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2-24 09:45 原文鏈接: 學者:“唯博士是舉”是粗放式評價

    屠呦呦的獲獎引發對人才評價問題的大討論。

      “四唯”陷阱要不得

      時下人才評價的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陷阱”,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人才評價中“四唯”(唯學歷、唯職稱、唯資歷、唯身份)現象。比如在大學里,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博士學位,在爭取科研經費、申報課題、評職稱時都會遇到麻煩。

      在談到用文憑來評價一個人時,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在其著作《學歷無用論》中十幾個地方用到了“非常荒謬”“荒謬至極”“不寒而栗”等評語。在盛田昭夫看來,正因為用文憑作為評價人才的主要標準,才“制造了日本恐怖的考試地獄”。

      筆者認為,評價人才應該要考慮學歷,因為學歷表明了人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人才管理上不能“唯學歷化”,而是要從制度安排上為特殊人才,為學歷很低但卻具有較強能力能成為各領域能手或精英的人才,留出上升通道。2011年9月,既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留過學,沒有在國外頂級雜志上發表過研究論文,甚至不會用英文交流的屠呦呦獲得國際醫學頂級大獎——拉斯克獎,被稱為我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女人”。2012年2月,土生土長的中國建筑師、從未在國外創作任何作品、名不見經傳的王澍獲得被稱為建筑界諾貝爾獎的國際大獎——普利茲克獎。兩人獲獎不僅提升了中國本土人才創新的信心,而且也引發了對人才評價應該打破“四唯”思維的深入思考。

      當前,“四唯”陷阱在人才引進環節的評價中經常顯現。近年來,一些國內大學、科研機構,在招聘人才時直接提出“洋名校博士”這樣的學歷、身份要求。而對于人才來說,最好的環境是讓所有人平等、自由競爭,但給某一群體特殊優惠的政策,恰恰制造了不平等,難以形成真正吸引優秀人才的人才環境。還要看到,選擇回國者中,還有相當數量是將“海歸”作為“身價”標簽者。出國留學和在國內讀書一樣,都應該立足于完善人格、提高自身能力、發展綜合素質,離開了人格的完善、能力的提高,空有“海歸”身份毫無價值。

      “博士就是人才”?

      縱觀近年來的博士熱,背后隱現著一個共識:博士就是人才。這是粗放式的評價思維指導下產生的結果,是“四唯”陷阱的直接體現,這種思想嚴重影響著當前的人才評價實踐。

      探討人才評價問題,一個決定方向的問題是“誰來評價”。其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已經給出了答案:黨政人才的評價重在群眾認可,專業人才的評價重在社會和業內認可,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評價重在市場和出資人認可等等。但是,在人才評價的實踐中仍然存在濃厚的“官本位”色彩,領導意志往往決定著最終結果。

      問題是,很多官員對學術是門外漢,他們往往只對政績感興趣,而最能體現政績的東西,莫過于那些標簽式的、可量化的指標。例如讓一個官員去精確衡量一所大學或者一名科研人員的學術水平,實在是一項難度太高的任務。但如果讓他去統計一所大學究竟有多少教授、博士,去了解一名科研人員擁有什么樣的學歷、發表了多少論文,那他就能輕松勝任了。可以說,正是行政權力對人才評價的偏向引導,誘發了當前科研隊伍的一系列弊病:考博熱、發表論文熱、學術造假熱等等。

      一個博士文憑,可以輕易按有關規定套上個行政級別,從而得到與此有關的優厚待遇。這么巨大的壓力,使大學教師甚至公務員中的考博熱高燒不退,許多青年人為此在生活和教學上都付出了巨大代價。道理很簡單,考博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最終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對學術研究及實際工作卻并不一定有用。

      更有甚者,對官員來說,用權力換取一頂“博士帽”,便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烏紗帽”。權學交易之下,就有了某地廳長不考試、不上課、不做論文就拿到博士文憑的事件。這種“注水文憑”,是對勤奮刻苦的莘莘學子的無情嘲弄,不僅讓文憑“含金量”大打折扣,更破壞了高校的公信力,讓人們對神圣的學術殿堂產生了信任危機。

      應以業績、貢獻為導向

      粗放式、泛行政化的人才評價模式,正在日益傷害著中國的人才強國之路。2月17日至19日召開的省區市組織部門人才工作座談會、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組織人事部門人才工作座談會上發布的消息顯示,中央組織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將加快人才政策和體質機制創新,今年重點在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力爭有所突破,重點推進職稱制度改革,研究建立能力素質標準體系,通過業績和貢獻評價人才。這為人才評價科學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實踐中,一些地區和部門已經把用好用活人才作為人才評價工作的核心環節,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013年6月,江蘇省張家港市在全國率先推出“人才項目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明確落戶滿兩年的人才項目必須開展績效評估,并對創業類、創新類人才項目分別評估,以經濟、社會和科技效益為一級指標,使人才項目發展質量的評價有據可依。2013年下半年,科技部、中央組織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11部門協同有關地方,推進改進科研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工作,精簡項目80項,推進建立“無評審月”制度。

      實現中國夢,關鍵在人才。改革人才評價體系,應當越來越符合科學使用人才的原意。當務之急,是改革我國的人才評價管理體系,讓科研工作者潛心做學問,不再被少數管理者制定的各種評價指標所干擾。著力解決項目交叉重復、評審時間分散、評審手段單一等突出問題,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最大限度地為黨和國家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創造良好環境。

    相關文章

    蘇州發布引才新政頂尖人才最高可獲1億元資助

    記者從近日舉辦的第十六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第五屆蘇州科學家日獲悉,發布2024版人才政策,著力構建“1+8”人才政策體系,以更大力度、更多誠意、更暖服務擁抱精英創客。“1+8”人才政策體系主要包括一......

    蘇州發布引才新政頂尖人才最高可獲1億元資助

    記者從近日舉辦的第十六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第五屆蘇州科學家日獲悉,發布2024版人才政策,著力構建“1+8”人才政策體系,以更大力度、更多誠意、更暖服務擁抱精英創客。“1+8”人才政策體系主要包括一......

    實驗全是負面結果,博士生靠“失敗”數據“上岸”

    同學們都在知名期刊發表了論文,自己的研究卻毫無進展;無論實驗如何調整,都像在原地踏步;離提交博士論文進度報告只剩1個月,但連續開展了近1年的實驗卻宣告失敗……接連的失敗,讓ShreyaPramanik......

    材料學女博士文言文致謝,網友:有“才”有“料”!

    “料”! “數載苦學鉆研之路,如滄海尋一漏,蓬山列蚍蜉。常于暗夜燈黃處靜思遭逢,感今之所得為他人相授者十之 八九,孤身自謀者不足一二。因而幸其有感,執筆于心。” 近日,浙......

    博士生教育該如何為公共利益服務

     《洛杉磯書評》是美國一本著名的文學評論雜志,其內容涵蓋國內外的圖書評論。前不久,該刊發表了一篇題為《博士生教育的未來》的文章,作者為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公共實驗室主任哈特曼與同校的人類學......

    清華同窗三博士,共赴西北核能報國!

    曹軍文(左四)與導師于波(左五)“作為清華的博士畢業生如果我們都不去為國家的發展做一點事情的話那這項工作要讓誰去做呢?”曹軍文的導師、核研院研究員于波常以這句話來勉勵學生曹軍文說“導師的教導對我產生了......

    中國通信學會啟動2024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激勵計劃

    關于啟動2024年度中國通信學會博士學位論文激勵計劃推薦工作的通知各有關高校及科研機構、各分支機構、會員單位、地方學會及科技工作者:為貫徹落實國家人才強國戰略,促進我國信息通信領域高層次人才科學精神和......

    “80后”清華女博士靳璐任北京市房山區副區長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北京市房山區政府官網“領導介紹”欄目更新信息顯示,靳璐已任北京市房山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公開資料顯示,靳璐,女,漢族,河北滄州人,1984年7月生,研究生,中共黨員。她......

    建立博士申報課題直通車制度?自然科學基金委回復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近日,有來自河北承德的網民留言稱,“現在博士想申報課題,需要學校把關,并由學校代為提交申請,或因論資排輩等潛規則致使很多好的科研項目走不出學校,建議建立課題申報直通車制度。”對此,國......

    中國科協組織公示人才工作理論研究項目評審結果

    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關于2024年人才工作理論研究項目評審結果的公示各有關單位:根據《中國科協財政項目管理辦法(修訂)》《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印發采購有關制度的通知》等規定,經公開申報、第三方代理機構資格......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