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評估學術出版物中最新文章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谷歌學術計量(Google Scholar Metrics)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法。根據截至2014年6月中旬谷歌學術搜索中論文的引用情況,谷歌上周發布了2014版學術計量結果。統計數據涵蓋了2009-2013年出版的所有文章。
通過引入h指數、h核心和h中位數三項計量指標,谷歌學術發布了英文、中文、葡萄牙文、德文、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荷蘭文等9種語言的學術期刊排名。
如果一個出版物中,至少有h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h次,這個最大值就是出版物的“h指數”。比如,一個出版物有5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17,9,6,3,2次,它的h指數就是3。“h核心”則是指出版物中被引用次數最多的那h篇論文。以上面的出版物為例,它的h核心就是指分別被引用了17,9,6次的那三篇文章。最后,在出版物的h核心中,文章被引用次數的中位數,如上例中的9,被稱為“h中位數”。h中位數是對文章引用分布的一種測量。
在每個語種的出版物排名中,谷歌學術根據過去五年中出版物的h指數(h5指數)和h中位數(h5中位數)大小羅列了該語種期刊的前100位。用戶也可以通過查看不同研究領域的英文期刊排名。
在這一系列榜單中,最受關注的也許非《英文熱門出版物》榜單莫屬。以下是2014年谷歌學術計量榜《英文熱門出版物》榜的前十名:
1.《自然》(Nature)
《自然》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學期刊之一,目前已成為一份在學術界享有盛譽的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
h5指數:355;h5中位數:495
2.《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是由美國麻省醫學協會出版的同行評審醫學期刊,是目前醫學期刊中影響因子最高的刊物之一。
h5指數:329;h5中位數:495
3.《科學》(Science)
《科學》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內容涵蓋所有學科,是目前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
h5指數:311;h5中位數:431
4.《柳葉刀》(The Lancet)
《柳葉刀》是由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公司發行的同行評審醫學期刊。刊名源于外科用具“柳葉刀”。
h5指數:248;h5中位數:381
5.《細胞》(Cell)
《細胞》是與《自然》和《科學》齊名的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主要發表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進展。
h5指數:223;h5中位數:343
6.《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于1915年創刊,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官方學術周刊。
h5指數:217;h5中位數:280
7.《臨床腫瘤學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臨床腫瘤學雜志》是由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發行的醫學期刊,專注于癌癥相關的醫學研究。
h5指數:205;h5中位數:306
8.《化學評論》(Chemical Reviews)
《化學評論》是1924年起由美國化學會發行的月刊。刊內文章多為特定領域內的綜合性評論。
h5指數:193;h5中位數:339
9.《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評論快報》是由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同行評審期刊,專注于篇幅較短的物理學文章。
h5指數:191;h5中位數:263
10.《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美國化學學會期刊》與1879年創刊至今,由美國化學學會發行。期刊囊括化學范疇的全部領域。
h5指數:190;h5中位數:250
榜單中列出了每個出版物的h5指數和h5中位數。點擊h5指數可以查看完整的h5核心文章和它們的被引用次數。你最關注的期刊,有沒有上榜?
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中國科協、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通知,共同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旨在構建開放協同工作模式,將科學家精神從抽象符號轉化為生動的科學家故事,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
100年前,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科玄論戰”,又稱“科學與人生觀論戰”。2023年2月10日,本報邀請科學史家劉鈍發表署名文章《“科玄論戰”百年祭》,對這一場科學派、玄學派和唯物史觀派......
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仙輝教授團隊的應劍俊特任研究員等人與南京大學孫建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超高壓技術手段,發現元素鈧在高壓下具有高達36K的超導轉變溫度,刷新了元素超導最高轉變溫度紀......
尼日利亞青年普羅斯珀·丹尼亞的獲獎作品《共同愿景》。丹尼亞供圖2022年9月6日,在尼日利亞阿布賈,當地青少年通過網絡視頻與正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行“天宮對話”活動。新華社記者郭駿......
比賽現場廣東省科技廳供圖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王堅王子杰)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12日消息,主題為“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2023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已在廣州舉行。該賽事以“線上+線下”方式,旨在激......
劉嘉麒院士在辦公室。82歲的“火山院士”劉嘉麒,近期在北京市委宣傳部、市科協等部門組織開展的遴選活動中當選為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這是一位非常前衛的爺爺。幾十年前就經常腳踩登山鞋,戴著太陽......
“六一”兒童節到了。電商促銷活動正在進行,“兒童食品”是其中非常暢銷的品類。兒童醬油、嬰幼兒低鈉鹽、兒童營養面條、寶寶山楂條……打著專為兒童研發名義的兒童食品真的都是健康的嗎?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4日上午,中國空間站第四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隨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在東風著陸場交付由中科院牽頭負責的空間應用系統。4日14時左右,部分實驗樣品運抵北京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
5月12日,以“做好硬科普,服務硬科技”為主題的北京市科協決策咨詢沙龍在首創詠園舉辦。本次沙龍由北京市科協主辦,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東城區科協、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
2023年5月10日,第20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22)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開幕,該展覽會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世信會展集團主辦,北京朗普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得到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