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常見的甲狀腺結節、各種甲狀腺炎、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等疾病,其發病過程和碘代謝沒有必然聯系
甲狀腺和碘,在人體中像一對好朋友,誰也離不開誰。沒有碘,甲狀腺素將無法合成,甲狀腺的功能也就隨之喪失。而沒有甲狀腺,碘在體內就無法正常代謝,成為廢物。因此,甲狀腺的健康和碘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甲狀腺是很怕缺碘的。因為缺碘引發的“大脖子病”,就是碘和甲狀腺關系的證明。這在一定程度上誘發了一種錯覺,即甲狀腺疾病大多是由缺碘引起的,而補碘也總是會給甲狀腺帶來益處。特別是甲狀腺疾病大多會出現甲狀腺腫大的癥狀,更容易讓人把各類甲狀腺腫大和“大脖子病”混為一談,只要發現甲狀腺有了結節,就猛吃含碘的食物。
自然界永遠存在這樣一種規律——物極必反。甲狀腺固然離不開碘,但碘多了,同樣會讓甲狀腺吃不消。
實際上,除了“大脖子病”這種明確是因為缺碘引起的甲狀腺疾病外,絕大多數甲狀腺疾病并不需要額外補碘。有些甲狀腺疾病非但不能補碘,甚至還需要限制碘的攝入。
“大脖子病”的實質是機體長期缺碘導致甲狀腺素的合成不足,從而出現以甲狀腺功能減退為主要問題的疾病形式。在這個過程中,甲狀腺因為原料不足,只好通過消耗自己來彌補甲狀腺的不足,結果積勞成疾,代償性增大。對于這樣的疾病,當然是要補碘的。
但是,臨床中常見的甲狀腺結節、各種甲狀腺炎、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等疾病,其發病過程和碘代謝沒有必然聯系。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對于這些疾病,不論是補碘還是限碘,都與病情的進展沒有關系。
此外,諸如引發甲亢的graves病,以及高碘引起的碘致甲亢等疾病,往往存在碘過量的問題。這類病人補碘,非但無益,而且有害。
就甲狀腺癌而言,臨床上最常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在富碘區的發病率要高于低碘地區。但另一種甲狀腺濾泡癌,在低碘地區的發病率又要高于富碘地區。
可見,碘和甲狀腺的關系是十分微妙的,只有保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才能恰到好處,互惠互利。但由于缺碘常伴有甲減,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發育不良和生長異常,因此碘預防極為重要,實施補碘方案,如食鹽加碘已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正常成人每日的碘需求在150微克,而我國的食用碘鹽的標準是:每克加碘食用鹽中保證含有20—50微克的碘,也就是說,一個人每天的食鹽量達到5克,就可以滿足人體對碘的需求。因此,碘鹽的推廣普及,避免了低碘的危害。
碘的熔點比較低,在太陽的照射或熱水中,都會揮發。根據這個特點,假如你的飲食中含碘食物較多,就可以盡可能地將鹽放入熱鍋中,加熱時間長一些,以此減少碘鹽的攝入。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到醫院檢查尿碘的水平,以明確自身的碘攝入情況。(周正 王洪武 作者均為煤炭總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探索醫學領域的疆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的發展升級,同時更是最大限度滿足患者對生活質量的需要及對生命的渴求,因此,醫學也是一個奇跡倍出的科學。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簡稱華西醫院)在頭頸部器官移植領域創下......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團隊在甲狀腺相關眼病治療方案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兩種靜脈糖皮質激素方案治療甲狀腺相關眼病的隨機對照試驗》為題在線發表于《臨床內分泌和代謝雜志》。甲狀......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4日報道,英國科學家指出,血液中某些蛋白質水平升高或許預示著在未來十年內罹患癌癥、心臟病或運動神經元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他們開發出了一款基于血液中蛋白質相關信息的模型,將這一模型......
暴雨和積水容易引發腸道傳染病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皮膚粘膜接觸雨水、洪水,也會引起各類疾病。做好個人健康防護,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做好健康防護掌握10個要點做好10項防護措施:一、飲用水衛生。不喝生水,只......
研究背景:了解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心血管疾病(CVDs)的整體和特定類型負擔的時序趨勢以及其相關的風險因素對于有效的和有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和措施至關重要。我們旨在在全球、地區和國家層面提供15-39歲青少......
基于細胞的治療方案是目前醫藥研發的前沿領域,有望通過其獨特的作用機制攻克一系列頑固疾病,拯救無數患者。近年來,細胞療法在臨床部署和制藥市場的擴張中都經歷了爆炸式增長,尤其是2017年諾華的替沙侖賽(t......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圍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是CVD的常見并發癥,也是CVD的已知危險因素。飲食干預是CVD預防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中就包括限制紅肉消費。大部分膳食指南都建議限制紅肉和加工......
發表在《老年學雜志》上的新研究表明,管理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因素可能有助于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大約10%的老年人會出現肌肉無力和身體功能減退,從而導致不良的健康結果和殘疾。該研究發現,血管措施與......
西方飲食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或會驅動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以及進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然而,導致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特定微生物和其代謝介導子目前研究人員并未發現。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
“眼相關疾病嚴重影響著國民健康和生活質量,如何整合并優化現有醫療資源,提升眼科領域整體醫療水平,使優質醫療服務覆蓋更廣大的患者群體,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前不久,在“一帶一路”國家眼科專家研討會(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