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油第一個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制氫裝置在玉門油田投產,所制氫氣純度達99.99%,通過輸氫管道、管式槽車等送至中國石油玉門油田煉化總廠等企業,實現從生產到利用的全流程貫通。由此,玉門油田......
3月22日,陜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宋永永副教授團隊在Science上發表關于中國可再生能源對生態系統影響的Letter文章,提出中國應提高可再生能源規劃和建設標準。這是該團隊繼2023年2月之......
荷蘭科學家研究認為,到2050年,用替代性蛋白質取代50%的動物產品,可以騰出足夠的農業用地生產可再生能源(其能量相當于今天的燃煤發電),同時從大氣中去除大量二氧化碳。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環境科學期刊《......
主要內容二氧化碳去除技術(CarbonDioxideRemoval,CDR)將“凈”變為“凈零排放”。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評估,所有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2℃......
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比2022年增長50%,裝機容量增長速度比過去3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報告預測,未來5年全球可再生能......
如今,各類清潔能源越來越被人們熟知,有些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根據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場報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速創歷史新高,太陽能、風能以及其他清......
繼今年6月突破13億千瓦后,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再創新高,截至10月底突破14億千瓦,達到14.04億千瓦,同比增長20.8%,約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9.9%。其中,水電4.2億千瓦、風電4.0......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繼今年6月突破13億千瓦后,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再創新高,截至10月底突破14億千瓦,達到14.04億千瓦,同比增長20.8%,約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9.9%。其中,水電4......
“大科學裝置決定著人類在某一個或多個領域的前沿研究上取得突破的能力,是建立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條件、科學研究的‘航空母艦’以及‘航母戰斗群’。”在11月3日舉辦的2023全球硬科......
近日,外媒報道稱印度正在加緊努力確保關鍵礦物和稀土礦物的供應,礦業部邀請有關采礦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建議。重點將放在深海和綠色采礦,以及鋰、鎳和鎢等關鍵礦物上。科技部的目標是,在3年的時間里,建立并支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