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3-07 03:39 原文鏈接: 科技日報:轉基因爭論需要回歸專業化和理性化

      兩會前夕,崔永元在網絡上公布了他去年赴美國調查轉基因接受情況的紀錄片,引來關注無數。這種關注在延伸到兩會的同時,也引來諸多批評:崔永元的調查不夠科學。

      如果拿出做科學論文的精神,小崔的調查確實有些問題。比如最明顯的,有人說科學家通過發表特殊言論獲利,政治干涉了科學研究。這些說法缺乏事實依據,充滿了陰謀論的氣息。作為資深媒體人的崔永元,肯定清楚這些言論不能作為反對轉基因技術的證據。但這些片斷還是出現在了片子中,因為崔永元提供給公眾的,不是一個普及現代農業技術的科普片,而是一個介紹美國對轉基因技術和作物接受情況的紀錄片。從這個角度看,崔永元的工作是合格的。

      紀錄片備受爭議的原因,是片中美國公眾接受或反對轉基因的理由顯得很片面、不夠科學。也許有人會說,崔永元提供的確實是一個合格的紀錄片,但這些不夠科學的言論有可能引起公眾對轉基因的恐慌。我想,這恰恰為轉基因提供了一次絕好的科普機會。

      紀錄片展現的是美國公眾對轉基因技術的態度。拋開轉基因的是是非非本身,我們會發現一些美國公眾對轉基因的判斷是如何缺乏科學性,他們在決策中多么容易被極端信息所左右。把目光投向國內,會發現情況與紀錄片中的描述很相似:公眾選擇相信或者拒絕轉基因的理由不夠嚴謹,甚至有些極端。這與公眾獲取相關信息的來源分不開。平面媒體以及網絡空間中,支持轉基因和反對轉基因兩派的爭論由來已久而且略顯極端,這是公眾關于轉基因信息的主要來源,也是崔永元展開轉基因相關調查的原因。但大部分公眾沒有精力也沒有機會展開這種調查,只能在兩派激烈的爭論中看個熱鬧,一知半解地復述爭論中的一些觀點和證據,然后選擇相信某一方。這不應該是事關公眾日常生活的討論的本來面目。

      在工作中,我曾有機會接觸從事轉基因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他們對自己研究領域的看法既專業,又不像兩派爭論中那樣絕對和極端。他們應該是公眾獲取轉基因知識的重要來源。但很遺憾,在這場公眾高度關注的討論中,他們的聲音缺位了,或者因為不如兩派爭論那樣吸引眼球而被公眾忽略了。在權威信息的真空中,本就偏睞極端信息的公眾自然無法作出理性選擇。

      崔永元的紀錄片讓公眾看到了轉基因在美國的接受情況,也應該讓專業人員看到公眾對轉基因知識的理解程度。紀錄片帶來的轉基因關注熱潮,應該成為專業人員開展轉基因科普的契機。比如紀錄片中提到的草甘膦是什么?Bt蛋白確實是毒素嗎?各國的標識制度有什么區別?回答這些問題,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是發揮科研人員優勢的好機會。很欣慰,農業部對崔永元的調查作出了初步回應。但這種回應還遠不夠。要讓公眾對轉基因形成客觀的看法,需要專業人員持之以恒、富有親和力的知識普及,也需要客觀平和地告訴公眾一項新技術潛在的利與弊。

    相關文章

    澳新食品標準局擬批準轉基因玉米MON87429用于食品

    2020年3月26日,澳新食品標準局發布119-20號通知,其中A1192號申請,申請批準轉基因玉米MON87429用于食品。據了解,此次申請由MonsantoAustraliaProprietary......

    俄羅斯監控食品和農產品中轉基因生物成分

    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Rospotrebnadzor)新聞中心3月4日消息:為執行俄羅斯聯邦《糧食安全說》的相關規定要求,在聯邦衛生和流行病學中心研究的基礎上,該局介紹了一個有效的系統......

    繼3篇《科學》后,浙大團隊又添1篇《自然》!

    浙江大學關聯物質研究中心和物理學系袁輝球教授團隊首次在純凈的重費米子化合物中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并且觀察到奇異金屬行為。這一發現打破了人們普遍認為鐵磁量子臨界點不存在的傳統觀念,并且將奇異金屬行為拓展......

    《科學》揭示母親的腸道菌群如何影響孩子肥胖

    近年來,關于腸道菌群的很多新研究讓我們注意到,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壓、卒中等肥胖相關的問題,除了遺傳因素外,背后往往還有腸道菌群在發揮作用。而根據最近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的一篇論文,腸道菌群對......

    崔永元:用“生命擔保”,這事兒靠譜兒嗎?

    有個印度學者發文章說新型冠狀病毒自然生成需要一萬年的時間,天地良心,印度人一個字沒說是中國人干的,一句話沒提是實驗室泄露的。大家知道了也就知道了。沒想到,這時候有個號稱“蝙蝠俠”的中國科學家跳出來,用......

    澳新擬批準轉基因玉米作為食品

    2020年1月31日,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發布110-20號通告,其中A1198號申請批準一種轉基因玉米DP202216作為食品。據了解,此申請由DowAgroSciences提交,該種轉基因......

    農業農村部公布2019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清單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日前公布了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清單和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清單。公布的281個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中,79個為到期續展的抗蟲棉,1個為到期續展的植物......

    這批出口全麥餅干中檢測出未授權轉基因成分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12月31日,葡萄牙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全麥餅干不合格。具體通報如下: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歐盟尚未批準轉基因小麥、稻谷進行商業化種......

    又一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公布

    農業農村部30日公布了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清單,分為進口和生產應用兩類清單。2019年批準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12項,其中10個為到期續展的安全證書,2個新批準的進口農業轉基因生......

    是謠言嗎?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

    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5G基站輻射比4G強對人體危害大?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閱讀10萬字?……12月30日,北京市科協、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在北京發布“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