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成功發射的“風云三號”C星,即將在2014年主汛期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在軌運行的“風云”系列氣象衛星共7顆。到2020年,我國還將發射10顆氣象衛星,其中包括“風云二號”和“風云三號”的后續衛星及我國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四號”。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應進一步加強氣象衛星資料的應用,切實提高資料使用效率。
近年來,“風云”氣象衛星資料在氣象業務中的應用得到加強和提高。我國氣象衛星資料視點位置好,影響中國的天氣系統一般都在觀測視野范圍之內,而且觀測頻次高。廣大氣象臺站在天氣預報業務中一般都使用中國氣象衛星的資料。
“雖然利用‘風云’系列氣象衛星資料,我們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在天氣、氣候、災害監測等應用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取得一系列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許健民表示,“為了提高氣象衛星數據應用的水平,我們還要在幾何、輻射、天氣等三個學科領域扎實工作。幾何和輻射方面的工作有關定量產品的精度,天氣領域的工作有關云圖的解釋。”
“不要以為現在的云圖動畫不晃,幾何問題就解決了。”許健民說道。對于“風云四號”這樣的三軸穩定衛星,在觀測的過程中,衛星的姿態一直在改變。另外,由于衛星不再自旋,衛星受光照面與背光照面溫度差別極大,觀測儀器的失配大,而且有明顯的日變化。如何及時、正確捕獲衛星姿態和掌控儀器失配,是圖像定位的關鍵。
氣象衛星能夠用來觀測地球大氣,就是依靠輻射。“亟需研發適用于我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的輻射傳遞模式。”許健民強調。
提高氣象衛星產品的精度是衛星數據進入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關鍵。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對大氣狀態的模擬越來越精準。衛星產品的精度略有偏差,就可能被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質量控制程序拒之門外。許健民指出,提高衛星數據資料的精度非常重要,這項工作既是科學,也是藝術,要精雕細刻才能做好。
氣象衛星現代化建設離不開氣象衛星云圖的應用。如同CT片子對于病人一樣,氣象衛星云圖對于地球大氣來說,如實反映著大氣狀態和天氣系統的變化,對天氣形勢準確、精細、周密判斷十分有用。
“由于前四十年建設氣象衛星系統工程的需要,在廣大氣象衛星人中,大部分專業人員是學習計算機、通信、無線電專業的,不同專業的科技人員通力合作鑄成了我國自己氣象衛星系統的輝煌。現在,面臨提高氣象衛星應用水平的挑戰,我們要繼續學習。”許健民說。
解釋一張云圖,有兩個視點:大氣物理學視點和天氣學視點。這兩個視點相互之間是什么關系?許健民向記者解釋道,“站在大氣物理學視點上看云圖,是一個像元,把每一個觀測像元看作是一個氣象站,通過衛星觀測獲得的輻射,反演得到觀測目標物和輻射傳遞路徑上介質的物理狀態。猶如拍CT片的醫生通過片子,指出病人身上的病灶點一樣。”
那么,醫院里的胸科醫生是怎樣看CT片子的呢?他更加關注健康的肺與有病灶的肺在總體上有什么差別。肺部出現的病灶經歷了什么樣的生命史,在生命史的每個階段,病灶的特征是什么;不同類型的病灶以及同樣病灶的不同發展階段之間要如何互相區別。胸科醫生要看懂CT 片子,更加關注病灶本身、病灶的類型、發病的機理等以及CT片子上為什么有這樣的表現。
“在氣象行業里,做衛星氣象的人員更類似于拍 CT片的醫生,而天氣預報人員則更類似于胸科醫生。”許健民說。衛星氣象人也要像預報員那樣,關心云圖上的天氣系統以及它們的三度空間結構和發生發展規律。如果我們不了解大氣環流,不了解季風,不了解各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就讀不懂云圖。通過云圖,配合各種觀測手段獲得的多方面資料,我們才能了解和分析天氣現象。
,2017年9月的一天微信啟動畫面突然“變臉”那張標志性的地球照片從美國航天員拍攝的圖片換成了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的成像圖地球從未如此清晰“風云四號”堪稱科技領域的杰作它搭載了多項世界......
2023年12月5日早7時33分,天雁16星隨著谷神星遙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并進入預定軌道。記者從該衛星抓總研制單位耕宇牧星(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獲悉,天雁16星是全球首顆商用被動微波......
4月16日9時36分,我國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風云三號G星,搭乘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繼美國、日本聯合發射專用降水測量衛星之后國際上第三顆發射的主動降水測量衛星......
12月1日,經過6個月的業務試運行和今年汛期臺風、暴雨、強對流天氣的“實戰”考驗,風云三號E星、風云四號B星及其地面應用系統正式業務運行。作為全球觀測業務序列中的成員,“黎明星”風云三號E星為全球數值......
遙感三十四號03星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顆衛星乃“上海造”,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簡稱:八院,地處上海)的衛星研制主力軍——509所造的第100顆衛星。八院方面透露,站在下一個百星的......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國航展)開幕在即。記者7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面向氣象高質量發展要求,中國已啟動第三代風云低軌氣象衛星——風云五號的預研工作,目前正在開展新一代衛星技術攻關。中國......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國航展)開幕在即。記者7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面向氣象高質量發展要求,中國已啟動第三代風云低軌氣象衛星——風云五號的預研工作,目前正在開展新一代衛星技術攻關。中國......
近日,我國多地持續晴熱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我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第一時間獲取了高溫地區觀測資料,并利用多型衛星進行嚴密監測,為防暑工作提供有力數據支持。多顆衛星齊上陣實時監測全國高溫地......
6月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風云三號E星、風云四號B星及其地面應用系統轉入業務試運行,開始為全球用戶提供觀測數據和應用服務。作為全球觀測業務序列中的成員,它們......
你可能不知道,2017年9月25日至28日,當你打開微信,啟動頁面上的“地球”,正好是從我們的祖國上空拍攝的。而地球的這張長焦特寫,出自目前最牛的靜止軌道“地球攝影師”――風云四號A星。“風云”這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