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7部門共同主辦的201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目前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單位,通過實驗求證、實地采訪和專家訪談等形式進行深度解讀,探究傳言背后少為人知的科學真相。
禁止使用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指出,盡管大劑量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但如果用量合適,不會引起毒性,同時又把更毒的細菌抑制了,因此各國都允許在熟食或肉制品里面添加亞硝酸鹽。
隔夜菜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隔夜菜在30度以上的開放環境放置48小時,亞硝酸鹽含量確實會有一定幅度上升,但最終數值都在安全范圍之內;如果放置在冰箱中儲存48小時,亞硝酸鹽含量增長很少。當然,專家也提示綠葉蔬菜在煮熟的四小時內亞硝酸鹽含量不高,所以最好當天吃掉,盡量不吃或少吃隔夜菜。
方便面的油炸面餅是否致癌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鐘凱指出,在谷物類制品中,比較典型的潛在致癌物就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由高淀粉低蛋白類食物(如面粉、土豆等),在高溫下烹調時產生的。也就是說,無論是油炸還是非油炸,只要是高溫加熱,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個物質。當然方便面主要是為了提供方便,并不是一種傳統的健康食品,營養成分較新鮮食品要差得多,從均衡膳食的角度來說,長期大量吃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
速凍水餃中的金葡菌會引起食物中毒
現行冷凍面米制品國家標準確實允許速凍水餃里面檢出一定限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劉秀梅表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空氣、土壤等自然環境中廣泛存在。但速凍水餃的烹飪方式讓這種菌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在攝氏100度條件下5分鐘就可以將其全部殺滅。所以說,在烹制食物時,足夠的溫度和時長是保障安全的關鍵。
新冠病毒不會在食品之間傳播。食品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有可能被污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專家組專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23日在發布會上這樣說。李鳳琴表示,新冠病毒是不會在食......
2020年5月20日-22日,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第四屆色譜網絡研討會"已經圓滿落幕。本次大型網絡研討會歷時三天,分為色譜技術在生物分析和生命科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食品安全在我國廣受關注,也是同分析測試技術密切相關的領域。2020年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向獲獎代表頒獎。食品安全領域......
2020年4月143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135項,代替標準8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94.4%。4月起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12項,地方標準44項,行業標準39項,團體標準29項,國......
3月24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評價性抽檢情況。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甘肅省轄區內食品開展評價性抽檢共2123批次,抽檢合格2105批次,不合格1......
3月26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冷凍飲品和調味品4類食品536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4批次,均為酒類產品。信息顯示,有3批次樣品檢出酒精度......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的測定》代替GB5009.33—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的測定》、NY/T1375—2007《植物產品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的測定離子色譜法......
3月19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糕點、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和飲料5類食品400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5批次,涉及肉制品2批次、蔬菜制品3批次。通報顯示,2批......
3月13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7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4大類食品1021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
2020年3月13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2020年食品條例修訂草案。據草案,新加坡衛生部、新加坡健康促進委員會和新加坡食品局提議,自2021年6月起,禁止進口和使用部分氫化油作為在新加坡出售的所有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