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在納米尺度上的一項最新觀察研究,驗證了生命進化的基礎性的一步,即分子的自動組裝和自我選擇(self selection)。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圖片說明:納米尺度的分子“格子”會根據尺寸自我選擇,在銅表面找到合適的位置。
(圖片來源: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 und Max-Planck-Institut)
該實驗簡單說來,就是讓多種不同的平面分子結構在內嵌指令(built-in instructions)的作用下激活,并在母板表面尋找自己適合的位置。其間,這些分子會表現出自我選擇——那些處在錯誤位置的分子會為正確的分子讓出位置。而分子的這種特性,也是無生命的分子可以最終成為生命體的基礎。
領導該項研究的是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的Klaus Kern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Mario Ruben。他們表示,對表面上分子組裝的觀察有望進一步加深科學家對簡單、無機的分子如何最終構建成為生命實體過程(如膜—細胞—樹葉—樹)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它們的結構和功能的復雜性大大提高。而毫無疑問的是,所有以分子為基礎的系統形成都需要分子具備選擇性地對自己分類的能力。
Mario Ruben的小組在研究中主要負責設計具有內嵌指令的分子,從而可以激活自我選擇過程。Ruben表示,精細而強大的內嵌指令對隨機混合的分子自發地進行調整至關重要。
馬普研究所的科學家則通過成像,直接對分子的自我選擇過程進行了觀測。分子組裝而成的類似格子的結構能按照自身大小進行自我分類。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格子的尺寸只有大約1納米,因此只能利用超敏感的顯微設備進行觀測和成像。馬普研究所的Steven Tait表示,“利用現行技術創造這樣的納米結構效率極低而且十分昂貴。我們的策略就是利用那些能夠根據指令排列成想要的結構的建筑分子。”
實驗中的分子被置于干凈的金屬表面,并適度加熱以便它們能夠運動、排列和組織。論文第一作者、馬普研究所的Alexander Langner表示,“分子在銅表面的運動被限制在二維,但這對分子混合來說足夠了。將分子排列在表面上對觀測大有幫助。”
這種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有望為新型催化劑和納米技術的開發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更多閱讀(英文)
Klaus Kern實驗室主頁
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史志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MichaelUrbakh、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教授丁峰和武漢大學教授歐陽穩根合作,開發了一種生長石墨烯納米帶的全新方法,實現超高......
在日常生活中,納米/微塑料顆粒(NMPs)的存在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NMPs似乎無處不在——水、土壤、空氣,甚至是人類心臟、胎盤中。它們不僅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也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潛在影......
南京郵電大學汪聯輝、高宇及晁潔共同通訊在NatureMaterials在線發表題為“AnintelligentDNAnanodeviceforprecisionthrombolysis”的研究論文,該......
近日消息,瑞士和法國科學家攜手,開發出一種芯片上的納米“光鑷”,能以最小光功率捕獲、操縱和識別單個噬菌體,有望加速甚至改變基于噬菌體的療法,治療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
近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張瀟源課題組和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韓衛清課題組合作開發了一種具有微通道傳質-納米催化反應協同增效的二維化片層式催化劑,并對其在高級氧化水處理過程中的構效關系與傳質-催化......
鈣鈦礦材料具有光電性能優異、制備成本低的優點。與目前常見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相比,鈣鈦礦發光二極管可以將色彩純度提升至少1倍。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效率持續提升,但穩定性仍制約其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高興發課題組等在納米毒理化學的理論設計方向取得了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抗菌納米藥物反向篩選的計算與實驗集成方案》(IntegratedComputationaland......
2024年1月15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中心陳西課題組在化學光遺傳領域取得新突破,開發出納米抗體型化學光遺傳平臺,其為光激活的小分子偶聯納米抗體二聚化系統(PANCID),用于時空分辨調控細胞進程......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吳正巖團隊,聯合山東濱州醫學院教授張桂龍和魏鵬飛,設計出一種核殼結構銅基納米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具有腫瘤微環境響應的磁共振成像性能以及殺死腫瘤細胞......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吳正巖團隊,聯合山東濱州醫學院教授張桂龍和魏鵬飛,設計出一種核殼結構銅基納米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具有腫瘤微環境響應的磁共振成像性能以及殺死腫瘤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