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3-12 14:07 原文鏈接: 政府宣戰代表委員開炮十面霾伏催生能源變局

      在日前媒體運用百度搜索指標的統計中,霧霾(環保)議題在兩會前十大熱點議題中排名第一,并且搜索份額占比高達43%,遠遠高于其他議題的關注度。而在兩會期間,北京依然“霾”伏不斷,用一位政協委員的話說,“只要不刮風,北京就是霾城”。兩會會場上,霧霾也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大面積的持續霧霾天氣,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2014年,不論是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北京、上海等各個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將治理霧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彰顯了中央政府治理霧霾的堅強決心。而“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的表述,則顯示出治霾的具體落實措施,同時也意味著能源產業結構的格局將為“霾”而變。

      政府堅決向霧霾宣戰

      在10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霧霾與PM2.5,這兩個詞匯基本很少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近兩年,霧霾就像洪水猛獸一樣,從北京等特大城市開始生長,逐漸區域性地擴散到全國各地。霧霾和PM2.5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話題。

      霧霾的大面積蔓延和長時間持續,已經深刻影響到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如兩會召開前,北京持續的嚴重霧霾天氣已經讓一些市民感到不適,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各種吐槽不斷。在兩會期間,霧霾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霧霾問題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霧霾天氣范圍擴大,環境污染矛盾突出”;并提出,要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治理為突破口,抓住產業結構、能源效率、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向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對污染宣戰。

      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點名”霧霾,并提出“對污染宣戰”,彰顯了中央政府治理霧霾的堅強決心。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宏觀研究中心總經理管清友也表示,這是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強調出重拳治理霧霾。

      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有堅強的治霾決心,同時也提出了具體的落實措施。如報告提出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臺,推進燃煤電廠脫硫改造1500萬千瓦、脫硝改造1.3億千瓦、除塵改造1.8億千瓦,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等。

      實際上,在中央政府工作報告發布之前,各個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也將霧霾治理列為今年工作的重點。如北京市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治理大氣污染。認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扎實推進各項治理工程,確保完成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年度任務。上海市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加大大氣環境特別是PM2.5的治理力度,全面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完成燃煤電廠高效除塵改造和脫硝工作,加快燃煤鍋爐和窯爐清潔能源替代,淘汰7萬輛黃標車。四川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以打攻堅戰的決心,打持久戰的韌勁,下功夫解決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盆地霧霾污染等突出問題。

      政府也在用實際行動與霧霾作戰。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兩會期間表示,預計“十二五”期間,全社會環保投入將超過5萬億元,其中前三年,國家環保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每年以2000億元以上的幅度在增加。2011年全社會環保投入是6026億元,2012年是8253億元,2013年預計超過1萬億元。吳曉青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之后,環保部預計全社會的投入要超過1.7萬億元。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今年能源消耗程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加強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勘探開采與應用。

      清潔能源、煤炭清潔利用同等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史玉波在出席政協經濟組小組審議討論時表示,2012年以來,中國持續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有研究表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費是污染的重要來源,解決能源污染非常緊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公司董事長賀禹兩會期間也向記者表示,以煤炭、火電為主的能源電力生產和消費結構,是造成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史玉波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另一方面要在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上下功夫,二者應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煤炭的清潔利用可以通過提高燃燒的效率、提高排放的標準等方式改進。

      史玉波認為,中國的能源結構長期以煤炭能源為主,近年經過一系列的努力,減少煤炭化石能源的利用比重,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結構在不斷優化。但總體看,煤炭仍是中國的主體能源。

      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炭的主體地位也可從數據中看出。史玉波表示,2013年的煤炭產量是36.8億噸,占一次能源生產的76%;煤炭消費38億噸,占一次能源消費的66.6%。中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稟賦特點決定了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煤炭的主體地位難以改變。

      史玉波認為,從資源儲量來看,中國煤炭能源儲量豐富,2012年底查明的煤炭資源儲量是1.42萬億噸,占一次能源總量的94%,而油氣等資源僅占6%。從能源安全的角度看,立足國內仍然是中國能源戰略的出發點。

      史玉波表示,2013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分別達到了58.1%和31.6%。非化石能源的發展,近年來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受技術、經濟、安全等因素的影響,未來供應能力還存在不確定性。樂觀估計,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中國能源消費的17%,短期內也難以大規模替代傳統化石能源。

      由于煤炭等化石能源在相當長時期內仍會是中國的主體能源,史玉波表示,既然離不開煤炭,就要做好煤炭消費的環保工作。國際上,不少發達國家也對煤炭有較大的消費。如2012年美國、德國煤炭的消費分別是8.2億噸和2.4億噸,人均消費量基本與中國相近,每平方公里的煤炭消費強度也接近今天的京津冀地區。但這些國家環境治理得相當好,這表明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全可以減少煤炭的負面影響。

      史玉波表示,實際上,近年來煤炭的清潔利用工作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一是大力發展煤炭的洗選加工,2013年原煤的洗選率已經達到59%,接近美國和南非的洗選水平;二是加強礦區的環境保護,礦區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三是促進煤炭的綜合利用。

      在史玉波看來,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當前煤炭消費總量比較大、未來還可能增加的情況下,要把煤炭的清潔利用和發展清潔能源兩者并舉,一定要重視煤炭的清潔利用。

      核電的春天即將來臨

      雖然煤炭等化石能源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會是中國能源利用主體,但提高清潔能源發電的比重要求也是重大課題。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這意味著,新能源產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國家能源局此前也將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作為重要目標。

      全國人大代表、寶新能源董事長寧遠喜在兩會期間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中國相當長時間內還會以煤炭化石能源為主,這種情況下,要加強防治大氣污染,對能源的生產結構確實要做進一步的優化,包括發展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在新能源當中,風能、太陽能、水電都是很好的方向,在目前卻仍受自然環境、技術等各方面條件限制,發展都存在一定的瓶頸和天花板。而核能發電雖然民眾接受有一定難度,卻是具有巨大潛能的清潔能源。

      在2011年3月份,日本福島發生核事故后,中國的核電發展大受影響,暫停了所有內陸核電站建設。今年1月,國家能源局下發《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適時啟動核電重點項目審批,穩步推進沿海地區核電建設,做好內陸地區核電廠址保護。

      今年兩會期間,不論是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入核電,還是政府官員、代表委員等的發言中,記者都似乎感覺到了核電有可能正在迎來轉機。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孫勤表示,到2013年底,非化石能源、清潔能源的比例達到9.8%。但要真正實現到2020年清潔能源利用比例15%的目標,應該說還是有難度。

      孫勤認為,從長遠來說,作為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替代能源,還要屬核能。有些清潔能源雖然很好,但受條件限制,比如說太陽能、風能完全作為替代能源還是有限制,比如說水能也有天花板,水電裝機規模已經達到2.8億千瓦,今后可能所有資源加起來也就4億多千瓦,不到5億千瓦。

      賀禹表示,霧霾現在對百姓生活影響很大,霧霾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汽車尾氣的排放;另一方面就是各種情況下燒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從而造成的霧霾。

      賀禹說,美國上世紀也發現工業發展后產生大量霧霾,當時做了兩件事情:一是治理汽車尾氣,二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建了104臺核電機組,替代了大量的化石能源的發電。歐洲也一樣,建了大量核電站。

      孫勤說,核工業可以提供清潔的核能和熱能,有益于環境。孫勤舉例說,一個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產生的能源),煤電每年要消耗200萬噸煤,排放400萬噸二氧化碳,而核電幾乎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

      2011年受挫的核電發展也確實在復蘇。全國政協分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禹民表示,準備將內陸核電恢復起來。目前首先啟動的是沿海核電站,內陸核電站會列入下一個五年規劃。

      王禹民說,內陸的核電發展是可以啟動的,但是需要第三代核電技術,而且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檢驗,第三代核電可以避免日本福島核電的問題。孫勤也表示,希望包括核電在內的清潔能源能盡快推進。賀禹說,我國目前的核電發展規模太小,要加快發展核電等清潔能源。

      孫勤表示,到去年為止,中國核電的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例才2.1%,而全世界的核電發電量占世界的總發電量達到15%,中國核能發展比例還很小。目前從世界范圍來看,還是注重發展核電,像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也都注重發展核電。

      孫勤認為,核電的發展現在處在驚蜇的狀態,馬上就到春天,艷陽天可能還沒到,經過驚蜇就開始進入萬物復蘇的階段。

      核電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有著眾多的優勢,但民眾對于核電的安全性和談“核”色變的心態也是核電發展的重要障礙,兩會上也有代表委員認為發展核電要持審慎態度。對于核電站的風險,王禹民認為,內陸核電最大的風險是一旦出現事故,污染物就會留下來,這使得發展核電容易引起當地民眾的反對。王禹民說,民眾對核電有個接受過程,需要認真反復做工作。(本版制圖 吳比較)

      兩會“霾”語發人深省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霧霾比非典更可怕

      “我去年是說過這句話,從兩個方面來看:從影響范圍來說,霧霾對人的危害是相當普遍的,非典只是一部分人;從持續時間看,霧霾的波及是持久的,所以危害也是持久的,而非典頂多不到一年。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名譽院長金鐵霖:

      霧霾已經影響到歌唱家唱歌

      “霧霾問題必須要治理好,因為霧霾會導致嗓子不適,已經影響到歌唱家唱歌。北京是人才的集中地,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也居住在這里,霧霾已經影響到了人的身體健康,必須要治理好。霧霾會導致人身體不好,如果人身體不好的話,將來工作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弘昌集團董事長陳世強:

      如果不下大力氣,30年都不一定能治住霧霾

      “如果國家不下大力氣,不從導致霧霾真正的原因上下功夫,那么就是30年都不一定能把霧霾治住。治理霧霾的核心是能源結構的調整,而能源結構調整又是節能減排的關鍵內容。一些重點行業應該一馬當先,像發電行業、水泥行業、煉鋼行業;此外,還有一些高耗能企業。一定要從節能減排上,大下功夫、大做文章、大治理。”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北京市委副主委謝朝華:

      政府應向戶外工作者發霧霾補貼

      “政府應以霧霾補貼的形式,優先為環衛工、建筑工、快遞員、交警等戶外工作者提供護肺支持,保障市民健康呼吸的權益。霧霾補貼要落到實處,不能流于經濟補償,而應該像高溫補貼用于采購清涼飲料一樣,讓霧霾補貼幫助戶外工作者采購到靠譜的護肺產品。”

      全國政協委員、前籃球運動員姚明:

      每個人都要為治理霧霾努力

      “對于霧霾,公眾要做出犧牲,減少大排量車,我不是專業人員,但我知道每個人都應該為治理霧霾而努力。”

    相關文章

    研究:歐洲200多萬人促可再生能源轉型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能源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分析顯示,歐洲30個國家的200多萬市民參與了為可再生能源轉型而發起的逾萬個項目和行動。研究發現,這些行動的投......

    全國人大代表童明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

    從事碳基新材料技術研發工作十幾年,最關注的是推動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實現煤炭產業綠色轉型。”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華陽集團(山西)纖維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山西華陽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

    兩會|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高校學科建設

    全國“兩會”在即,2月25日,“2023長江教育論壇”舉辦,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與教育部有關領導、教育界、科技界等知名專家學者就當前教育現實問題建言發聲。記者注意到,多位代表、委員關注高校學......

    圖表: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來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12月30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召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決定。根據決定,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日前召開主席會議,建議全國政協十四屆......

    能源局組織2023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

    2月10日,國家能源局召開2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圍繞推動2023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結了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總體發展情況,梳理了2......

    150億大動作,傳統能源“國家隊”發力新能源

    儲能領域又現百億級定增!2月15日,中國能建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用于中能建哈密“光(熱)儲”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范項目、甘肅慶陽“東數西算”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零碳大數據產業園示范項目、中......

    國家能源局:2022年這些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70%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全球新能源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我國生產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

    一門材料學科的70年“鍛造史”

      隨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南大學材料學科越來越被這些領域的風險投資機構所青睞。這所“低調”的高校顯示度“水漲船高”,離不開其材料學科70多年的傳承與探索。&nb......

    創新新型能源科技,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能源電力必須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在2月9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主會場”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指出,“實現能源電力轉型,必須......

    國資委發文要求中央企業高質量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了解到,國資委近日印發通知,對國資央企堅決打贏能源保供攻堅戰、堅決守住能源保供安全底線、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等工作作出部署。國資委提出,各有關中央企業要進一步細化能源保供工作措施,精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