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的國家戰略,為京津冀區域合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歷史性的拐點。區域協同發展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如何破解京津冀協同發展這道難題?本報從今天起開設“建言京津冀協同發展”專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路徑。
京津冀區域合作盡管歷經30多年,但是一直沒有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京津冀合作乏力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根源:“兩市一省”的格局導致的行政主導型經濟特征成為阻礙區域協同發展的桎梏,“分灶吃飯”的財稅政策激勵各地區追求本區域發展而忽視相互間合作,產業對接存在的障礙和公共服務存在的落差使空間不平衡十分嚴重。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的國家戰略,京津冀區域合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歷史性的拐點。新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具備了共同的基礎。
第一,大范圍的霧霾凸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性。盡管GDP是分區域考核的,但資源環境尤其是大氣環境是共享共有的。京津冀地區出現的大范圍霧霾天氣,凸顯整個京津冀區域城市人口過度集中、機動車增長過快、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化工業比重過高的弊端。生態環境問題的治理凸顯了區域合作的重要意義。
第二,京津冀產業互補是協同發展的客觀基礎。經過多年的產業結構調整,京津冀產業發展從嚴重的雷同向增強互補性轉變。北京作為首都,重點發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其他產業比如制造業、石化、汽車等都可以向外轉移。天津以高端制造業為發展方向,并發揮港口經濟的重要作用。河北立足京津冀分工合作的大局,做好與京津的產業對接和配合,在積極發展制造業的同時夯實生態保障功能。
第三,在市場化改革中打破行政分割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得到廣泛的認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京津冀地方政府治理的改革方向已經成為共識: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減少行政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干預。
那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路徑應當如何選擇呢?筆者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應當在達成學術共識、政策導向共識和行動共識的基礎上有序展開,以頂層設計為關鍵環節,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和共同空間開發為抓手,以產業轉移和對接、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為重點,有序配置,穩步推進。
一是加強京津冀協同發展頂層設計,推進規劃編制和區域協調。編制包含京津冀三地的區域發展規劃,強化規劃約束力;盡快組建京津冀協同發展協調領導機構,構建利益協調長效機制;簽訂省直轄市合作框架協議,規定各方在重點領域的權利和義務,協調和溝通區域合作中的具體事宜。頂層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以最小的行政成本有效解決京津冀區域間協調發展問題。
二是推動交通建設和大氣治理一體化,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綠色空間。加快交通一體化建設進度,啟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突破口,以服務三地為導向加快高速公路、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與對接。加強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共同應對大氣污染,共同保護和利用水資源和清潔能源。
三是優化區域間產業轉移和對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在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地方發展、企業盈利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區域間產業轉移和產業對接。北京目前面臨大城市病的困擾,轉出不適合在北京發展的產業可以為北京覓得新的發展機遇。天津應當在立足港口經濟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高端制造業,參與國際制造業競爭才是天津最終的選擇。河北應當積極承接北京和天津的產業轉移,并著力加強本地產業配套和產業對接的能力。
總之,要穩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真正提高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質量。
——四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對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三地深層次科技合作,推動基礎研究更好地支撐區域重點產業發展,三地科技主管部門共同研究編制了2024年度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
京津冀區域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近日,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萬億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別為10581.4億元、3890.1億元和104......
5月24日,湖南中醫藥大學建校9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首屆湖湘藥理學前沿高峰論壇暨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湖南活動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召開。論壇現場。王昊昊攝來自杭州醫學院、中山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福建......
近日,2023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177項成果獲獎。其中,自然科學獎21項、技術發明獎9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47項。多年來,天津市堅持以創新質量、績效、貢獻為導向,深化科技獎勵改革,引導高質......
為深入實施京蒙協作“科技創新倍增計劃”,深度融入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體系,4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北京簽署深化科技創新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聚焦內蒙古自治區未來產業布......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2024年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記者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北京市將以更大力度推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擦亮“北京服務”品牌,年底前將實施完成7個方面、60項重點任......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按照《關于共同推進京津冀基礎研究的合作協議(2021-2025年)》安排,京津冀三地繼續實施基礎研究合作專項,2024年度將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兩......
記者6日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的《2024年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中提出,將聚焦創新協同、產業協作,圍繞商事制度、監管執法、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全面推進京津冀營商環境優......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天津市東麗經開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方案》要求,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