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我國消費者每天消費的食物,70%多直接屬于農產品,市場上90%的加工食物直接來自農產品。因此農產品的安全直接關系到每個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在我國食品安全形勢嚴峻,“瘦肉精”、轉基因飽受批評和爭議的背景下,農產品安全生產顯得更受人關注。
日前,農業部在北京召開首場發布會,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就如何加強對我國農產品的安全監管問題回應了記者的提問。
凡是農業部舉行的發布會,轉基因問題總是能成為焦點。這次陳曉華并沒有回避這個敏感的問題。
陳曉華說,對“轉基因”產品,農業部采取的是積極、慎重的方針。所謂積極,就是要加強科學研究,盡快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在這個領域占領制高點,防止受制于人。慎重,就是在推廣和應用上必須保證安全性。所以建立了嚴格的法律法規,并且有一整套科學評價機制和多部門配合的監管鏈條來保證安全性。對于轉基因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問題,同樣要按照這樣的思路,成熟一批、推進一批。但在轉基因新品種的產業化問題上,沒有制定時間表。
陳曉華同時表示,我國對進口轉基因農產品有明確規定,只要符合我國的貿易需求,符合有關安全標準,進口就沒有問題。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關于轉基因食品(主要是糧食)是否安全的話題一直爭議不斷,雖然得到包括袁隆平在內的眾多科學家的支持,但國內“反轉”的聲音也很大。權威部門始終沒能給出較為直接和明確的回應和解釋。
“瘦肉精” 問題亦是威脅中國畜產品實用安全的一大毒瘤和頑疾。據陳曉華介紹,國家有關部門連續多年采取專項整治措施,與“瘦肉精”進行斗爭。2013年,全國司法機關公開宣判了一大批制售“瘦肉精”的罪犯。去年全年“瘦肉精”的抽檢合格率高達99.7%,是對“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實施監測以來水平最高的一年,反映了開展這一行動的成果。
瘦肉精’的一些品種在有的國家允許少量使用,而中國是零容忍。”陳曉華說。但在一些國家,還允許一些品類的“瘦肉精”使用,他呼吁國際社會取消這類飼料添加物的使用。陳曉華認為,對國內“瘦肉精”問題,現在的重點一是防止死灰復燃,二是防止一些新的品種出現。所以要不斷擴大監測范圍和頻率,保證畜禽產品安全。
據了解,2013年我國全年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6.6%、99.7%和94.4%,比上年有所提高,“但是也要看到,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風險依然存在,問題時有發生,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任務十分艱巨。”陳曉華說。
2014年,為了讓農產品更加安全,農業部將更加突出源頭管控,比如進一步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和產地環境管理,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把控肥、控藥、控添加劑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重大措施予以普及推廣。今年還將新建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規模化標準養殖場和水產健康養殖場1800個,創建標準化整體推進示范縣45個。
對農產品生產經營鏈條全程監控也將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陳曉華透露,近期,農業部將專門印發加強全程監管的意見,確保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全過程受控。
重點環節的監管也將更加突出,比如在產品上,蔬菜、肉、蛋、奶、水產品將被重點監管,農產品的主產區也是重中之重的監管對象。
據陳曉華介紹,2014年,農業部將更加突出執法檢查,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加強例行監測、風險評估和監督抽查。強化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完善案件移送、大要案督辦等工作機制,以高壓態勢震懾違法犯罪分子。監測城市從153個擴圍到159個,監測品種從103種增加到 110種,監測指標從87種增加至94種。
為了有效落實各項監管工作,農業部已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列入對地方農業部門的績效考核內容,同時還正在積極推動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縣鄉兩級政府績效考核范圍。
“目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離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要正視這個問題,下更大的決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來解決。”陳曉華說。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的好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符不符合國家的標準,這是最基本的,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據了解,目前中國的標準正在與國際標準接軌,從2006年開始,中國就已經成為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的主持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在農藥標準上的國際地位。
第二,看發展的態勢如何。目前的水平與本世紀初相比,質量安全合格率總體提高了30個百分點。2013年比2012年,蔬菜、畜產品、水產品這樣的重點產品比上年同時提高了0.6、0.1和3.9的百分點。
第三,看能否及時發現問題并查處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各國都要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農產品的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又面臨小而分散的生產經營,這個問題就更突出。現階段出了問題,關鍵是要及時的查處,避免釀成系統性的問題和區域性的問題。這些年,中國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并將一些違法犯罪移已送公安機關處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4年,農業部還將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年活動,要求各級農業部門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嚴格執法監管和推進標準化生產兩手抓、做到“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推進八項措施落實,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事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哪些農產品的殘留風險更大一些?一般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因為對所用的農藥以及使用方法都有嚴格的規定,農藥殘留相對較小,超標的情況少,相對比較安全。小麥、水稻和玉米等糧食作物,由于生長期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9月22-23日,“第九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CFAS2020)”在江蘇南京召開。大會第二日圍繞農獸藥殘留檢測、快速檢測、重金屬及元素檢測等食......
保障食品安全,也得把好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關。自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一月以來,成都市質監局、市農委充分發揮自身職能職責,把好食品相關產品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
9月3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發布了第2020-382號公告,擬修改《農產品等的安全性調查業務處理要領》的部分內容,其主要內容如下:將“樣品采集明細單”修改為“樣品采集明細及信息提供同意書”......
......
4月7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餅干、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糕點、罐頭、酒類、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農產品......
2月20日,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第二階段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抽檢了食用農產品、速凍食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共507批次樣品,發現食用農產......
與理化實驗室的安全事故表現形式不同,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事故發生時不會伴有強烈的、毀滅性的現象,但是其后果完全不遜于理化試驗室。但這樣的新聞也時有發生。對日益復雜的微生物實驗室環境和研究對象,掌握了解微......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近期,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地方農產品生產運輸銷售受阻,部分養殖企業飼料供應短缺,給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帶來較大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
農業農村部黨組高度重視疫情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強調在當前特殊時期,一旦出現重大系統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是給疫情防控大局添堵,要進一步加大監測監管力度,保障蔬菜等“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疫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