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安全仍有一定脆弱性,客觀上要求通過節能提高能源自給水平和供給保障能力,大力推進節能還可以更好地穩定國際能源價格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第一點就明確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
當前我國重新審視“能源安全”的實質,應當擺脫“安全=加大供應”的理念,即依靠粗放供給滿足過快增長需求的習慣思維,轉變為“安全=效率”,即以科學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的觀念。倡導節能發展模式,全面推廣節能技術、清潔能源技術是解決我國環境與能源安全問題的關鍵手段。
傳統能源安全觀認為,一國能源安全應該包括能源的可獲得性、運輸通道的安全和價格的可接受性三個方面,但新的理論增加了對能效與清潔能源的考量。
目前我國經濟運行能耗過高,單位GDP能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能源結構中化石燃料比重過高。這種能源消費方式造成了高污染、低效率。近年霧霾天氣頻發及范圍不斷擴大,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走節能綠色發展道路,可以緩解我國能源供給壓力。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和進口渠道增加,能源來源多元化取得一定進展,但石油進口仍集中于中東、非洲且多為局勢動蕩地區。在通道安全方面,中國石油海路運輸大多途經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容易受戰爭等因素干擾。我國能源安全仍有一定的脆弱性,這客觀上要求我們加大節能力度,以此提高能源自給水平和供給保障能力。
大力推進節能還可以更好地穩定國際能源價格。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國際石油價格從約10美元/桶攀升到最高147美元/桶,至今居高不下。新世紀以來,我國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增長較快,不少年份能耗增幅快于GDP增速。尤其是2004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19.7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5.2%;原油消費2.9億噸,同比大增16.8%,成為當時國際石油與金融市場炒作的重要“題材”。近年國際能源定價金融化趨勢,使中國因素被不斷放大。抑制我國能源不合理消費,可以更好地引導國際能源市場的價格。
當前隨著頁巖氣和新能源開發快速推進,美國能源自給和節能減排取得重要進展,這使美國在全球節能減排的呼聲增大,并將其逐步融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等國際貿易規則當中。同時,隨著美國對中東、北非石油依賴下降,美國外交與地緣政策變化可能使中東局勢帶來變數,給我國能源供給帶來不確定性,這都需要我國通過減少能耗、大力開發新能源等措施加以應對。
EasyPlus滴定儀在中國測試實驗室中實現嚴格且可重現的安全評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重點關注和投資領域是減少對進口小麥、大米和玉米的依賴。小國的農業生產可能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但相比之下,大國可能會在質......
在第十三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的開幕式之后,一場知識的盛宴隨即展開,多位行業頂尖專家傾情分享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洞見,為與會者帶來了思想啟迪。與此同時,多個精心策劃的主......
甲烷作為一種具有快速升溫效應的溫室氣體,對其排放進行控制是低成本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控制甲烷排放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全球升溫速度,還會帶來減少對流層臭氧濃度、改善空氣質量、預防煤礦事故......
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動首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舉措。為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
6月25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大連海事大學在遼寧大連聯合舉辦主題活動慶祝第十四個“世界海員日”。“世界海員日”由國際海事組織于2010年正式設立,旨在提高公眾對船員工作的認知和認可,同時呼吁各國政府、......
6月20日,OpenAI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IlyaSutskever)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創立了一家新公司——“安全超級智能”(SafeSuperIntelligence,SSI)。值得注意的是......
某些海藻富含有價值的礦物質。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從化石燃料到清潔能源的轉型正席卷全球,勢不可擋。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能源革命中,全球對于制造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等綠色技術所需的新礦物資源的爭奪愈發......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部署和委人事司《關于進一步加強機關司局與委屬單位聯系的意見》要求,加強環資司與國家節能中心的結對合作,6月4日下午,環資司司長劉德春與國家節能中心主任劉瓊共同簽署加強結對合作協議......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普查試點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讀。確定河北、內蒙古、上海、浙江、西藏、青海等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作為試點地區。本次普查定位為試點地區全口徑的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為貫徹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60號),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