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是環境治理工作,但很多資質由住建部門頒發。土壤修復企業面臨很多建筑施工方面的資質要求,這也導致很多人把土壤修復當作一個土石方工程來做
在國外項目中,20%~25%的成本花在場地勘察上,但國內2%~5%都沒有,很多數據都是拍腦袋想出來的。因此,項目中標之后,需要重新進行場地勘察以掌握場地實際污染情況,甚至重新設計處理方案,招標文件中的數據基本不可用
現在行業從前期勘察、設計到施工、驗收等環節都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和檢測方法。對于工程的好壞,究竟誰說了算?以什么標準說了算?都沒有。工程在多少年內能保證質量也沒法說
目前,雖然很多企業躍躍欲試,但市場還處于培育階段,大規模項目涌現的階段還沒有完全到來。城市內項目因為涉及房地產開發,市場規模是可以預期的,但對于農田、礦山等修復還沒有找到一個可持續的長效機制,這方面的市場還需要時間培育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一些地方把土壤修復項目變成了土石方項目,一些項目甚至是包工頭在干活。在他們看來,這比蓋房子簡單多了,蓋房子要挖得很深,還要夯實,這個只要挖出來扔掉就沒事了。土壤污染修復是一個技術項目,但很多地方干成了一個工程項目。”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陽生頗為憂慮。
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重金屬污染防治與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秘書長。據他介紹,2010年之前,全國涉及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企業不超過20家,其中真正具備專業能力、“叫得出名字的”只有5家左右。到了2013年,專委會掌握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300家,而如今有1000多家了。
雖然備受關注和熱捧,但國內土壤修復行業目前的發展急需規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行業準入門檻不清晰。在很多項目招標中,專業土壤修復公司的競爭對手甚至包括土石方公司。由于標準缺失,加之地方政府部門的專業知識有限,各地修復目標值的設立更是五花八門。“如果資質、標準、技術等問題不解決,這個行業不可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劉陽生說。
不同地方 辦法標準不同
建議國家給出一個標準門檻和技術標準的實施參照,地方也會有標準可循
在土壤修復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中節能六合天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懷平對行業存在的問題深有感觸。“我們在不同的地方參加招標,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辦法和標準。因為沒有統一的、可供參考的標準,用戶寫招標文件的時候很迷茫,不知道怎樣才能算合格。”她說:“如果國家能有這方面的資質要求,給出一個標準門檻和技術標準的實施參照,地方也會有標準可循。”
在我國西南地區,有很多重金屬礦山,經年累月的開采給當地土壤埋下了隱患,但這些隱患還沒有引起當地足夠的重視。困擾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副總工程師陳倩的一個問題就是,當地很多政府部門、企業、專家對場地調查評估和修復的認識不夠,甚至基本的流程概念都沒有。
“很多時候,說是他們評審我,實際上我要去給他們講為什么要這樣做,推動起來很困難,覺得特別吃力。而且,他們總覺得我就是想多賺點錢,讓我覺得特別無語。”陳倩說,我國西部地區的生態脆弱而且不易修復,這方面更應該得到重視。
對于門檻問題,湖南凱天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曉誠也頗感無奈,“可以說,每個縣對門檻的要求都不一樣。”
技術門檻變市政施工門檻
門檻不清晰,導致競爭混亂,土石方企業也來參加土壤修復項目招標
由于多種原因,雖然土壤修復行業做的是一項環境治理工作,但很多資質是由住建部門頒發的。這樣一來,一方面,土壤修復企業面臨很多建筑施工方面的資質要求,如施工許可證完全是按照蓋房子的要求來設定的,要具備高空作業安全證,配備相應的電焊工,對腳手架搭建也有要求。
“這不就是蓋房子嗎?我們搞環保的企業有多少機會需要爬高?”青島新天地環境保護工程有限公司的白星廣說:“這也導致很多人把土壤修復當作一個建筑工程來做。而且,在外行人看來,土壤修復、污染場地治理等工程表面看起來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土石方工程。但隱藏在后面的大量工作是看不到的,事實上那些才是土壤修復的靈魂。
劉陽生說:“土壤修復行業的門檻應該是技術門檻,但現在變成了一個市政施工門檻,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正因如此,一些土壤修復項目招標中也出現了很多土建公司的身影。因為市政工程方面的資質他們都具備,甚至比專業的土壤修復公司資質還要全、等級還要高。
“現在,逼著我們把市政資質都拿到手了,因為沒有資質,很多項目就沒有進門的資格。”周曉誠也在強調規范門檻的重要性,要弄清楚治理項目的核心在哪里,要把治理推到前面去,而不能當作土石方工程來做。
北京建工環境修復有限責任公司的甘平博士認為,現有的不管市政工程還是環境工程資質,對于土壤修復來說,都不能很好地體現企業的技術能力。由行業協會牽頭,從行業的特征方面提出一個比較合適的資質,設置一定的技術門檻,是規范行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如果沒有基本的入門門檻,在涉及一些大項目,特別是關系到致癌污染物處理的項目時,可能最后會被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做了,就會造成很大隱患,國外也有這方面的前車之鑒。”
招標文件中的數據不可靠
前期場地勘察沒有得到重視,企業中標之后要重新勘察
讓土壤修復企業苦惱的,不僅是競爭無序,還有招標文件中不靠譜的數據。
老話常講,最怕的就是動土,因為不可預見的因素太多。所以,土壤修復時的前期勘察和場地調研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分析、看清病癥之后,才能對癥下藥。
但據多位土壤修復企業負責人介紹,項目中標之后,他們首先就是要重新進行場地勘察以掌握場地實際污染情況,甚至重新設計處理方案,招標文件中的數據基本不可用。
“在國外項目中,20%~25%的成本花在場地勘察上,但國內2%~5%都沒有,很多數據都是拍腦袋想出來的。”劉陽生的話一針見血。
在土壤污染備受關注的今天,相關方的急切心態也顯露出來,他們希望土壤污染修復能夠立刻開展,迅速見效。但土壤修復偏偏是個“慢工出細活”的行業。前期進行地勘、風評等摸清場地污染源需要大量時間,有時還要考慮季節、氣候等原因。很多時候,這些都被忽略了。打開污染場地就相當于拉開拉鏈,如果看到的問題跟之前數據反映的不一樣,企業就沒法按照原來涉及的工程方案進行實施,需要重調查土壤污染的分布狀況。
污染場地調查評估與傳統的地質勘察有何不同?專家表示,污染場地調查評估是一個涉及多學科的專業,不僅有地質條件,還有水文、環評等。陳倩表示,污染場地調查中使用的物探、鉆探等方法也與傳統的地質勘查有所不同,目的就是要減少對污染的擾動。
現在,國內從事勘察工作的單位和專家正在為提高自身水平努力。今年3月14日,北京市環境巖土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揭牌。環境巖土工程是環境工程和巖土工程的新興交叉學科,最早由美國在1986年提出。2000年左右,環境巖土的概念被引入我國。
“土壤修復怎么做?土壤的骨架、水和土壤之間的關系如何?污染物的遷移和發展有什么規律?從背景值、現狀到未來趨勢,都要研究,要通過地質環境、水文地質背景建立模型,才能夠搞清楚。把這第一階段診斷做好了,接下來怎么治病也就清楚了。”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宏聲說。
他所在的單位正在參與編制北京市的地方規范——污染場地勘察規范。有了明確的標準規范,有助于更加準確地勘察分析場地污染情況,從而為下一步治理提供依據。
呼吁引入環境監理全程指導
從項目立項到最后驗收,并對項目進行后期評價和監測
經過問診把脈開藥方,要治好病,還需要規范合理的治療過程。如何保證治療手段得到了有效實施?環境監理被寄予厚望。
郭懷平說:“環境監理非常重要,我們希望有專業人士來指導這個新興行業快速走向正軌。最好從項目立項開始,一直到最后驗收,都有環境監理存在。在驗收之后,還能對項目進行后期評價和監測,看這個項目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這樣也能為企業提供借鑒。”
這也代表了很多企業的心聲。據周曉誠介紹,現在湖南的每一個項目都必須有環境監理。也就是說,項目實施中要有兩個監理公司,市政監理和環境監理,一個歸口到建設部門,一個歸口到環保部門。在敏感的石門項目中,凱天公司對現場實施了封閉管理,只有監理公司都在場,他們才開工。
他律的同時,自律同樣重要。對于“十一五”脫硫過程中的不正當競爭,業內人士至今心有余悸。因此,有企業負責人提出,環境監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企業要自律,避免陷入低質、低價競爭的漩渦。否則,就相當于給整個產業帶來風險,最終會殃及行業內的企業。
中節能六合天融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昕竑呼吁大家攜起手來,在行業內競合,這樣才能把整個行業的蛋糕做大。蛋糕做大了,每個企業份額不管多少都會受益。同時,這也可以增強行業整體的議價能力,而不至于把土壤修復行業不停地跟土石方工程對比,這樣不僅降低了行業的技術含量,也增加了中國的環境風險。
急需商業模式示范工程
形成的商業模式越好,產業發展就越好,通過示范工程讓外界認識這個行業
在很多人看來,土壤污染修復是環保行業的一塊大蛋糕。如何將愿景變為現實?商業模式問題很關鍵。
土壤污染修復不僅耗時,而且耗資巨大,單靠政府配套資金遠遠不夠,這就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商業模式。
在甘平看來,雖然很多企業躍躍欲試,但目前的市場還處于培育階段,大規模項目涌現的階段還沒有完全到來。城市內項目因為涉及房地產開發,市場規模是可以預期的,但對于農田、礦山等修復還沒有找到一個可持續的長效機制,這方面的市場還需要時間培育。
王昕竑認為,形成的商業模式越好,產業發展就越好,起步就越快。如果真正找到了一個適應行業發展的商業模式,市場空間肯定相當廣闊;如果找不到,資金進不來或是資金使用不順暢,這個行業發展可能還需要摸索一段時間。
醞釀兩年已久的行業創新技術聯盟一直沒有成立,對工程質量的擔心是原因之一。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滕建禮表示,現在這個行業從前期勘察、設計到施工、驗收等環節都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和檢測方法。“對于工程的好壞,究竟誰說了算?以什么標準說了算?都沒有,工程在多少年能保證質量也沒法說。”
據滕建禮介紹,相比水、大氣的治理,土壤修復行業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和艱巨。“原來國家不是特別重視,但現在將其作為重點工作來開展,技術儲備不足、標準不夠等問題都暴露出來。市場突然放開,一些企業魚目混珠地進來,給行業發展埋下了隱患。”
對此,劉陽生希望能夠通過示范工程來向外界展示行業發展情況。所謂示范工程,要滿足幾點要求:首先,入選的項目要具有代表性;其次,采用的技術要有代表性;第三,做示范工程的過程要做到全程公開透明。
“成本如何、教訓和成功之處在哪里、結果怎樣等都要公開,這樣才有助于示范工程在全國的推廣。現在,我們很多示范工程做成了企業或地方政府的賺錢工程,這是錯誤的。”劉陽生強調,示范工程是一個完整的、能夠說明白的東西,不是黑匣子。
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高校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為適應新發展格局下的科學知識生產模式和技術創新規律,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秉承“守正創新、卓越求實”的院風,沿襲深厚的電力系統研究傳統,充分發揮在......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促進國際(地區)合作交流和人才培養,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現公開發布2023年第1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告。一、定位、資助范......
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而重金屬元素可伴隨食物和可吸入顆粒等方式進入人類和動物體內,對生命構成危害。跳蟲是普遍存在的城市土壤動物,其群落對環境污染反應靈敏,常被用作研究重金屬污染對土壤......
2月17日,廣西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全面鋪開工作啟動儀式在容縣舉行。按照國家2023—2024年全面鋪開、2025年完成成果上報的總體要求,預計全區要完成10萬個土壤表層樣點調查采樣,今年要完成70%以......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發布《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征集活動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征集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公告》全文及條件要求等,可登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專題頁面(ht......
春早人更勤,奮進正當時。“正月十五元宵節后,我們團隊將兵分三路分別去陜北油田采油區、紅堿淖湖區和鹽堿地治理示范項目試區再次觀測、取樣,團隊成員黃明剛正月初十已前往油田現場,而于烽、郭彥釗、齊飛等年輕的......
濱海濕地的藍碳功能和增碳潛力已成為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長期解決方案之一,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基于自然的重要解決方案。濱海濕地也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溫升高、降水變異、大氣氮沉降等環境變化決定濱......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鐵礦物。有研究強調碳鐵耦合對土壤有機碳長期儲存和穩定的重要性,而由于碳鐵復合物難以從土壤中分離,其對土壤有機碳的保護機制認識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吳金水研究團隊以2線......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鐵礦物,大量研究強調了碳鐵耦合對土壤有機碳長期儲存和穩定的重要性,但由于碳鐵復合物難以從土壤中分離,其對土壤有機碳的保護機制認識尚未深入。為此,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吳金水研究......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監測技術研究所在秸稈和工程菌降低中國三種地帶性土壤外源銅移動性的時間效應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Pedosphere。石含之博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杜瑞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