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國內水污染多嚴重嗎?對這個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在京表示,中國污水排放總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僅COD(化學需氧量)就超出環境容量四倍多。
孟偉說,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認為,中國水環境的COD承載力為740.9萬噸,“但全國第一次污染源調查發現,COD實際排放量為3028.96萬噸。”
污水量遠超環境容量
在15日召開的“北京科博會第九屆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說,目前我國水污染負荷過大,超過水環境容量,南方豐水地區水質性缺水問題突出,北方水資源短缺,水量性缺水嚴重,生態用水嚴重不足。
環保部門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十大水系、62個主要湖泊分別有31%和39%的淡水水質達不到飲用水要求,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生產和生活。
孟偉介紹,遼河流域COD容量為17萬噸,實際排放量為92萬噸;氨氮容量為4.08萬噸,實際排放量為7.5萬噸。
近年來,遼河流域GDP從1.3萬億元增加到3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城鎮化率提高到65%,但產業結構與生產力布局不合理,城鎮化與人口聚集的環境壓力巨大。
據環保部,“十一五”期間,我國大力推進循環經濟,水資源產出率由2005年的41.9元/立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66.7元/立方米,2010年比2005年提高了59%。
孟偉介紹,“十一五”期間,全國工業用水效率顯著提高,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由178立方米下降為90立方米,降低了39%。火電行業水耗由3立方米/兆瓦時下降到2.45立方米/兆瓦時,降低了18.3%。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由7.3立方米下降到4.1立方米,降低了43.8%。
“但總在來看,我國十年來單位GDP能耗居高,是日、美、法、意、英、德的2-3倍。”孟偉說。
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也對記者表示,我國城市人均用水總量是發達地區的2倍。周長益說,要實現我國水均衡的目標,工業節水是非常重要的領域。
據工業部調查,最近三年間,我國工業累計節水達600億立方米,“但工業節水的潛力還非常大。”周長益說。
需引導產業布局優化
對于目前水資源的緊張狀況問題,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陳明忠在論壇上介紹,我國水情復雜,水資源問題由來已久,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加快發展,水資源問題日趨突出。
水利部的統計顯示,我國地表水資源量中有32%的水為基本生態用水,不能有效控制和利用的洪水量占40%,水資源可利用量僅占28%。目前,全國超過400個城市存在用水短缺的問題,日均用水短缺量1600萬立方米,相當于近16萬人的年均用水量。
我國目前的年用水總量已突破6000億立方米,約占水資源可開發利用量的74%。水資源過度開發,已接近或突破水資源可以支撐的限度。
根據《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目前全國多年平均總缺水量為536億立方米。海河、黃河、遼河、西北和東部沿海城市等地缺水嚴重,缺水范圍正在蔓延。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剛性措施,就難以扭轉水資源嚴重短缺和日益加劇的被動局面。
孟偉透露,環保部等部門目前正在依據水生態功能分區及其承載力,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引導各地進行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優化,確保水資源合理利用和水環境健康。
孟偉以遼河流域為例介紹,結合沈陽經濟圈、沿海經濟開發、遼西北經濟開發等國家級戰略,有關部門提出了遼河流域相關城市產業重點。如鼓勵鐵嶺市發展機械、建材、食品產業,壓縮電力、造紙產業;鼓勵撫順市發展石化、冶金、機械產業,壓縮電力、造紙產業;鼓勵沈陽市發展機械、石化、食品、建材產業,壓縮冶金、造紙和紡織產業。
孟偉說,如果按照這一優化方案,“十二五”期間,遼河水系COD可削減13.1%,“十三五”期間,COD可削減9.9%。
“目前我國工業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誰污染、誰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業自行解決治理問題。”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化認為,在國際上,工業減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業以合同的形式通過付費將產生的污染交由專業化環保公司治理。
駱建華認為,實行第三方治理,一方面排污企業由于采用專業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達標排放率;一方面政府執法部門由于監管對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執法成本;此外,還刺激了環保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可謂一舉三得。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水利部各流域管理機構及相關直屬單位:取用水領域信用評價是加強取用水監管、規范取用水......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
2024年5月11日,由康紹忠院士主持的“我國高水效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驗收會在新疆阿拉爾市召開。驗收組由陳學庚、尹飛虎、鄧銘江院士及相關業務和財務專家共10人組成。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共計30余人......
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全面淘汰短鏈氯化石蠟等8種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生產、加工使用和進出口,這是首批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印發后取得的重要進展。相關企業、協會、生態環境部門目前正在全面推進新污染物的管......
近日,水資源工程與調度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20年暨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舉行。本次會議旨在回顧實驗室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總結成果,展望未來,推動實驗室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為水......
18日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倡議明確提出,發展人工智能應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各國無論大小、強弱,無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有平等發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權利。倡議指出,人工智能是人類發展新領域。當......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2022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這份對全球水資源進行廣泛評估的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水文循環正在失去平衡。報告指出,2022年期間,全球......
中新經緯7月1日電據“中國水利”微信號1日消息,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進一步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近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文化是考察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力量源泉。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大規模應用和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的普及,我國文化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遷,逐漸進入......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均水資源量是我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做好水治理文章是永恒主題。然而,從“治水”到“智水”的進程中,諸多技術瓶頸令人棘手。何以破題?唯有科技。錨定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