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6-27 16:00 原文鏈接: 周生賢出席聯合國環境大會首屆會議

    6月23日至27日,聯合國環境大會首屆會議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內羅畢舉行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率領由環境保護部、外交部和常駐環境署代表處人員組成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參會

      6月23日至27日,聯合國環境大會首屆會議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以下簡稱“環境署”)總部內羅畢舉行。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率領由環境保護部、外交部和常駐環境署代表處人員組成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參會。來自160多個國家、20多個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會議,其中包括90余名部長級官員。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摩納哥阿爾貝二世親王、第68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約翰·阿什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環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就全球環境問題以及科學與政策的聯接向大會做政策報告。

      周生賢針對“可持續發展目標與2015年后發展議程,可持續消費與生產”主題做了專門發言。周生賢指出,貧困和環境問題,究其本質都是發展問題,而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方式、經濟結構、消費模式問題。因此,必須通過推進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來解決。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實踐者,中國是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的國家。2010年至2013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66億減少到8249萬。同時,中國注重統籌兼顧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在貧困地區開展生態補償,通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和補貼,推進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加強貧困地區人力資源培訓,實施生態移民政策,緩解人地矛盾,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2015年后,有關政策應保持連續性,繼續深入推進。

      他強調,構建可持續生產和消費模式是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由之路。中國政府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過去三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9.03%、10.68%,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億噸,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7.8%、9.9%。通過倡導綠色低

      碳生活,適度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正在形成。

      他表示,面對新形勢新問題,中國政府正著力構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四梁八柱,不斷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是以積極探索環保新路為實踐主體,進一步豐富環境保護的理論體系;二是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為龍頭,形成有力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三是以深化生態環保體制改革為契機,建立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組織制度體系;四是堅決向污染宣戰,以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為抓手,構建改善環境質量的工作體系。

      最后,周生賢表示,四梁八柱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中國將繼續學習借鑒各國的先進理念和成熟技術,不斷豐富和完善這一體系。中國愿加強與環境規劃署和世界各國的合作,與國際社會攜手推進可持續生產與消費。希望發達國家率先垂范,改變不合理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同時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資金和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持。

      周生賢的發言兩次獲得全場熱烈掌聲。大會特別評論嘉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主席專門就周生賢發言做了評述指出,中國通過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減少貧困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先進的環保理念,特別是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四梁八柱理念的提出深刻詮釋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為世界樹立了榜樣。他說,生態文明、四梁八柱這些美麗的語言令人感動,它們不應該僅僅屬于中國,應成為世界語言。主席的評述引起全場熱烈掌聲。

      環境署聯合國環境大會前身為環境署理事會。為落實2012年6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20會議)會議成果,201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環境署理事會更名為環境署聯合國環境大會。本次會議為聯合國環境大會首屆會議。

    相關文章

    “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揭牌

    2月15日上午,由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青島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我國首個“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在青島正式揭牌,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同時啟用,標志著聯合國“海洋十年”協作中心在中......

    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啟動

    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3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正式啟動。該挑戰賽旨在以場景創新驅動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解決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和產業......

    生態環境部公布生態環境執法6個典型案例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2022年,各地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公安、檢察機關,扎實開展深入打擊危險廢物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拳打擊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行為。截至2......

    每項最多300萬元,基金委國際合作項目指南發布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達成的共識,將共同資助中外科學家開展合作研究,并特別關注與非洲和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一、項目說明(一)資助領域及申請代碼1.&......

    《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發布

    “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2月13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環節中提到。當天,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

    丹納赫環境業務定名“Veralto”,計劃今年第四季度拆分上市

    華盛頓時間2023年2月8日,丹納赫宣布,VeraltoCorporation將成為丹納赫計劃于2023年第四季度創建的獨立上市公司的名稱。Veralto將由丹納赫環境與應用解決方案(Environm......

    共27項,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名單公布

    中環協〔2023〕4號關于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27個項目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的決定各有關單位: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技術進步獎獎勵辦法(試行)》的規定,經過提......

    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從1950年的0.4%提高到2018年的81.7%小學凈入學率從1949年的20%提高到2018年的99.95%初中階段毛入學率從1949年的3.1%提高到2018年的100.9%高中......

    陳洪松:依托中科院等力量強化湖南農業科技支撐

    “湖南農業多功能性強,但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科技創新與支撐能力仍不足。應充分發揮湖南農業科技資源優勢,在部署岳麓山實驗室強化種業研究的基礎上,產學研緊密結合,依托中國科學院及相關涉農科研機構的科技......

    征集!2024年基金委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云南)指南建議

    云南省科技廳關于征集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云南)指南建議的通知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2024年度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以下簡稱聯合基金)指南征集工作部署,為提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