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機載、可快速獲取區域環境大氣污染成份的環境大氣成份探測系統,歷時4年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制成功。5月6日,該成果通過了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機載環境大氣成份探測系統項目來源于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航空遙感系統,是航空遙感系統中10個有效探測載荷之一,由大氣環境激光雷達、差分吸收光譜儀和多角度偏振輻射計及主控管理器4個子系統組成。該成果不但研制了國內首臺探測氣溶膠和云的雙波長偏振航空遙感激光雷達、機載成像差分吸收光譜子系統填補了我國機載定量化探測痕量氣體空間分布的空白、環境大氣探測多角度偏振輻射計子系統填補了我國機載定量化多角度偏振的測量并實現氣溶膠微物理特性的反演技術的空白,還實現了從紫外、可見光和紅外多波段多視角機載氣溶膠和痕量氣體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測量,能為區域性、多發性、災難性的大氣環境污染測量提供綜合觀測手段,為認知我國氣溶膠和大氣環境質量演變的定量化分布及其認知大氣環境氣溶膠的微物理特性和分類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技術支撐。
2013年4月至5月,該系統在天津、唐山地區進行了飛行試驗,系統通過主控管理器集成運行,在獲取大氣氣溶膠、云物理特性、大氣成分、污染氣體、顆粒物等大氣成分有效信息上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扶助、共同描述大氣環境實時狀況,探測結果與地面儀器獲取數據相互驗證,3個架次的飛行探測結果較為清晰地顯示出不同天氣條件下污染物的積聚和發展趨勢,反映出系統對污染發生、發展的快速響應能力。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獲取的數據已在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和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得到應用,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推動機載大氣環境遙感技術的發展在我國起到了主導作用。該成果系統復雜、技術難度大、集成度高,推廣前景廣,總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一致同意通過鑒定。
整體系統
鑒定會場
現場演示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24年8月20日至21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等7省(市)反饋督察情況。反饋會由相關省(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督察......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生態環境部近日向媒體通報了2024年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7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
科技日報北京8月6日電 (記者劉霞)一個包括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在內、由全球近50個機構組成的國際聯盟,成功繪制出了首份全球土壤病毒(GSV)圖譜。該圖譜對全球土壤病毒圈進行了全面描述,......
月球上雖然沒有可供呼吸的空氣,但它確實擁有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層。月球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在《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指出,月球大氣層主要是撞擊汽化的產物。月球有一層稀......
月球上雖然沒有可供呼吸的空氣,但它確實擁有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層。月球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在《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指出,月球大氣層主要是撞擊汽化的產物。月球有一層稀......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7月25日,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兩顆科研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兩星投入使用后,將對大氣環境與陸地生態系統開展監測,為建設美麗中國,有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達......
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公告【項目概況】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湖北省政府采購電子交易數據匯聚平臺(網址:https://czt.hub......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貴州省生態環境廳2024年7月至8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需......
從2024年7月1日開始,又有新一批環保法律法規及標準正式實施,本文匯總如下:《排污許可管理辦法》為了規范排污許可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水、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