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5-07 10:25 原文鏈接: 聚焦新環保法:全民環保從自覺自愿到法律義務

      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

      新修訂的環保法對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理念、原則和制度都作了明確規定,增加了公眾參與、環境監督、公益訴訟等新的制度。針對環境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困境,環境保護法一方面賦予環境保護部門更多的執法權限,同時也大幅增加了企業的違法成本,比如實施按日計罰、行政強制措施等。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推出“聚焦新環保法”系列,為讀者介紹新環境保護法中的新亮點、新規定。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眼下,環保儼然成為一種時尚。有人用可長期使用的帆布包買菜,有人騎自行車出行,還有人成為熱心的環保志愿者。然而,在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另外一些人,他們開著長明燈、用著長流水,駕著大排量的豪華車,喝的都是瓶裝水,喝完水的瓶子隨手丟棄。

      環境保護到底是誰的責任?有人認為,保護環境、防治污染,應該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情,公民個人對環境的影響有限,不該也不能把環保的重任扛上肩。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并不少,有些人一邊指責企業不環保、政府不負責,一邊卻做著與環保相悖的事情。

      實際上,公眾個人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遠比想象的要重要得多。有統計數據顯示,現在北京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是1.8萬噸,相當于1.8萬輛小汽車,這些生活垃圾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對水、土壤等造成嚴重污染。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說:“如果環境保護不從每個人做起,是沒有出路的。”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公眾參與寫入其中,明確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然而,其中諸多規定都很原則,并沒有對相應的法律義務作出詳細規定。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周珂表示,基于我國現實情況,在法律中規定對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義務也應循序漸進:“一開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義務不宜規定得太細,應當把重點放在提高公眾環保意識、提倡自覺履行義務等方面。到一定階段后,公眾的環保意識提高了,違反環保義務的行為也越來越少了,這時候法律再出臺細化的、強制性的規定,才能體現出較好的立法效果。”

      盡管新修訂的環保法只是將公眾參與定位為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以宣傳、教育、自覺履行義務為主,但這依然得到了專家和社會公眾的廣泛稱贊。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個人連起碼的環保意識都沒有,那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如今,全民環保已經寫入法律,那么從法律實施之日起,公民個人生活方式的轉變,減少生活中廢物的產生將不再僅僅是公民的自愿行為,而是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應當履行的法律義務。

      生活垃圾不分類,今后或將涉嫌違法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對公眾的環保義務作了比較多的規定,體現了全民參與環保的基本理念。”全程參與此次環保法修訂工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童衛東說,新環保法從幾個方面體現了全民環保的理念, “首先,明確了公民也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其次,增加了要求公民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要求公民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配合做好實施環境保護措施,要求公民對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等具體條款,這些都是公眾參與環保的具體形式。”

      垃圾分類,在很多城市都已推廣多年,有的還建立了相應設施,然而效果甚微。“我把垃圾分好類,扔到小區對應的垃圾桶里,可環衛車一來,不同垃圾桶的垃圾又全都被倒在一起,分類的意義何在?”北京市民吳先生說,這打擊了他堅持垃圾分類的信心。

      新修訂的環保法中對垃圾分類作出明確規定,公民應當按照規定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減少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組織對生活廢棄物的分類處置、回收利用。盡管規定較為原則,但一些專家將其視為推動建立垃圾分類制度的積極信號。

      “我國許多城市的垃圾分類做得不夠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硬性的、強制性的規定,很多都是建議性的規定。而國外的法律相對要嚴格得多。”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表示,新環保法明確了垃圾分類的基本原則,為后續環保法律法規細則出臺指明了方向。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傅濤則表示,環境保護法是環境領域內的基本法,規定的都是基本原則和基本理念,至于具體到垃圾分類這樣的實際問題應當如何操作,還需要另外的專門法律來解決。

      “新環保法規定了公民有對垃圾進行分類的義務,這就確立了一個基本原則。”全國人大代表、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吳青說,“新環保法要到2015年1月1日才正式實施,在此之前還有許多配套法律法規要跟進。在垃圾分類的問題上,應該通過單行法、配套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把垃圾處理的原則、理念和制度規定得更細化、實施得更好,并利用環保法的契機進行宣傳和推動。”

      公眾參與監督,是提升環境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甘肅蘭州水污染事件、廣東茂名PX事件、多地持續出現的霧霾天氣……近年來,一樁樁環境事件不斷敲擊著社會公眾脆弱的神經,環境事件也因此屢屢演變成街頭抗議。有人認為,這是公眾對環境問題太過敏感,小題大做。環保志愿者馬軍表示,這些事件的背后既有公眾缺少環保知識的原因,也有政府在環境決策和管理中,公眾不能知情的問題。

      新環保法專章規定了信息公開制度,明確規定公民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使我們的環境立法趨向于與國際接軌。”馬軍說,公眾參與、信息公開的規定對于保障公眾在環境方面的權利至關重要。無論是環保黑名單的建立,還是要求環評報告書全文公開,對于公眾及時獲取環境信息、開展對排污企業的有效監督都是利好消息,“同時,對于政府提升環境決策、環境管理的質量也十分必要。”

      公眾參與環保監督顯然并不僅僅是對政府環保部門的監督,還包括對企業等的監督。針對環境污染往往比較隱蔽、發現難、取證難等特點,新環保法對公民舉報也作出詳細規定,明確規定公民發現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的,發現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的,都有權舉報;接受舉報的機關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李克強總理曾指出,基本的環境質量是一種公共產品,是政府必須確保的公共服務。環境既然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那么公民就有權要求獲得良好的生活環境。環境保護部法規司司長別濤表示:“回應公眾對環境信息的關注是政府的義務,可以公開的環境信息理應由大家共同討論,才能在基于科學認識的基礎上達成最大共識。我們既要保護環境,還要推動發展,這就是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的目的。”

    相關文章

    8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征求意見涉及質譜/光譜等內容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達的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全國生態環境監管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已組織完成《便攜式廢氣VOCs采樣器校準規范》、《固定污染源廢氣 便攜式傅立葉紅外氣體分析儀校......

    該省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公布,環境/教育/醫療設備升級成重點

    遼寧省制定并發布了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旨在響應國家號召,促進經濟全面振興。方案規劃到2027年,通過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消費刺激和循環利用等行動,實現工業、農業等多個領域設備投資顯......

    全國應急監測設備信息填報服務公開征集結果公告

    2024年6月4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對全國應急監測設備信息填報服務項目進行專家評審,結果如下:項目名稱第一成交候選單位成交金額(萬元)全國應急監測設備信息填報服務北京金水永利科技有限公司9.90公......

    2024年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監測工作啟動會在京召開

    2024年3月29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在北京組織召開2024年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監測工作啟動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測與科研中心相......

    一文了解火電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將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規范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專家解讀|發揮園區和企業在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中的關鍵作用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已成為生態環境領域一個靚麗的公共品牌,已連續3年作為六五環境日主題活動之一,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全社會廣泛參與,促進了我國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建設事業健康發展。今年六五環境日,生......

    關于舉辦2024年深化碳監測評估技術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高碳監測評估技術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

    關于舉辦2024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

    關于舉辦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管理人員暨監測站長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為......

    近50℃高溫侵襲南亞,中國今年會有“超熱夏天”嗎

    過去一周,印度西北部及巴基斯坦東部和南部持續高溫熱浪天氣,已導致多人死亡。未來三天,印度西北部及巴基斯坦東部和南部高溫天氣持續。近期南亞地區為何出現極端高溫熱浪天氣?今年夏季我國南方是否也會迎來“超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