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IMS Health),專門為醫藥健康產業提供專業信息和戰略。該公司的分析人員認為,2015年抗癌藥銷售額將增長到754.93億美元,與2009年相比增長40%。
然而科研的最終目的是,找到治療癌癥的有效藥,根據瑞士抗癌協會(Krebsliga)的數字,每三個人中就會有一個受到癌癥的威脅。
“瑞士抗癌協會是一個非營利單位,他們的目的也與制藥中心一致,該組織的最大問題是,缺乏資金,”瑞士抗癌研究聯盟(SAKK)的BeatThürlimann這樣說:“工業范疇對于研發抗癌藥物的投資比學術機構多30倍。”
制藥大王羅氏,50年前研究出了第一個癌癥分子,現在它是世界范圍內第三大抗癌藥物生產商,10種最暢銷的抗癌藥物中的5種,來自羅氏。羅氏控制著藥物市場的三分之一。
腫瘤藥物占其中的50%以上,2012年羅氏投資85億瑞郎用于科研和發展。相當于其銷售額的19%。
羅氏腫瘤部負責人StefanFrings表示:“每年的科研投資必須能研發出最新的暢銷藥物,這樣才能有收益進行更多的科研。”
傳統的癌癥治療,如放療和化療,占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患者、政府、醫生和制藥業的夢想是:增加更有效、副作用少、因人而異的治療方法。這就需要對腫瘤學更深度的了解。
這樣的藥物雖然需要很多資金,但是療效顯著。諾華2011年得到了生產格列衛(Glivec)的許可,該藥物當時被予以眾望,而今天它失去了部分光芒。
對于抗癌藥物的科研來說,ZL的喪失、嚴格化的制度和政府拒絕承擔費用,都是嚴峻的挑戰,這也是為什么大范圍內推廣的困難所在。
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的Frings認為,制藥業應該嘗試研發或者購買ZL,并在這方面開展革新,開發暢銷新藥。
個性化治療是指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療。
重要的分子研究得出這樣的重要認知:沒有同樣形式的癌癥。癌癥并不是一種獨一無二、能夠清晰描述的疾病,而是一種擁有250種類型的疾病,人身體的所有器官都有可能受到癌癥的侵襲,癌癥的癥狀各式各樣。
無論是乳腺癌、肺癌、肝癌、腸癌還是皮膚癌,所有癌癥都由基因病變引發。
基因科研的進步,令人能夠更好地了解基因對于癌癥的影響。
引發癌癥的基因名單尚不完善,因此世界各地的科學工作者們都在致力于從事“癌癥基因組”項目的研究。以找出癌癥的引發原因。
這一國際科研項目的目標是,找出引發50種最常見癌癥的原因。
倘若沒有ZL保護制度,那么藥物開發商們則會失去興趣,Thürlimann對瑞士資訊這樣表示,研發藥物有時候得不償失,這是因為ZL馬上到期了或者市場不夠大。
對于瑞士抗癌研究聯盟來說,目標不在于發明什么靈丹妙藥,而是找出對患者最有利的治療方案。該聯盟每年1200萬瑞郎資金中用于臨床調查的40%,來自官方機構,30%來自補貼,另外30%來自工業范疇。
但是Thürlimann認為:“癌癥患者的噩夢是,那些有療效的藥物,非常昂貴,沒有人愿意報銷這筆費用,”他說:“藥物的價格不應該只與療效掛鉤。我們可以嘗試一下,短療程內小劑量用藥的效果如何。”
250種癌癥
當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呼吁發起“抗癌戰爭”的時候,人們相信,醫學上的科研一定能在10年內戰勝這一病癥,但是實際情況卻復雜得多。
瑞士40%的醫藥研究用于癌癥科研。科研重點在心血管、免疫系統和大腦疾病的研究上。癌癥依然是一個難以破解的病癥,目前發現了250種癌癥的類型,而引發癌癥的機制至今依然是個迷。而且每一種癌癥類型,都需要不一樣的觀察角度。
Frings說,因為癌細胞可以滲透到人的身體中,因此它們也帶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它們可以逃跑;可以變異;可以分散;可以生長及產生抗體。所以癌癥科研的進展非常緩慢,幾年之內可能也就邁出一小步。
醫藥領域年內首只新股來了。根據安排,賽分科技(688758)將于1月10日正式上市,上市板塊為科創板,此次發行價格為4.32元/股,對應發行后市值約為17.99億元。本次發行市盈率為39.09倍。公司......
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維韋克·穆爾蒂3日警告說,飲酒與癌癥之間有直接關聯,會增加至少7種癌癥發生風險,應提高人們對飲酒危害的認識。穆爾蒂當天發布關于酒精與患癌風險的建議,包括在含酒精飲品的標簽上標注致癌風......
葉酸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維生素。由于不能自身合成,人們主要通過飲食攝入葉酸。有效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精準調控作物葉酸代謝通路,是農業前沿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2024年9月,我國科研團隊在上述問題上取得突......
“盾構機”是隧道挖掘的關鍵設備,曾被國外壟斷多年,每臺的美元售價曾達到以“億”為單位計算的級別。多年來,我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持續攻關,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術,成功造出了國產盾構機,售價也降到了每臺不到......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工程網站近日報道,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研制出一種超薄且超銳利的微針。這款微針能夠將基于基因療法的治療藥物精準遞送到耳蝸內無法觸及的區域,......
2024年12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學2024年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工作會議在南校園生命科學樓1號樓124國際廳召開。邰忠智副校長,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赫運濤處長,學校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于發布《藥物臨床試驗樣本量估計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4年第54號)為指導申辦者在藥物臨床研發過程中進行科學合理的樣本量估計,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藥物臨床試驗樣本量估計指導......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繼穩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臨港實驗室、西藏大學、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等的科研人員,在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上發表了題為《控制多單......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有哪些熱點?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呈現怎樣的特點?12月12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2024年會,為這些問題提供了答案。本次年會以“人工智能助力科研范式變革(AIf......
癌癥作為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一直是人類亟待攻克的難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杜鵬教授和團隊,提出利用植物中的一種蛋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從而實現對惡性腫瘤的廣譜抗性。這種跨物種基因工程技術,為人類治療......
扫码下载分析测试百科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