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2-17 13:46 原文鏈接: 上海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煤氣包”即將退出市場

    位于上海市水電路上的一座“煤氣包”。

      今年,上海市將加快能源結構調整,人工煤氣淘汰步伐更加迅疾。在上海居民能源結構中,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以減少霧霾,確保更多藍天白云。

      據上海市有關部門透露,今年下半年,位于上海市區金沙江路上的3座“煤氣包”將開始拆除。到明年年底,市內的“煤氣包”將全部拆除,“煤氣包”將塵封在市民的記憶中。

      近年來,人工煤氣淘汰步伐逐步加快,呈現出良好態勢: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天然氣用戶已達550萬戶,人工煤氣用戶則降至33萬戶,其他還有逾200萬戶液化氣用戶。清潔能源用戶占大多數。

      煤氣包也有輝煌的過去

      “煤氣包”的學名叫“煤氣儲氣柜”,用高50米~60米、直徑50米的鋼質圓柱形建筑,儲存大量的人工煤氣。

      上海第一座“煤氣包”建于1864年,容量為1700立方米,最早的用戶不足100戶。“煤氣包”的大擴容始于上世紀70年代人工煤氣開始規模化推廣時,上海最多建有22座,在高層建筑鮮見的年代一度成為城市地標。比如位于市中心蘇州河旁西藏中路的那座“煤氣包”,曾吸引了無數市民游客駐足觀看,著實輝煌過一陣。不僅如此,“煤氣包”還見證了城市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上世紀60年代,大多數上海市民家里燒的還是煤球爐。從上世紀70年代起,上海開始大規模普及人工煤氣,“煤氣包”便“閃亮登場”,成為居民供氣的“主角”。到了上世紀90年代,用上人工煤氣的家庭已達237萬戶,全市人工煤氣供應量達18.7億立方米,最高煤氣日用量超過800萬立方米,基本告別了煤球爐。

      清潔天然氣成替代物

      好景不長,人工煤氣也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上世紀末,天然氣開始粉墨登場。天然氣作為一種潔凈環保的優質能源,備受推崇。它幾乎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能減少近100%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量,減少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50%的氮氧化合物排放量,能從源頭上改善城市環境質量。而且天然氣熱值是煤氣熱值的2.5倍,燃燒效率更高。 上海市民也十分接納天然氣。年逾六旬的謝韋興是浦東本地居民,1999年4月他家率先用上了天然氣。他清楚地記得,以前用人工煤氣燒開一壺水大約需要10 分鐘。用天然氣后,只要約4分鐘。不僅如此,家里改用天然氣后,燃氣灶具、熱水器等也進行了改裝,加了熄火保護裝置,使用更安全了。

      隨后,上海市開始逐步推進人工煤氣轉換天然氣。一系列數字可以明顯地反映這一進程:1999年,上海市天然氣供應量為1.1億立方米,到2004年已增至 10.7億立方米,2006年突破20億立方米。去年,這一數字則達到68.1億立方米。近10年增長了近6倍。這清楚表明了上海居民能源結構經歷了一次大調整,符合能源清潔化的大趨勢。

      城市印記能否以適當形式保留

      2011年,為市民服務了26年的浦東楊高路儲氣柜成為全市首個被拆除的“煤氣包”。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先后拆除了西藏中路等處共7座“煤氣包”。 據上海市北燃氣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俞群援透露,之所以要拆除“煤氣包”,一方面是因為2015年年底人工煤氣將退出上海,被清潔的天然氣全面取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這些“煤氣包”基本上無法改造或者再利用。

      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惋惜。有市民表示,“煤氣包”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印記,能否以適當的形式加以保留,而不是全部一拆了之。據記者了解, 目前全市仍存有14座“煤氣包”,其中位于金沙江路的3座“煤氣包”已確定將要拆除。上海市北燃氣銷售公司相關人員表示,其余11座將被保留下來,它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印記”,還將繼續承擔儲備天然氣以及區域調峰和小時調峰作用。“不過那時‘煤氣包’肚子里沒有煤氣,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氣,它的名字也會被更名為‘天然氣包’。”

    相關文章

    我國首個超深水氣田“深海一號”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00億立方米

    記者近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首個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00億立方米,生產凝析油超100萬立方米,連續三年天然氣產量保持30億立方米以上。位于海南南部的“深海一號”氣田分為一期和二期......

    2024年最后一天,美國液化天然氣市場需求創歷史新高

    2024年12月31日,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需求量創下新高。這一突破標志著美國LNG在全球能源市場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并反映出國際市場對美國天然氣出口的持續強勁需求。根據......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在逆布雷頓天然氣再液化裝置研制方面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工程與系統應用中心研發團隊自2024年初研制出透平布雷頓循環再液化系統的核心裝備——壓縮膨脹一體機以來,針對國產化船用液化天然氣-蒸發氣體再液化裝置的應用需求,依托團隊在超......

    理化所在逆布雷頓天然氣再液化裝置研制方面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工程與系統應用中心研發團隊自2024年初研制出透平布雷頓循環再液化系統的核心裝備——壓縮膨脹一體機以來,針對國產化船用液化天然氣-蒸發氣體再液化裝置的應用需求,依托團隊在超......

    8月,這些新規事關你我

    助力營造良好網絡生態,治理網絡暴力信息有新規;自香港澳門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度提高;《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更好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8月,這些新規事關你我,一起來看。治理網絡暴力信息營造......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氣源成因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研人員在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氣源成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深部熱成因烴源能為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提供氣體。相關成果發表于《海洋和石油地質》(MarineandPetrole......

    海關總署: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5.7%

    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5.7%。其中,出口7.81萬億元,增長4.9%;進口6萬億元,增長6.8%;貿易順差1.81萬億......

    中國石化川西氣田建成投產天然氣年產能20億立方米

    3月1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第三個千億方海相大氣田——川西氣田全面建成投產,年產能20億立方米天然氣、13萬噸硫黃,為我國西南地區及川氣東送沿線提供更多清潔能源。四川盆地......

    理化所等在低溫壓縮膨脹一體機樣機研制方面取得進展

    天然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份額。通過船運輸液化天然氣(LNG),是天然氣在全球流動分配的主要形式。LNG在運輸和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蒸發氣(BOG),造成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當前,亟需開展國產化船......

    探明儲量1330億立方米!“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

    1月17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由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興場氣田1330.1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通過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定,標志著......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