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改革藥品定價機制應著眼保護企業創新能力。藥品定價應該遵循市場規律,創新藥應該讓企業自主定價,并通過市場調節,國家也應從醫保等政策上給予扶持或傾斜;而對于一些普藥、仿制藥,國家可以實行統一定價。
“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實現全覆蓋后,醫藥市場容量將會擴大,給醫藥企業帶來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具體能擴容多少關鍵在于國家醫保政策。”近日,先聲藥業政策事務部總經理羅興洪表示,目前政府財政投入中能有多大比例給供方尚不明確,企業最有可能的受益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品種。
新醫改方案及近期重點實施方案出臺已一月有余,對醫藥產業發展帶來的利好也有較多的討論和認識,諸如市場擴容、改革藥品加成政策、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第三終端等,但在這些之外仍有一些可能存在的影響值得關注。
創新藥與普藥應分別定價
新醫改方案提出,要通過實行藥品購銷差別加價、設立藥事服務費等措施改革藥品加成政策。“國家肯定要實行購銷差別加價,但具體如何操作尚需明確,比如如何分檔、加價多少等問題。”羅興洪表示,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近3年沒有增加,在此情況下,既要降低醫院在藥品銷售方面的收入,還要維持醫院正常運轉,所以新醫改提出增設藥事服務費,但這些措施能否降低藥價以及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尚待檢驗。
華素制藥處方藥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李宏民曾向記者表示,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對提高國內醫藥企業在醫院市場競爭力的幫助有限,除非國家有意限制高價藥的采購。在羅興洪看來,實行藥品購銷差別加價對提高國內企業在醫院市場競爭能力的幫助也非常有限。要提高國內企業的競爭力,惟一的辦法是對外資企業和國內企業實行相同的待遇。相同的產品,外資企業是什么價格,國內企業也應該是什么價格,如此則雙方有相同的利潤或費用用于市場推廣、學術營銷以及后續研發、人員招聘和培訓等,從而逐步縮小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之間的差距。
藥品定價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不久前,國家發改委曾進行藥品成本調查。據李宏民介紹,由于同一種產品同時調查了多家企業,此次調查應該能得到比較真實的數據。羅興洪告訴記者,這只是摸底調查,是為藥品定價而做的基礎工作,今后可能定期進行,為制定合理的定價政策提供依據。
羅興洪認為,在市場經濟下,藥品定價應該遵循市場規律,創新藥應該讓企業自主定價,并通過市場調節,而對于一些普藥、仿制藥,國家可以實行統一定價。對創新藥而言,從研發、生產到市場推廣,投入的資金非常大,例如先聲藥業的一個抗癌藥從研發到上市銷售共投入數億元,這些成本需要收回,也需要利潤進行后續研發。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企業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就沒有企業愿意將巨額資金投向風險巨大的新藥研發,這不利于我國醫藥產業發展。因此,新藥、首仿藥應該由企業自主定價,國家應從醫保等政策上給予扶持或傾斜。如果企業自主定價定得過高,這些藥品因性價比低而沒有市場,企業會自動下調價格。而且,目前我國有數萬種普藥,如果實行統一定價,是可以滿足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的。
“對新藥和專利藥品逐步實行定價前藥物經濟性評價制度”,是新醫改值得關注的一個措施。羅興洪向記者表示,衛生費用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最近幾年藥品科技創新速度加快和新藥價格攀升,其中一個解決辦法是在藥品價格和補償決策中運用藥品經濟學評價。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鼓勵對新藥進行經濟學評價,以確保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具有臨床療效和成本兩方面的優勢。我國藥物經濟學評價剛起步,從業人員的專業程度有待實踐驗證,藥物經濟學評價對價格制定的影響以及是否科學合理也有待實踐證明。但是,在藥品價格制定以及決定新藥能否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過程中,藥物經濟學評價無疑將會越來越受重視。
推動創新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創新藥不能及時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一直備受詬病,新醫改尤其是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全覆蓋能否改變這一現狀?
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治未病健康中心張永濤博士認為:“創新藥能否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主要取決于創新藥物的療效和國家對創新藥的政策。”雖然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尚未公布,但從一些消息看,其中的獨家品種主要是研發投入較多的品牌藥,這對企業自主創新是一個激勵。如果將國家投入大量新藥研發資金、縮短審批時限等措施看作“推”戰略,那么提高創新藥價格水平、讓創新藥直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中的議價環節、減免新藥銷售所得稅、延長專利保護期等措施便是“拉”戰略,“推”與“拉”結合才能更好地調動企業研發新藥的熱情,從而引導中國醫藥產業駛入良性發展軌道。
羅興洪表示,醫藥企業希望我國能像日本或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創新藥上市一年左右并經臨床驗證沒有什么不良反應,就自動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一方面,可以讓更多患者享受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更關鍵的在于鼓勵醫藥企業自主創新,讓企業在推廣技術創新成果的同時有相應的利潤用于后續研發。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促進醫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新醫改方案提出,嚴格市場準入和藥品注冊審批,大力規范和整頓生產秩序,推動醫藥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醫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藥品生產企業整合。
對此,羅興洪提出了一些建議:一是借助藥品再注冊促進生產企業整合。如果一些企業的藥品沒有通過再注冊,就會被取消生產文號,企業只能關停并轉,其中3年都沒有生產的品種一般不會通過藥品再注冊。二是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對生產不規范以及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的企業進行嚴肅處理。三是完善招標采購制度,讓那些管理不規范、產品質量差的企業無法中標,失去生存空間。四是嚴格醫藥商業企業的市場準入。一些小型批發企業可能因為規模等原因被取消經營執格。五是對于新建生產企業提高準入標準,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六是對一年內沒有任何經營行為、沒有稅收或有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取消生產或銷售批文,將不規范的企業淘汰出局,有利于推動醫藥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醫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此外,一些只生產普藥而沒有創新藥的企業由于利潤較低、沒有特色,在激烈的競爭中可能被自然淘汰。
中國創新藥經歷過去三年多的高速發展,催生了上千家創新藥公司和產出了數千件臨床批件,但總體獲批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創品種依舊是寥寥無幾。疊加全球經濟周期下行、地緣政治、新冠疫情、美元加息和國內醫保政策的......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慧藥學應用服務走進各大醫院。藥品追溯、智能配送……在眾多場景的應用中,智慧藥學能否突破現有格局向更深層次服務進發?隨著新一輪國家醫保現場談判的......
中商情報網訊:受制于時代發展水平的限制,過去我國對藥物研發創新能力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近年年政府發布了一系列對創新藥利好的政策,以推動創新藥企的發展。從臨床、申報上市到落地使用的全流程,多種政策共同發力......
華東醫藥近日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營業收入182億元,凈利潤超過13億元。近幾年國內藥企巨頭均在加速轉型,華東醫藥從仿制走向創新、從國內走到國際,綜合化轉型的成果備受市場矚目。2022年上半年,公......
2022年8月12日,第三屆生物藥質量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佰傲谷主辦,在創新藥國際化元年之際,以“堅守質量高地,劍指國際化”為主題,主要圍繞生物藥質量與法規展開,分享了藥物質量在臨床上的......
標點股份總裁兼米內網總經理/首席研究員張步泳近年來,在三醫聯動系列政策驅動下,院內市場及院外市場均發生深刻的結構變化。在7月13日的2022米思會“米思健策:智見趨勢”主論壇上,標點股份總裁兼米內網總......
近幾年,海外授權藥物開發階段集中,這透露出哪些信號?創新藥出海又催生了哪些新投資機會?讓創新藥出海更有數的實操建議又有哪些?作為醫療行業觀察者,動脈新醫藥對此一直關注。 6月30日,動脈新醫......
或將有望通過醫保加速進院速度,從而上量。2022年醫保目錄調整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根據國家醫保局印發的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工作方案,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間,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
導讀: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兩款中藥創新藥獲批的公告,兩款中藥創新藥分別為用于輕中度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中醫辨證屬濕熱蘊結證治療的虎貞清風膠囊和用于輕中度抑郁癥中醫辨證屬氣郁痰阻、郁火內擾證治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12月11日,由北京藥理學會藥代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友誼醫院承辦,第十一屆北京地區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學術論壇隆重召開,根據防疫要求,會議采取線上直播的方式。此屆論壇以新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