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9-05-11 05:46 原文鏈接: 管軼:甲型H1N1流感至少來自4到5個地區

          5月5日,權威流感專家管軼接受《科學》(Science)雜志專訪,批評世界衛生組織反應過慢,沒有及早提高警戒級別;同時依據病毒序列澄清病毒來自中國的謠言。

     
          Science:WHO有什么地方做錯了嗎?
     
          管軼:4月24號晚,我正在孟買機場,等待航班回香港。那時候,WHO和CDC已經了解到墨西哥的情況。墨西哥官方表示,目前甲型H1N1流感已經人傳人了,并且開啟了每周發病率和死亡率報告制度,那時候美國已經有3例甲型H1N1流感,并且這3例來自群間傳播。顯然,甲型H1N1流感已經在美國爆發了,只是當時的情況還沒那么嚴重,還沒有死亡病例。
     

          Science:您的意思是WHO應該及時提高警戒級別?
     
          管軼:是的,在4月24號的時候WHO應該將警戒級別提至4或是5。我們因此錯過了狙擊甲型H1N1流感的黃金時期。短短的幾個小時可能有上百的人染上病毒。每一秒都很寶貴。我們犯了個大錯誤,從那時候起,大流行就進入倒計時。
     

          Science:為什么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的致死率比其他地方的嚴重?
     
          管軼:我們目前掌握的信息還不足以了解為何病毒在墨西哥以外的地區更溫和。
     
          在疫情發生的初期階段,大部分的病毒的適應性比較低。
     

          Science:這次的H1N1具有令人驚訝的適應性?
     
          管軼:所有的病毒在種間傳播期都會加速變異。目前,為何H1N1如此快適應種間傳播還未知。我們目前對A型流感病毒如何建立在人群間的適應力的機制還不了解。人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所以說,這次的病毒對人來說是一種新型的病毒,因此大部分人缺乏對它的抵抗力。這也是大流行形勢變得緊急的原因。這株新的毒株是否會變逐步變異增強毒力,變得像西班牙流感一樣殺死大量的人類,這個問題暫時我們還沒有頭緒。

     
          Science:這取決于毒株深度變異吧?
     
          管軼:是的,這取決于該毒株是否與其他流感毒株重組,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它是否會與H5N1重組。如果發生這樣的重組,那將是人類的噩夢。

     
           Science:您所說的是世界末日的病毒嗎?
     
          管軼:這種重組的幾率很低,很低,但不代表沒有重組的機會。目前,H5N1在60多個國家盛行,大部分地區都發生動物疫情,除了北美洲。
     

          Science:如果噩夢成真會怎么樣?
     
          管軼:如果真的這樣,我將馬上退休,把自己鎖進P3實驗室。禽流感的致死率高達50%。即便是注射疫苗,也來不及了。也許它能在短短幾十個小時內奪人生命。
     

           Science:目前您掌握了多少關于H1N1的資料?
     
          管軼:我們目前基本上掌握了H1N1的進化路徑。這個病毒的很多特殊片段有助我們對病毒溯源。我們目前已經繪制了一個巨大的進化樹。我的前導師,Ken Shortridge從1976年開始監測流感,每次流感的變異我們都有進行記錄。
     

          Science:有些媒體責難中國,認為病毒來自中國,您怎么看?
     
          管軼:事實上,這次是錯怪了中國。這個病毒的片段至少來自4到5個地區。
     

          Science:很驚訝您竟然對病毒的來源了解這么多?
     
          管軼:是的,基本上我們差不多已經繪制出病毒的來源圖了,正準備寫一篇文章。但是,關于這株毒株來自哪,如何跨越種間障礙的信息還需從美國合作伙伴這邊獲得。
     

          Science:面對流感我們缺乏哪些知識?
     
          管軼:每年我們都開會討論流感的來源分布,但是我們還不知道流感病毒如何跨越種間障礙,哪個毒株可能造成大流行?沒有人知道,我們目前的知識無法幫助我們判斷流感病毒大流行的潛質。這是個巨大的缺陷。
     
           我們現在一直在研究H5N1,我們每年監測鳥類的H5N1樣本,采樣量達到50,000-60,000個。這是非常機械的工作,也是非常危險的工作。我們希望及早了解H5N1在生態系統的情況,通過掌握第一手的資料更好的防禽流感。


     

          管軼,具有豐富的流行病學經驗的病毒學家。2003年春,任香港大學教授的管軼教授首個分離到SARS病毒。盡管令管軼教授成名的是非典冠狀病毒,其實管軼教授在讀博士期間師承當期最著名的流感學專家Robert Webster(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St.Jude兒童醫院教授),研究的課題就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管軼教授正與Webster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合作。


    《科學》專訪原文(英文)
     

    相關鏈接:


    港大病毒學專家管軼:豬流感病毒傳播速度比非典快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管軼表示,“疫情大爆發已進入倒數計時,若豬流感全球大爆發,中國及印度作為亞洲區人口最多的國家,部分地區連衛生基礎設施都不完善,疫情爆發時,可能更難以應付。”
     
          管軼指出,豬流感病毒可人傳人,但世衛警戒級別過于謹慎,他對此表憂慮,但相信即使在香港爆發,死亡數字也不會如非典般慘重。
     
          有“禽流感獵人”之稱的管軼指出,豬流感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短時間內不可能遏制,而現時幾乎所有地區都出現病例,事態每時每刻都在不斷變化,“若疫情全球爆發香港也不能幸免。”但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方面這次反應迅速,他估計這次豬流感即使在港爆發,也不會像非典般死亡慘重。
     
          香港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授陳基湘更估計,“一旦大流行,由于無人有抗體,可能涉及全球百分之數十的人口會被感染。”不過,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則相信,豬流感不會大規模爆發,而現階段最重要是隔離感染病毒人士,避免病毒擴散。
     
          而香港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則指出,“一旦豬流感演變成流感大流行,威力可大過非典。”他表示,非典冠狀病毒人傳人速度較慢,一人感染后要10天才再傳給另一人;禽流感更偶爾才由禽鳥傳給人,人傳人更為罕見;反而豬流感傳播較快,萬一變成流感大流行,可以極速傳播。
     
          香港學大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則分指,豬流感在墨西哥的殺傷力似乎較高,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病毒透過人傳人,慢慢適應人體,令嚴重性降低。
     
          現時特敏福等抗流感藥對豬流感仍有效,但未能確定流感疫苗對豬流感是否有效果。(中國新聞網)

      
    香港大學管軼主頁(英文)

    相關文章

    武漢病毒所:鄧增欽團隊非洲豬瘟病毒藥物靶點研究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鄧增欽團隊在非洲豬瘟病毒拓撲異構酶的結構解析和催化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Cryo-EMstructuresofAfricanswinefever......

    單次注射基因療法能清除艾滋病病毒

    美國坦普爾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的科學家17日報告稱,基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EBT-001可以安全有效地將SIV(猴免疫缺陷病毒)從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去除。這項臨床前研究是推動人......

    治療2型糖尿病藥物甲福明有助抗老化

    香港大學(港大)20日公布,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甲福明(二甲雙胍)有助抗老化。港大醫學院表示,甲福明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甲福明除了可穩定......

    科學家發現西瓜抗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的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瓜果質量安全監測與控制技術創新團隊發現西瓜抗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的基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分子植物病理》(MolecularPlantPathology)。ClAGO......

    給忙碌的你一本病毒世界“觀光指南”

    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沒有平息,有觀點認為,它或將與流感一樣,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常態疾病。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與它長期共存呢?《給忙碌者的病毒科學》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該書作者王立銘是浙江......

    突變之謎:揭開COVID19快速傳播背后的秘密

    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SARS-CoV-2病毒的一個早期突變(D614G)可能通過改變尖峰蛋白的形狀,提高病毒適應人類宿主的能力,從而促成了它的快速傳播。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為下一代疫苗和抗病毒藥......

    許多人仍未接受丙型肝炎的治療

    悉尼大學領導的一個新項目希望通過鼓勵人們接受新的、治療性很強的治療,來研究如何在澳大利亞消除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一種血液傳播的病毒,是導致肝硬化、癌癥和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療很重要,因為它有助于阻......

    與COVID19相關的破壞性長期財務損失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即使是那些沒有經歷足夠嚴重的癥狀而需要住院治療的人,在感染COVID-19后也更有可能遇到財務困難,如長期的債務和較低的信用評分。COVID-19對一些患者的長期健康影響已受到相當......

    人工智能:防止下一次傳染病全球大流行的秘密武器

    早在2016年,也就是在一場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大流行讓世界陷入停滯的四年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就對人畜共患病敲響了警鐘,將其確定為全球關注的關鍵新興問題。現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約有......

    COVID19疫苗產生的抗體持續時間遠比預期的長

    發表在《BMC傳染病》雜志上的這項研究發現,長COVID-19患者接受COVID-19疫苗后,他們產生了針對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抗體,時間比預期的長。當一個人受到感染時,免疫系統通常會通過制造......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