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7-16 14:11 原文鏈接: 新一輪石油危機爆發幾率分析中國應當警惕

      在當前,過度的炒作伊拉克的混亂將造成嚴重石油危機是沒有意義的,也是沒有現實證據做支撐的,石油價格只會在小幅度范圍內進行波動。當然,這不意味著中國這樣的對石油進口有著高度依存的國家不需要警惕,畢竟,一旦真的爆發“石油危機”,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中國,其次是歐洲,因為中東石油出口占到了中國和歐洲每日石油消費比例的30%和43.3%。相比之下,美國所占的比例只有6.5%。這就意味著,如果一旦出現石油危機,將從客觀上有利于美國打壓中國和歐洲的經濟發展,幫助美國奪回已雄風不再的經濟霸權。這個原因才是筆者唯一擔心的可能催生石油危機的原因。這一論述對理論界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石油危機”這個詞就如惡魔般,讓國際市場充滿了忌憚和恐懼。之后的近四十年的時間里,國際原油價格在波動中一路喧囂直上,一度達到了08年7月14日時147.27美元/桶的歷史最高點。隨著石油價格的高漲,各國的經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沖擊,尤其是對石油進口依存度較高的國家,其國內的能源成本(安全)、通貨膨脹和社會動蕩也隨著石油價格的波動而起伏。

      在眾多影響石油價格的因素中,主要產油地海灣區域的穩定與否,一直是國際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當前,隨著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勢力的崛起和建國,伊拉克全面內戰的陰云驟然聚集在伊拉克的上空,這就不免讓國際社會憂心忡忡,人們擔心當前的局勢是否會引發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世界性石油危機。

      不過,在筆者看來,雖然當前伊拉克的局勢錯綜復雜,對石油產業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新一輪石油危機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有五個原因:

      第一、伊拉克石油生產受影響的部分有限。從南部區域來看,伊拉克南部的產油區至今仍然處于政府軍的保護之下,有不確定的消息還宣稱,伊朗也派出了革命衛隊的精銳圣戰旅進駐了伊拉克的重要區域,這就保證了南部產油區的每日近280萬桶的出口量,此外,由于馬利基政府現在急需資金的支持,這必將迫使什葉派政府加速剩余產能的開發,這也將從客觀上抵消沖突對石油產量所造成的影響。

      從北部區域來看,北部區域由于得到了庫爾德人的保護,產油量也未受過多的影響,同時,庫爾德人獨立趨勢加劇,一旦成為事實,庫爾德人便無需再與什葉派中央政府商議任何分成協議,在巨額的石油利益的驅動下,北部區域的油田開發,包括基爾庫克,都將得到跨越式的加速,當前12萬桶的日產量到年底時,很有可能會突破20萬。唯一受影響比較大的區域是戰爭正在進行的西北部區域,這塊區域的日產能已由原先的65萬桶降低到了現在的約40萬桶。總的來看,伊拉克石油生產受影響的區域有限,還不足以對世界石油供應鏈產生太大的影響。

      第二、國際新油源的填補,以及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比重的下降。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勘探的進行,中東區域外的新油區正在被不斷的發掘出來,中東的世界能源中心的地位搖搖欲墜:“由于油砂和超重油的勘探開發,加拿大和委內瑞拉的石油可采量增加了3300億桶”、“初步預計美國頁巖油的儲量將達到萬億桶”、“預計到2020年前后,美洲將成為新的石油生產中心”。

      除此之外,在南中國海也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被發現,其儲藏量僅次于于波斯灣。這些新油區的出現,都極大的降低了石油峰值理論催生的盲目恐慌,而新油區的新產能也可以有效的緩解中東混亂所造成的“石油荒”,降低了中東危機給石油生產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如此,隨著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不斷下降(2010年為81%,到2035年將降至75%),石油生產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也將逐步降低。這些因素都使得伊拉克危機所造成的石油產量減小的問題,難以對世界能源生產鏈產生太大的影響。

      第三、國際市場對危機的反應趨于成熟。2003年以后,國際原油價格從30美元/桶開始一路飆升,一直上揚到了2008年7月14日的歷史最高點147.27美元/桶,這個過程中,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包括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印尼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社會動蕩。

      但正是這個過程,讓一些主要國家開始意識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開始推進能源多元化的發展,以及新能源的開發,進而降低傳統能源問題所可能帶來的風險。此外,國際投資者在能源期貨市場的投資也變得更加的謹慎小心,心態也更加穩定。這些因素都讓國際市場對危機的反應趨于成熟,從而降低伊拉克危機所可能帶來的沖擊。

      第四、國際原油需求的增長趨勢降低。事實上,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快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國家,其中中國和印度占據了世界凈增長的主要份額。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以及工業發展中能耗的降低,中國對于石油的需求度也會逐步下降,這就使得一些石油生產國很有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而這些過剩的產能也將可以有效填補上伊拉克危機所造成的原油出口減少的那部分份額。

      第五、“石油危機”的最大推手其實不是產油區的“不穩定”。石油危機是由于供不應求,還是因為華爾街的暗箱操作呢?這是一個長期以來一直備受爭議的問題,筆者無意在本文進行過多的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是,自20世紀80年代紐約、倫敦兩大期貨交易所成立后,歐佩克便已經不再完全掌握世界石油價格的定價權,英美四大石油公司和一些金融機構開始對國際原油價格的漲落有了直接的影響力。

      對比2003年以后的石油價格不難發現,伊拉克戰爭爆發后,布倫特原油價格也只從03年的平均28.85美元/桶增長到了04年的38.3美元/桶,上漲幅度約為32%。但07年到08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卻由72.7上漲到了97.64,上漲幅度達到了34%,其中2008年7月14日,更是達到了歷史最高點147.27美元/桶,而這期間,中東雖然不平靜,但也遠沒有伊拉克戰爭時混亂。“石油危機”背后的最大推手,恐怕并非產油區的“戰爭”和“沖突”,而是國際財閥的投機和暗箱操作。

      簡而言之,在當前,過度的炒作伊拉克的混亂將造成嚴重石油危機是沒有意義的,也是沒有現實證據做支撐的,石油價格只會在小幅度范圍內進行波動。當然,這不意味著中國這樣的對石油進口有著高度依存的國家不需要警惕,畢竟,一旦真的爆發“石油危機”,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中國,其次是歐洲,因為中東石油出口占到了中國和歐洲每日石油消費比例的30%和43.3%。

      相比之下,美國所占的比例只有6.5%。這就意味著,如果一旦出現石油危機,將從客觀上有利于美國打壓中國和歐洲的經濟發展,幫助美國奪回已雄風不再的經濟霸權。這個原因才是筆者唯一擔心的可能催生石油危機的原因。

    相關文章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志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

    第三代甲醇制烯烴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能源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驅動力,在中國,能源安全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更是日益凸顯。中國富煤、貧油、少氣,想要擺脫受制于人的境地,很多人將希望寄托于煤化工的發展。11月9日,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

    這些因素影響沉淀瓊脂擴散

    瓊脂擴散試驗包括瓊脂雙向單擴散試驗和瓊脂雙向雙擴散試驗,后者是最常用的瓊脂擴散試驗,一般用于抗體或抗原的定性檢測,其原理是可溶性抗原與相應的抗體(抗血清)在瓊脂凝膠中向四周自由擴散,如果抗原和抗體相對......

    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有哪些?

    新能源車型的電池是一臺車的核心。但是電池的材料有哪些呢?電氣化交通浪潮的興起,影響的不僅是松下、GS湯淺等電池供應商,也波及到了電池材料供應商,得意者有之,失意者也不在少數。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新能源......

    “十四五”儲能產業展望:新基建將拉動儲能產業增長

    4月8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十四五”時期我國儲能產業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展望》),認為我國儲能產業已經步入商業化初期,“十四五”期間將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

    湘潭大學研究團隊提高能源系統“智能化”

    能源系統是巨復雜系統,智能運行、能源互聯與多能協同是當前能源系統研究的重要前沿。與常規能源系統各類能源獨立運行相比,綜合多能源系統包含氣、電、冷、熱、蓄、新能源等協調互濟,梯級應用,系統的復雜性遠高于......

    國自然與美基金委“食品、能源、水”關聯合作項目指南補充

    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食品、能源、水”系統關聯合作研究項目指南的補充說明由于2020年度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代碼調整,現將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

    切實抓好煤炭兜底保障進一步向資源富集地區集中

    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深入推進煤炭結構性去產能,組織實施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分類處置,關閉退出落后煤礦450處以上。淘汰關停2000萬千瓦煤電機組,超額完成去產能任......

    中科院與陜西省攜手共建打造我國能源新體系“實驗田”

    近年來,陜西時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在推動兗礦榆林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建設,這是以高溫費托合成技術為核心的生產高端化工品為主的煤炭清潔利用項目,在其推進過程中,該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董滿祥越......

    謝克昌: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