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過飲水機的消費者不難發現,目前擁有冷熱水功能的飲水機中,只要放出一定量的熱水,飲水機就會自動對純凈水再進行加熱。
而正是這個不斷加溫的過程,讓一些使用者產生疑慮,一度網上流傳很廣的消息甚至指出,在飲水機中不斷加熱冷卻再加熱的水就是“千滾水”,這種水含有重金屬、砷化物等有害物質,久飲會危害胃腸健康。
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么?而除了“千滾水”,飲水機的水源還可能存在哪些安全性隱患呢?
真假“千滾水”
針對“千滾水”的說法,有飲水機生產廠商對此做出了回應。他們表示,很多人擔憂飲水機中不斷被加熱的水是千滾水,實際上因為飲水機制作材料所限,機器中水的最高溫度一般為九十攝氏度左右,達不到水的沸騰的狀態,所以并不會存在“千滾水”的情況。不過與此同時他提醒消費者,桶裝水放置的時間不宜過長,最佳的飲用時間是出廠后1至15天,一旦超過15天,水中的細菌過多,就不宜再飲用。
那到底什么樣的水才會被稱為“千滾水”呢?
百度百科告訴我們,“千滾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了一夜或很長時間的水,還有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所長李復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采訪時指出:“如果長期飲用‘千滾水’對人體健康有兩方面不利。其一,‘千滾水’是反復煮開的水,容易使水中殘留的有毒有害的物質相對可能增加;其二,‘千滾水’也容易讓水老化,難以被人體吸收。”
在被證實了和飲水機沒有關機之后,“千滾水”能夠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的消息卻再一次被網絡散播開來。一時間討論聲四起,不少網友甚至親自做實驗來證明“千滾水”是否含有亞硝酸鹽之說。
對于上述網絡上流傳的說法,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博士鐘凱在其博文中寫道:“久存、久沸、反復蒸餾的確可以讓水里的部分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但水里的硝酸鹽本身含量很低,煮沸也不可能讓硝酸鹽憑空增加,能轉化為亞硝酸鹽的就更少。至于水里的亞硝酸鹽致癌的說法也有點夸張,亞硝酸鹽本身其實并無致癌性,轉化為亞硝胺類物質才致癌,而轉化需要很多前提條件,不是沸水就能生成。萬物皆有毒,關鍵在劑量。”
最終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環境工程教學與實驗中心的實驗人員經過檢驗發現,如果通過攝入“千滾水”中的亞硝酸鹽達到中毒劑量,人們至少要一次性飲用20噸“千滾水”,而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至此飲水機和“千滾水”引發的一系列質疑被得以澄清。
不過飲水機中存在的隱患并不僅僅只有此前誤解的“千滾水”。根據國家環境檢測部門出具的報告,傳統飲水機內膽超過3個月不清洗,就會滋生大量細菌、殘渣甚至螨蟲,附著在熱膽內壁上,成為有毒的“添加劑”。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后,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這也可以稱之為是“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危害大
“‘二次污染’帶給人體的危害我覺得要遠大于‘千滾水’。”李復興指出,“一定要注意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清洗。”
在李復興看來,目前飲水機中存在的“二次污染”的問題,一方面主要是進水口受到污染,空氣當中的一些微生物等有害的成分容易從進水口進入到飲用的水當中。另一方面,飲水機本身就有一些開口對外,這些對外的開口也會使一些微生物進入到飲用水當中去。
因為前述提到飲水機并不能使水達到沸騰的程度,所以加熱后最高溫度90℃左右,不足以殺滅全部細菌,飲水機里灰塵沉積多了,細菌就會大量繁殖。
目前,桶裝水需要飲水機的配套使用,而飲水機有五個對外接口,其中主要是進氣口,只有空氣進入桶裝水通過空氣壓力才能把桶裝水不斷流入飲水機中,這樣一來就會有塵埃、微生物、藻類孢子隨同進氣口進入桶裝水內而造成桶裝水“二次污染”。
李復興曾經做過類似的實驗,從進水口出來的桶裝水第四天微生物菌落就不可計數。這些微生物除了桶裝水質本身的問題外,可能由空氣中帶入。
不少消費者在購買了一桶5加侖的純凈水后,因為各種原因十多天都未能喝完,又因為怕浪費,就會繼續飲用。
李復興指出,桶裝水應該在一周之內喝完,長期喝不完的水容易造成污染。尤其礦泉水、山泉水一般過3-4天后剩余的水容易長綠苔,我們看到的綠苔一般稱為藻類。大多數藻類不是有毒的,不要以為看見綠苔就是有毒的。藻類的來源除了水中自有的以外,空氣中藻類孢子也是來源之一。形成綠苔有三個條件:必須有藻類孢子的存在;必須有陽光和濕度;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礦泉水、山泉水易出現綠苔,因為礦泉水、山泉水有礦物營養元素存在,而純凈水不含礦物質反而不利于藻類生長。
被忽視的內膽
除此之外,飲水機中內膽也是使用飲水機的過程中所必須注意的。
常見的飲水機通常是由飲水機內的軟管將水導入冷熱兩個水膽內,通常使用者在換水桶時往往忽視機器內膽還存有一定量的水,久而久之,內膽里積攢下的水也會給細菌滋生創造條件。
據國家環境衛生監測部門檢測數據顯示,桶裝飲水機內的冷熱水膽3個月不洗就會大量繁殖細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所以,內膽最好一個月清潔一次,而夏天則兩周清潔一次。辦公室的飲水機因為使用頻繁,更得勤加清洗。
另外,就是需要消費者購買正規廠商的飲水機。現在,有不少不法商販,因為在制作中偷工減料,導致飲水機內膽材質有問題。合格飲水機的內膽應由食品級不銹鋼制成,不合格內膽在使用過程中卻可能溶出重金屬物質,損害人體健康。
“材質和加工工藝,是決定內膽質量的兩個關鍵因素。”有專家認為,制作飲水機內膽,除了要用食品級不銹鋼外,最好不要使用焊接工藝,因為焊接容易導致組織的變化,容易銹蝕,加上水是導電的,更容易使重金屬成分進入飲用水。就算焊接,也需要經過回火等表面處理。
因為飲水機的確存在很多需要注意或是并不完善的地方,也導致目前飲水機的銷售額呈現下降,凈水器的市場份額在提高的現狀。但是在李復興看來,因為社會需求的多元化,飲水機也不會被完全取代,在市場上的需求還是大量存在的。
由于一種使用SHERLOCK(CRISPR的進化版)檢測唾液中細菌的新型工具,這在未來可能可以幫助人們在檢查后很快帶著關于口腔健康的更全面信息離開牙醫。這種精確的工具比現有的方法要快得多,并可能導致口......
惰性的、沉睡的細菌--或稱孢子--可以在沒有營養物質的情況下存活數年,甚至數百年,抵御熱量、紫外線輻射、抗生素和其他苛刻的化學物質。孢子如何恢復生命一直是一個長達一個世紀的謎。新的研究確定了感應蛋白是......
研究人員在細菌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途徑,有可能使各種行業脫碳。這一突破可以大大減少燃料、藥物和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之間的合作研究工作已經催生了能......
根據亞當-羅森塔爾博士的研究結果,細菌群落中基因相同的細胞表現出不同的功能。這意味著該群體的某些成員表現出更多的被動行為,而其他成員則產生使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毒素。熒光顯微鏡圖像顯示,在一個基因相同的群......
雖然耐抗生素的細菌在不斷增加,但你可能認為這些潛在的致命細菌主要是在人和其他動物聚集的地方發現的:即地球表面。但是來自加拿大和法國的研究人員在一個更人注目的地方發現了它們。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
炎癥性腸病(IBD)的病因很復雜,其中宿主遺傳學、腸道微生物組、屏障功能障礙和免疫過度激活加快了疾病的發展。IBD患者在疾病發作或癥狀發作前腸道通透性升高,粘膜相關細菌數量增加,微生物群組成改變。這些......
近年來,合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為腫瘤細菌療法的深度優化帶來新的契機。基于合成生物學手段,科學家們能夠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或細胞而非傳統的化學小分子或生物制劑,作為新型疾病治療方法的開發基礎。人工設計......
福建師范大學研究員付新苗團隊發現了熱休克能極大增強氨基糖苷抗生素對多種革蘭氏陰性病原細菌(包括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多重耐藥克雷伯菌和鮑曼不動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以及臨床分離的耐藥大腸桿菌等)的......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涉及到抵御入侵者時,細菌的運作方式與人類細胞極為相似,它們擁有開啟和關閉免疫途徑所需的相同核心分子機制。他們還揭示了這種共享的古老分子機......
1月12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張余研究團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RobertLandick團隊與浙江大學馮鈺團隊合作,在《自然》(Nature)上,發表題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