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3-28 11:27 原文鏈接: 菜農賣的菜自家吃不吃?出口內銷均一樣

      近日,有媒體炒作說,一些地方農民賣給市場的肉類、蔬菜、水果等農產品,與他們自己吃的食品是不同的,由此質疑農民銷售的農產品安全問題。

      農民真的不吃自己種的蔬菜?為了摸清實際情況,本報記者走進了山東、安徽、吉林三省的蔬菜種植基地一探究竟。

      出口內銷一個樣,農殘檢測挺嚴格

      都是一個棚,管理方法一模一樣

      3月,春寒已過,天氣漸暖。在山東安丘市凌河鎮S221省道旁邊的一個蔬菜大棚里,溫度已將近30攝氏度。這個大棚占地約1畝,種的蕓豆已經開花卷蔓,差不多到5月就可以上市,“棚主”李國才正在澆水。去年,蕓豆一斤賣5元多,李國才期待今年還能有一個好收成。

      “5月份,蔬菜還不是很多,中午俺經常在大棚里摘點蕓豆放上五花肉一燉,家里人都愛吃。”李國才說他們一家吃的就是賣給市場的菜。

      李國才說,溫室大棚種蔬菜基本不用藥,有防蟲網和粘蟲板等物理治蟲就足夠了,再就是用點殺菌藥。但是露天種植,為了防止病蟲害,用藥還是必要的。“聽農業技術員給俺講,只要國家規定能夠用在蕓豆上的農藥,過了分解期就能吃。”李國才說,“剛剛打藥的蔬菜肯定不能吃,也不能賣,因為蔬菜裝車前都會有農藥殘留檢測,不合格的要全部銷毀。這可不能開玩笑!種了一棚蔬菜,是用來賺錢的,可不是來銷毀的。”在當地,農民用藥很謹慎。

      “現在鎮上都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這里能提供農技服務,還有查處違規用藥的農業執法隊,還管農產品質量監管、藥殘檢測。”李國才說,這個監管站挺厲害,經常下來進行地毯式檢查,如果發現農戶使用了違規農藥,農戶種的菜就要連根拔起,全部銷毀。不僅如此,每個村還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負責本村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目前共設1203名村級監管員。經過層層監管,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農藥目前基本絕跡。

      安丘是蔬菜供給大市,據當地農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安丘不僅向國內上海、北京、濟南等大中城市供給蔬菜80多萬噸,還出口到日本、美國、歐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近2.9億美元。

      那么,蔬菜銷售內外有別嗎?

      “都是在一個大棚里種的菜,哪能不一樣呢!”李國才說,過來收菜的都是蔬菜加工企業,同一種菜收過去,賣給國內也賣給國外。“我種的蕓豆都是按照市里制定的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生產標準來生產的,出口內銷都可以”。

      據安丘農業部門介紹,按照既符合國外出口標準又符合國內市場的要求,當地參照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農業操作規范,研究制定了生姜、大蒜等33個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200多個生產標準, 用世界上最嚴的出口標準種植、加工農產品,當地通過認證或出口備案的標準化種植基地共85萬畝,涵蓋了產地環境、基地管理、收獲貯存、包裝運輸、生產加工等標準規程,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大棚菜用化肥少,“三網一膜”基本可以防蟲害

      洗洗就能吃,上市前20天不用藥

      “咱種的菜質量過硬,親戚朋友全吃我種的菜,下個月開始,咱的菜還要進縣政府和中小學食堂呢!”安徽肥東金色大地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褚兵正在給新上市的“上海青”裝車。49歲的褚兵,種了26年的菜,用他的話來說,現在種菜只知道亂用藥的一定是“菜鳥”。真正摸到門道就知道,通過標準化管理、規范生產流程種出來的蔬菜,不僅綠色安全,而且成本大大降低,根本用不著提前催熟、胡亂打藥那些“小伎倆”。

      “咱種蔬菜主要采用防蟲網、遮陽網、粘蟲網和塑料薄膜,每畝地一次性投入約1000元,基本可以防治蟲害。除了在蔬菜苗期使用一到兩次藥,成熟期尤其是上市前20天內完全不需再用藥。”褚兵說,“三網一膜”投入一次可以用五六年,而那些不懂行的胡亂用藥治蟲,農藥支出一年就需要四五百。

      “種菜也用化肥,但是數量極少,咱們家600畝蔬菜現在基本以牛糞、雞糞等農家肥為主,而且每季會有半個月到兩個月不等的休種期,土壤肥力有充分保證。”褚兵介紹。

      在褚兵的帶領下,金色大地蔬菜專業合作社如今已經發展到300多人,種植蔬菜品種近40個,無公害認證達到7個。“統一標準化管理,種植成本低了,每畝地一年產量達到5至8噸,凈利潤可以超過1000元。我有什么必要動催熟那些歪腦筋呢?搞不好還砸了自家招牌。”

      “如果你非要問上市銷售的蔬菜和自家吃的有沒有啥區別?那還真有。”褚兵來到了合作社的檢測室,所有成員的蔬菜,上市前都要在這里經過檢測,一旦發現農殘超標或者使用禁用藥物,就不允許上市。“自家吃的洗洗也就煮了,上市銷售的可要多一個把關流程。”褚兵介紹,現在肥東農業主管部門也會對種植大戶的蔬菜進行抽查,連續多年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褚兵說,一些農戶不懂技術,以為打上農藥、澆上化肥就能種好菜,加上缺少組織管理,前一天打藥第二天挑上擔就賣,直接導致“毒蔬菜”的出現。“再加上一些農藥經銷商單純追求銷售利潤,隨意推薦用藥。”

      褚兵說,要解決“毒蔬菜”的問題,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政府加強市場規范,對上市銷售的蔬菜加強把關力度,對農殘等指標進行抽檢。二是推動蔬菜種植標準化建設,鼓勵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納入統一流程管理,降本增效。”褚兵建議,平時購買蔬菜最好到專業市場或者超市,質量安全也會更有保障。

      “標準化管理好處多,咱們生產的蔬菜誰種的、怎么種的、銷售到哪里都有詳細記錄,一旦發現問題都可以倒追。合作社還在推進物聯網建設,給大棚裝上攝像頭,顧客今后可以從網上看到咱們蔬菜生產的全過程,隨時查看、實時監督。”褚兵說。

      規模化種植應季菜,一般顧不上給自家單種

      也有分開種的,上市菜有的半熟就摘

      “地里的糧和菜,自家吃的和往外賣的有區別嗎?”吉林松原蒙古艾里鄉的張成福望望遠處的地,沒有急著回答。

      去年,他種的蔬菜和玉米總共50來畝,今年就準備種30畝地,剩下的都承包出去。“干不動了,琢磨著搞點深加工啥的。”張成福說,“感覺地越來越薄,沒了化肥和農藥,收成就沒有指望。一些葉菜,不灑農藥,很可能一個菜葉都不剩,不上化肥的土豆能長雞蛋大小就不錯了。”

      按張成福的說法,現在確實化肥用得比較多,10畝地有的得上到1噸肥,而且為了省錢,還不用價格高的肥料。但張成福也說,化肥農藥用過了也影響收成。

      “我們這些小農戶也種不出個啥品牌的,種得再好,就算是純綠色的,小販收糧的時候,你多要一分錢,人家都不能收!”

      在張成福看來,如今的人種地越來越糊弄,只要能保證產量,其他的能省則省,能簡則簡。很多時候,農戶把農家肥寧可在田頭扔著,都懶得撒到地里。近些年,張成福很少能見到種稻子的農戶在田里施農家肥,多是使用化肥。

      在農村,只要勤快點,收集肥料不難。“都不用買,草木灰和養殖戶的豬糞、牛糞啥的,平時經營點就夠用了。”張成福說,但是上農家肥人得下工,人力投入大,按照一畝地4立方米農家肥算,約6噸,一個人干一天也就是兩畝地左右。

      雖然農家肥得第二年才能見效,但是種地離了化肥產量上不來,離了農家肥品質上不來。近年,張成福種地盡可能把化肥和農家肥結合著用。去年,一些地塊除草劑殘余量太大,張成福就只能換種玉米了,也不指望收成,只盼著明年地塊緩過勁來,再好好種菜。

      張成福認為現在很多農戶就考慮眼前收益,不考慮長期效益。盡管農民對綠色食品的說法開始了解一些,但還是有很多農戶不懂農藥的污染,即使自己吃也無所謂。

      有沒有農戶專門為自家種些“綠色”的菜和糧呢?張成福認為會有個別人這樣做,多數農戶在種糧、種菜的時候忙,沒工夫辟出一塊地單獨經營。而且規模化種植越來越普遍,大型農機走一遍,種植施肥等一次性完成,誰能顧上單獨的地塊呢。但是,農戶家里吃的和賣的有時真會有些區別。張成福說,比如西紅柿,自家吃的往往都是熟透了的。但熟透了的西紅柿保存期短,容易爛,農戶一般會趁著西紅柿半熟的時候就采摘。

    相關文章

    2項標準即將實施!氣相色譜法測定葡萄酒中11種農藥殘留

    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發布關于批準發布《葡萄酒中6種菊酯類農藥殘留的測定氣相色譜法》和《葡萄酒中5種有機磷類農藥的測定氣相色譜法》2項團體標準的公告。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和《寧夏化學......

    出口水果和蔬菜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11月15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水果和蔬菜不合格。具體通報內容如下:通報時間通報國通報產品編號通報原因銷售狀態/采取措施通報類型2023-11-......

    出口水果和蔬菜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11月15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水果和蔬菜不合格。具體通報內容如下:通報時間通報國通報產品編號通報原因銷售狀態/采取措施通報類型2023-11-......

    高效監管,河北省農藥風險監測站點建設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2023年11月6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成立專家驗收組,對河北省農藥檢定監測總站承擔的中央投資項目—河北省農藥風險監測站點建設項目進行了竣工驗收。驗收組聽取了項目建設單位匯報,現場查看了石家莊市、辛集市......

    中國農藥信息網發布10月份農藥登記延續提示,包含千家公司

    近日,中國農藥信息網發布農藥登記延續提示(2023年10月)的公告。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登記管理辦法》規定,農藥登記證有效期屆滿,登記證持有人需要繼續生產農藥或者向中國出口農藥的,應當在有效期屆......

    韓國發布《食品法典》部分修改單,87種農藥的殘留限量標準修改

    8月31日,韓國發布了第2023-56號告示,修訂《食品法典》部分內容,其主要修改內容如下:1.新設定替代食品的標準及規格。2.新設定糙米中無機砷的限量標準:≤0.35mg/kg。3.修改老年食品的標......

    新型納米探針可實現農藥可視化定量檢測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固體所蔣長龍研究員團隊在氨基甲酸酯農藥和有機磷農藥殘留分析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設計制備了兩種高效的比率熒光納米探針,并結合智能手機的顏色識別器,實現對食品和環境水體中農藥的可......

    《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國家標準首次發布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品種繁多,組成和結構復雜,農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種類多、危害大。有效防治農藥制造工業污染事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糧食安全。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發布了國家生態環......

    王思威團隊建立水果和蔬菜上農藥及代謝物分析方法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殘留分析與風險評估團隊建立并驗證了水果和蔬菜上農藥及代謝物分析方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該......

    科研人員建立水果和蔬菜上農藥及代謝物分析方法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殘留分析與風險評估團隊建立并驗證了水果和蔬菜上農藥及代謝物分析方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