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5-19 10:58 原文鏈接: 國際醫藥巨頭瘦身為中國藥企帶來機遇

            以做強為主要導向的國際藥企巨頭并購

      4月下旬以來,差不多全球排名前10的醫藥公司紛紛展開并購。這次并購潮與以往有所不同。過去,并購的目的是做大,這次以做強為主要導向。如葛蘭素史克(GSK)與諾華進行資產置換,GSK將腫瘤事業部整體出售給諾華,而GSK將獲得諾華除流感疫苗以外的疫苗業務。拜耳與默克之間也是相似的交易。拜耳計劃以142億美元收購默克旗下的消費保健部門,默克通過這一并購,獲得拜耳方面對其治療性藥物研發的支持,將業務進一步集中至研發領域。

      從上述兩個案例看,巨頭間的并購是瘦身強體。并購成功后,從全球格局來看,將是強者恒強。從國內來看,沖擊可能沒那么大。外資公司在中國專注于高價、高附加值的原研藥,而國內仿制藥紛紛上市后,可以通過價格來展開競爭。不過,最近兩周,質疑仿制藥質量、療效的聲音多了起來,國內企業如果不能提高仿制藥的質量和療效,在三甲醫院的爭奪中仍將處于弱勢地位。

      國內實力公司設立并購基金

      國際巨頭們熱衷于并購,國內藥企的并購熱情也不弱。今年以來,智飛生物、康恩貝等有了實質性收購動作,萊美藥業等多家上市藥企設立了并購基金。國內藥企的并購,有著自身做強的需求,也因為新版GMP認證體系導致大量藥企將被市場淘汰從而帶來被動并購機遇。但國內藥企應該向復星醫藥學習,在尋找并購目標中眼睛向外。國際巨頭瘦身運動中有些弱勢資產并不能完全與交易對手交換,需要尋找另外的買家。如默克最近宣布將部分眼科產品以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日本參天制藥。國內藥企應該積極爭取這樣的機會。

      此次國際醫藥并購潮的一個現實背景是,專利藥紛紛到期,而原研藥上市數量和頻率大幅減少。這與國際巨頭減少研發投入有關。輝瑞在過去10年間的并購活動中,關閉了大量的研發中心。其前高級副總裁約翰·拉馬提納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批評道:“過去,制藥行業以研發投入高于其他行業而引以為榮,對新藥的研發投入平均會占到營業收入的20%,但目前這一水平在下降,輝瑞的研發投入占總收入比例目前僅為10%左右。”國內企業最大的問題是研發能力不足,那么,現在可以利用目前的機會搭建國際化的研發平臺。

      這方面,南京的先聲藥業已走在了前面。去年,這家公司吸引原葛蘭素史克全球高級副總裁臧敬五等打造名叫“百家匯”的創新藥風險基金平臺,計劃2016年前成立一個總規模30個億的基金,投資于近100個創新項目。據報道,最近3個月,百家匯已經接觸了來自美國、歐洲、以色列和中國的近200個項目,從中選出多個項目進行投資。試想,100個項目只要成功10%也將帶來巨大的收益。

      資金不足導致自主研發的專利藥外流

      實際上,先聲藥業一直是研發導向型企業,也是少數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10%的企業。也正因為如此,導致其在美國上市后表現不佳,最終退市。因此,在中國藥企向研發轉型中需要外力的支持。最近,復旦大學王賓教授將阿爾茨海默和多發性硬化疾病臨床前藥物的全球權利賣給了外企。

      因為缺錢等原因,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品種、好品種可能外流,國外好的研發平臺、研發人才更難以吸引過來。一些藥企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參小股的形式參與美國等原研藥的研發,希望未來此原研藥進入時中國能獲得獨家代理權。

      三星的成功有目共睹,但其成功離不開韓國舉一國之力支持。三星的發展史,可以說是外部專家協助史。當初,每到周末,三星派飛機到日本接工程師,并以3倍、6倍的工資到日本大量挖人。據說,現在三星的日本籍工程師有幾百人。初始階段的三星根本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挖人等的費用,三星出三分之一,韓國政府出三分之二。所以,中國醫藥企業要發展起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應該設立類似的基金支持企業招聘國際一流研發人才。

      其實,不只是醫藥企業,新興產業都存在類似的需求,結構轉型要縮短周期,政府很有必要這樣去做。

    相關文章

    “北溪”事件的國際調查該如何開展?

    位于波羅的海的“北溪—1”和“北溪—2”海底輸氣管道9月底在劇烈爆炸中多處受損。這兩條跨境海底管道穿越俄羅斯、丹麥和德國三國領海以及五個國家(俄羅斯、芬蘭、瑞典、丹麥和德國)的專屬經濟區,將天然氣從俄......

    日期待定|2022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延期

    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鑒于當前國內多地疫情形勢嚴峻,根據重慶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為保障廣大參展參會人員的生命健康,經組委會審慎研究決定:原定于11月7日-8日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C......

    1.67億年前化石骨架揭示爬行動物演化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論文,研究人員描述了來自中侏羅世(約1.67億年前)蘇格蘭的一個早期爬行動物的近完整骨架化石,這件化石或能增進人們對決......

    有頭有臉的藥企全下場了!超70家企業爭相開跑

    每個時代,都從來不缺仰望星空的人。古有萊特兄弟,今有馬斯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迎來更多進入到太空“開疆拓土”的太空經濟領航者。 近年來,商業航天發展迅速,太空經濟總量不斷變大、增速逐步加......

    全球首個!中國牽頭制定發布干細胞國際標準

    第三屆中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協同創新平臺大會暨標準發布會9月24日在北京懷柔舉行,正式發布干細胞領域一系列相關標準,包括中國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干細胞國際標準ISO24603《人和小鼠多能性干細胞通用要求......

    分析儀器龍頭聚光科技上半年營收近14億元!

    8月29日,聚光科技發布半年度報告,受無錫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不再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影響,公司營業收入為13.51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1.20億元。資料顯示,聚光科技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可控、自......

    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10年間上升22位

    研發投入大幅度增長,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國際專利申請持續增加,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猛增……10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來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

    125年數學界“奧林匹克”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

    7月6日,由國際數學聯盟主辦的第29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杰出數學家將云端齊聚,交流成果與數學進展。受疫情影響,大會首次在線上舉行。國際數學家大會是數學界“奧林匹克運動會”之稱,是全球數......

    mRNA疫苗國內外研發布局

    疫情之下,很多創新性的工藝技術平臺用于新冠疫苗的研發,一些產品已經獲批上市,與此同時,這些創新性疫苗技術也開始應用于其他疾病領域,疫苗的發展進入了百花齊放的新時代。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的同時,也對下一代......

    上海今日頒發“22條”,對藥企影響幾何?

    近日,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全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海市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實施意見》從加強法規標準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