻頻跨界,產業內部更是涌現創業潮、投資潮。資本的力量如潮水洶涌而至,為環境產業帶來了久旱多年、恰......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解讀2022年1-2月份投資數據。新年伊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精準發力,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實現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