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1-23 11:19 原文鏈接: 2013年度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頒獎

      2014年1月19日,2014中國水電新春聯誼會暨水力發電科學技術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

      經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核批準,2013年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共頒出54項。其中,“水電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統研發與應用”、“水利水電工程大型堆積體特性及失穩防控研究”獲特等獎;包括“大水電系統調度方式及自適應軟件系統”在內的7個項目獲得一等獎;包括“廣西橋鞏特大型燈泡貫流式水電站建設與管理”在內11個項目獲二等獎;包括“銅街子水電站150MW大型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增容改造研制”在內的34個項目獲得三等獎。

      2014中國水電新春聯誼會看點集納: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曹廣晶:

      2013年中國水電新增裝機2993萬千瓦

      2013年是中國水電的豐收年,新增裝機2993萬千瓦;世界第三大、中國第二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下閘蓄水,投產機組12臺,投產裝機924萬千瓦,開創了我國300米級數字化高拱壩建設的先河,刷新了三峽電站創造的單座水電站年投產裝機500萬千瓦的世界紀錄;我國首座高水頭國產化抽水蓄能電站—福建仙游蓄能電站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具備了30萬千瓦、500米水頭級抽水蓄能機組國產化的實力;世界最高拱壩—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305米混凝土雙曲拱壩全線澆筑到頂。同時,我國首部帶有"CHINACODE"標志的《中國電力行業標準(英文版)》公開發行,為中國水電“走出去”更添一張王牌。

      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水電總裝機已達2. 8億千瓦,占全國電力裝機的23%,水電年發電量8963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17%。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晏志勇:

      2013年水電核準創新低

      按照“十二五”規劃,明確在“十二五”期間要新開工1.2億千瓦的水電。從2011年到2013年,共核準3500萬千瓦。2013年創造了近十年紀錄的新低,只核準了482萬千瓦。這三年水電共投產5900萬千瓦,意味著目前在建規模減少了近2500萬。因此,面對中國能源安全、能源可持續發展、環境變遷,水電人深感責任重大。

      目前水電開發有四個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是移民問題,水電開發避免不了移民搬遷。其次是環境問題,如何評定水電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如何權衡利弊做到“兩害相權取其輕”,需要深入研究。第三是如何保證水電工程的質量和安全。近20多年來,中國水電大發展,我們的確創造了多個世界記錄,水電站大多提前投產發電,但我們應該冷靜思考如何尊重科學規律,保證質量和安全。第四就是如何提高水電的使用效率。流域梯級如何實現聯合調度、盡量減少棄水,水電人重任在肩。

      水電項目儲備已顯不足

      2013年,國家發改委核準“金中直流”送出工程,極大緩解云南水電大量棄水的局面;中國水電首個海外以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投資開發的項目—柬埔寨甘再水電站順利通過完工驗收,成為中國水電“走出去”又一代表作。

      剛剛結束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了“積極開發水電,促進能源綠色發展”的工作目標,我國水電大有可為。但目前水電項目儲備已顯不足,電源建設與電網建設銜接不夠;水電建設成本增加,上網電價過低;市場因素、社會因素、技術因素等方面的挑戰越來越多的擺在面前。轉變設計理念,提高設計和施工質量,完善招投標機制,規范招投標行為,認真應對并著力化解極端氣候和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給水電站建設運行帶來的風險等艱巨任務,已歷史地落到水電建設者肩上。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

      建議能源局重點推進白鶴灘,烏東德兩個項目

      根據水電行業的統計數據,新能源總裝機容量已達到30%,其中,作出主要貢獻的是水電。目前,中國有條件建大水庫、大容量的水電資源越來越少,比較接近能夠開工的應該盡快開工,白鶴灘,烏東德會有一些工作。白鶴灘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是馬上就能夠開工的,我建議能源局把這兩個項目能夠作為重點工作來推進。

      關于水電走出去問題,盡管有時候我們對國外的政治情況、外交情況等把握不準,會碰到一些挫折。但總體上講,中國水電的技術成長,從設備制造到水利建設,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所以,只要我們努力去做,在國際上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野:

      南水北調供水為主電站為輔

      南水北調工程總投資2546億元,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東線工程已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線工程至2013年12月25日主體工程也全部完工,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完成了國務院南水北調建設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確定的南水北調建設目標,即到2013年底,東線通水,2014年底中線通水。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以供水為主,但是在供水過程中,我們在中線和水頭不高的地方各裝了一個五萬千瓦的小電站,未來中線工程將會有更多機會來建設抽水蓄能電站。

      東線工程加大流量后,流量為420立方米/秒,年輸水量達130億立方米。全部建成通水以后,沿太行山東側,將會有很多機會與水電各界同仁合作。我們希望不僅能供水,更能利用好水能資源。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總經理程念高:

      2013年中國華電水電和新能源投產趕超火電

      2013年,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華電)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3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達到2085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18%,比全國水電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略低。新投產發電裝機容量1162萬千瓦,其中水電與新能源600萬千瓦,火電562萬千瓦。

      2014年,中國華電對水電開發做了如下規劃,第一是金沙江中游,希望將金沙江中游的龍頭水庫龍盤確定下來,使其效益得以充分發揮。第二就是金沙江上游。第三是怒江,中國華電成立11年,怒江的前期工作也奮斗了11年。希望在2014年,怒江水電規劃能夠獲得國家核準。

      云南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書記、副總經理羅錦華:

      金沙江中游一庫八級已開發六級

      金沙江中游共有一庫八級,總裝機2058萬千瓦。到現在為止已經開發6級,截至2013年底,整個流域6級投資850多億元,已經投產652萬千瓦。預計在2015年前,6級電站約1340萬千瓦能全部建成投產。

      對下一步的水電開發,我認為首先要統籌行業發展的理念,杜絕無序競爭。 第二,要切實落實好移民政策,維護庫區穩定。第三要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水電對環境影響的研究有待深入和提高。第四,要進一步加強政府工作,推動水電發展。水電開發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如何使地方政府包括國家更重視水電的開發,將成為重要課題。第五是加強行業自律。1986年實行水電投資改革后,我國水電逐漸走向世界,形成了一定的競爭機制。在此,我呼吁下一步改革中,要將水電行業自律和促進行業發展作為加快水電開發的責任。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存龍:

      水火新能源發電并舉卓見成效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黃河公司)自成立以來,秉持以水電為核心,水火新能源發電并舉,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截至2013年底,黃河公司水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1072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400億千瓦時。

      近年來,黃河公司積極推進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產業,經過3年的努力,在西藏、青海、甘肅、陜西等地,開發建設了20多座風電光伏電站。截至2013年底,風電裝機容量15萬千瓦,光伏發電達到108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在全國保持領先,尤其是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容量32萬千瓦,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水光互補項目。

      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邱希亮:

      哈電致力于開發多元新產品

      2013年,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哈電)共生產制造48臺共1572.6萬千瓦水電機組,占全國新增裝機2993萬千瓦的52.5%。

      此外,哈電還著手與電有關的相關多元化新產品的開發,例如為云南省滇池補水提供的整套泵(電動機容量2.2萬千瓦,揚程220米,每秒6.7立方米)已經全面投入使用,效率超過90%。在海洋能方面,哈電為韓國客戶生產了一臺小型潮汐發電機。中國潮汐能資源相對豐富,現有超過2200萬千瓦的潮汐能還未啟動。在潮流能方面,哈電在浙江舟山開展了一個10千瓦的試驗,從16個月的實驗來看,效果比較理想。目前,哈電正在聯合另外3家企業合作伙伴,共同開發2×300千瓦發電機,并對其中6項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建華:

      世界單機容量最大機組成功發電

      截至2013年年底,東方電機(東電)已經累計產出發電設備3.6億千瓦,其中水電6900萬千瓦。2013 年產出3400萬千瓦,實現水電700萬千瓦產量最高紀錄。此外,還投產了4臺百萬級核電機組,產出3臺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共175萬千瓦。水電首次突破了1000千瓦,其中溪洛渡77萬千瓦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僅半年的時間,先后投產6臺。由東電自主研制的30萬千瓦大型抽水蓄能機組一年內投運4臺,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7.5萬千瓦貫流式發電機組投運1臺。目前,首臺已成功發電,運行可靠。第二臺也將于2014年1月投入運行。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基堯:

    相關文章

    2024年北京質譜沙龍之創新檢驗與開發專家論壇

    2024年12月6日至7日,由北京藥學會主辦,北京藥學會臨床研究與轉化專委會承辦,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北京中關村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精準檢驗工作委員會、北京醫學獎......

    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使用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近日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峰會上發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提出,盡管化石燃料價格回歸到歷史水平,但可再生能源仍具有較大競爭力。2023年,有8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在成本上低于化......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

    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依法履職或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公共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為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充分釋放公共數據要素潛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

    2024年數智水電技術交流論壇召開

    9月26日至27日,國家能源水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024年數智水電技術交流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論壇以“數智水電,賦能發展”為主題,圍繞數智水電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進行研討,包括5場主旨報......

    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向社會征求意見

    7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發電行業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配額方案》)。《配額方案》正文包括工作原則、實施范圍、機組分類、配額分配方法、配額......

    利用血液發電,新型芯片可快速監測健康情況

    據24日發表于《先進材料》雜志上的論文,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型設備,可利用血液發電并測量血液電導率,這一創新有助于醫療測試的進一步普及。血液電導率是評估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主要由基本電解......

    我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投運!發電量有多大?

    今天,我國新型儲能領域內首個十兆瓦時的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在廣西南寧正式投運。這是我國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首次實現規模化應用。在廣西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隨著調度系統發出放電的指令,電池艙內儲存的1萬度......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超30%

    據報道,全球能源智庫Ember最新報告稱,得益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快速增長,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全球總發電量的30%,創歷史新高。該報告指出,綠色電力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從2022年的......

    安捷倫在新藥發現與開發產品領域榮獲兩項“科學家選擇獎”

    2024年2月2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榮獲由SelectScience頒發的兩項權威大獎——“2023年度最佳新藥發現和開發產品獎”以及“年度最佳新藥發現和開發網絡研討......

    我國超高海拔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場投產發電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歐瑪亭嘎風電場1月1日正式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100兆瓦,為目前我國超高海拔地區建成投運的單機容量、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場。這一風電場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約6萬噸,減......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