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3-20 15:30 原文鏈接: 生物能源發展的歐洲經驗:農民變身能源供應商

      基于能源作物和農村廢棄物發展生物能源可以一舉三得:其一,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量及其造成的大氣污染;其二,為振興農村經濟開拓一條新渠道;其三,改善農村環境。本文就歐洲發展生物能源的經驗作了一些梳理和總結,希望能對國內生物能源的發展提供一點借鑒。

      農民變身能源供應商

      在德國,生物能源村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在農村社區,農民把能源作物和農村廢棄物等生物燃料轉化成電能和熱能,就能基本實現能源自給,農民也從單純的農產品提供者變成了能源供應商。

      除了減少化石能源燃燒、削減二氧化碳排放、消納秸稈和禽畜糞便等環境效益,生物能源村還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以云德村為例,2004年,在德國政府基金和復興信貸銀行低息貸款幫助下,村民合作投資興建生物能源廠及輔助設施。一戶村民當時出資2500歐元參與工廠建設,同時投資2000歐元更新自家供暖系統,按每戶居民年均節省能源費用600歐元計算,只要7年半就能將投資成本全部收回。截至2013年年中,德國已有92座村莊建成生物能源村,實現能源自給,另有350座村鎮已經啟動生物能源村建設或正進行研究論證。

      德國生物能源村是歐洲生物能源成功的一個縮影。2011年,歐盟生物能源消費量達1.15億噸石油當量,占可再生能源消費量的68%,占終端能源消費的8.4%。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芬蘭和瑞典等國,生物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甚至超過25%;在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終端熱能消費中,生物能源占 95.5%。

      生物能源用于發電、供熱和交通

      歐洲各國重視在電、熱、交通等方面為生物能源創造需求。

      生物能源發電方面,德國2011年生物能源發電量為323.5萬噸石油當量,為歐盟最高,占到歐盟的28.37%;芬蘭2011年生物能源發電占比為15.29%,為歐盟最高,而中國的生物能源發電占比只有0.4%左右。德國、芬蘭等多個歐洲國家都對生物能源發電提供了上網電價補貼,有的國家還實行了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生物能源供熱方面,2011年,歐盟生物能源供熱量達到6971.9萬噸石油當量,占全部供熱量的13.75%。歐洲國家的生物能源供熱之所以取得長足發展,是因為它們不僅對可再生能源發電,而且對可再生能源供熱提供補貼和規定比例。因為,相對于發電,將生物能源應用于供熱更為容易,對于生物能源發展而言,鼓勵供熱的政策比鼓勵發電的政策更為重要。

      如德國于2009年實施《可再生能源供熱法》,規定2009年1月1日之后提交建設申請的建筑物所有者,無論私人、私有企業還是公共機構,都負有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熱的義務,并且對不同種類的可再生能源供熱作了比例規定。又如,2011年3月10日,英國出臺“可再生熱能激勵計劃”;其中,對于 2009年7月15日之后安裝的生物能源鍋爐,提供12.2便士/千瓦時(當地將熱能單位轉化為電能單位)的補貼。

      生物能源用于交通方面,2011年,歐盟用于交通的生物燃料量為1395.8萬噸石油當量,占全部交通用能的4.69%;在交通用生物燃料中,生物柴油占將近80%,生物乙醇占將近20%,還有少量的沼氣和菜油。歐盟各國對交通用生物燃料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稅收減免、公共采購、私人購車補貼、強制規定生物燃油和礦石燃油的混合比例,以及強制規定加油站提供生物燃料。

      例如,法國政府規定生物燃油享受國內消費稅部分減免,經銷商(加油站、大型或者獨立超市)銷售生物燃油,只要高于政府規定的最低比例,就可免繳環境污染附加稅。又如,瑞典汽車使用高度混合的生物燃料,包括由85%乙醇組成的E85和沼氣;自2009年,規定所有加油站都要提供多樣化燃料選擇;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大部分采用乙醇動力公交車。

      2012年9月,歐盟氣候委員會出臺了生物燃料新政策,限制糧食作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勵發展以廢棄物為原料的第二、三代生物燃料;這對生物燃料發展會產生某些負面影響,但是更有利于將生物燃料發展與農村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從規模中要效益

      生物能源設施達到一定規模,將產品平均成本降下來,也是歐洲生物能源成功打開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德國沼氣工程的平均池容大約為2000立方米/處,我國池容在1000立方米(一般認為這一規模是盈虧平衡點)以上的沼氣工程僅占1/10左右。

      當生物能源生產設施達到一定規模,不少盈利項目就能以此為基礎開展起來。如德國98%的沼氣工程能開展熱電聯產,熱電聯產沼氣工程中約90%的發電量和55%的發電余熱用于供應周邊用戶。部分大型沼氣工程還能將提純后的沼氣輸入天然氣網絡,向更遠范圍的用戶供氣,或制成液化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出售。對于規模較小的沼氣池而言,這是無法實現的。

      與歐洲生物能源發展相比,中國的差距不在技術方面,而在于有了先進的技術卻未能大規模產業化。中國的生物能源技術研發水平和實力,不亞于世界上先進國家。歐洲國家的生物能源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產業,而中國的生物能源推廣應用卻遇到很大障礙。背后深層次的區別在于,歐洲國家很重視為生物能源創造需求,并且在生物能源生產設施的建設上注重規模效益,有足夠大的需求和足夠低的成本,歐洲生物能源產業自然抓住機遇而崛起。

      從上述歐洲經驗來看,中國的生物能源要獲得成功,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取得政策上的突破:其一,注重上規模,效仿德國,依靠更好的社區合作機制,以村為單位建設大型生物能源設施,并以此為基礎發展熱電聯產、沼氣并入天然氣管網等事業。其二,盡快解決并網問題,讓更多生物能源發電項目能夠接入電網并獲得補貼。其三,在繼續重視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同時加大對可再生能源供熱的扶持力度,包括提供適當補貼和強制規定新建建筑用可再生能源供熱的比例。其四,在繼續重視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同時加大對生物燃料汽車的扶持力度。 劉新宇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相關文章

    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臺船舶甲醇燃料供給系統問世

    12月1日,由中國船舶集團廣東廣船國際海洋科技研究院自主研發制造的國產首臺船舶甲醇燃料供給系統完成驗收。甲醇作為船用清潔燃料,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安全性和可獲得性,受到全球航運市場的廣泛青睞。船舶甲醇燃......

    一氧化碳電解制乙酸的新策略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中心碳基資源電催化轉化研究組(523組)汪國雄研究員和高敦峰研究員團隊在一氧化碳(CO)電解制備燃料和化學品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了通過構建金屬—有機......

    我國完成首次超大型油輪錨地液化天然氣加注

    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3日,我國首艘、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運輸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廣州港錨地,成功為全球最大噸級雙燃料超大型油輪提供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服務,標志著我國國際船舶液化天然氣加注產業步入世......

    我國首套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面世

    中國首套自主知識產權、自主設計研發和生產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熱電聯供系統1日在徐州華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清能源)舉行產品下線儀式。SOFC屬于第三代燃料電池,是一種在高溫下直接......

    這臺設備把二氧化碳變燃料

    2.1立方米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燃料電池技術團隊與浙江氫邦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5千瓦級CO2電解及其可逆一體機樣機近日在浙江寧波下線,該設備每小時可轉化1.5立方米至2.1立方米CO2。近日,記者從中......

    人造葉子水上“產能”

     漂浮在劍河上的人造樹葉。圖片來源:VAndrei一片利用陽光生產“燃料”的人造葉子足夠輕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通過一種合成過程模擬植......

    廢塑料升級再造為燃料來源

    科技日報北京8月22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在22日舉行的美國化學學會秋季年會上,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了一項塑料回收創新方法,它在減少貴金屬釕使用量的同時,提高了對有用產品的轉化率......

    石墨烯納米袋顯著減少氫燃料電池所需鉑金

    盡管氫燃料是一種很有前景的化石燃料替代品,然而其發電依賴的催化劑主要由稀有昂貴的金屬鉑組成,這限制了氫燃料的廣泛商業化。據16日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雜志的論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報告了......

    多合一太陽能塔制造碳中和噴氣燃料

    瑞士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使用水、二氧化碳(CO2)和陽光來生產航空燃料的生產系統,該系統已在野外現場條件下實施。20日發表在《焦耳》雜志上的相關論文稱,這一新設計或將幫助航空業實現碳中和。論文通訊作者、......

    焦耳|細菌助力制造航空燃料

    飛機用于運送人員、運輸貨物和執行軍事行動,但提供動力的化石燃料供應短缺。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產生替代航空燃料的方法,即收集土壤中常見細菌代謝過程產生的一種不同尋常的碳分子。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焦耳......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