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7-25 10:55 原文鏈接: 山東上半年減排見成效

      環境保護部污染減排核查組近日對山東省2014年上半年污染減排工作部署、減排政策措施落實和重點減排項目進展情況進行核查,對濱州、德州兩市的重點減排企業進行了現場核查。

      截至目前,山東省全年計劃實施的5478個減排項目已建成3041個,17個城市SO2、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改善了10.8%、6.6%和14.4%,省控重點污染河流可比斷面COD和氨氮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5.5%和23.2%。

      核查組對山東省污染減排工作給予了肯定,同時指出在電力脫硝和除塵改造、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燃煤小鍋爐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希望山東省各級環保部門繼續加大減排力度,堅定不移地實現“十二五”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

      對于核查組指出的問題,山東省副省長鄧向陽當即表態,對照問題,進一步摸清底數,分門別類逐一整改。一是對違規違法特別是環保設施不全的企業,該關停的堅決關停,該取締的堅決取締;二是對有條件的企業督促開展污染治理,落實區域限批等措施;三是對環保工作做得好的企業,進一步規范污染治理;同時,把黃標車淘汰工作作為一號任務,確保年底前完成淘汰目標。各級環保部門要下猛料、出狠手,不爭表面榮譽,只求扎扎實實的環境質量的改善和生態環境保護成果。

      ■鑄牢政治保障

      □把年度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

      今年以來,圍繞污染減排和環保工作,山東省委、省政府頻出實招。

      山東省委提出,將生態環境質量逐年改善作為區域發展的約束性要求,這實際上是在時間上劃定了紅線。

      山東省組織對17市2013年度減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未按期完成任務的青島、萊蕪和濱州等3個設區市和減排工作存在突出問題的煙臺龍口市實行了區域限批。

      山東省委組織部調整優化了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在1000分的總分值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分值提高至150分,增設了PM2.5考核指標,把年度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

      山東省還相繼建立了包括信息公開、干部升遷、發展項目等5項剛性機制。

      今年第一季度,山東省對上年度空氣質量未達到二級標準、且今年第一季度同比惡化的9個市,實施了涉氣建設項目從嚴審批。

      ■實施重點突破

      □抓好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山東省始終把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作為推進污染減排的根本舉措,堅持多管齊下,整體推動。

      今年上半年,山東省通過實施外電入魯戰略,累計實現省外購電248.38億千瓦時,減少煤炭消費1139.4萬噸,減排SO2兩萬噸、NOx1.5萬噸。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利用,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06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0.4%。山東省逐一將淘汰落后目標任務明確落實到13個市11個行業的63戶企業。今年,山東省級環保部門已暫緩、拒批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23個。

      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對985萬千瓦燃煤機組實施了脫硫改造,2097萬千瓦燃煤機組、36條水泥生產線建成了脫硝設施,拆除了140個燃煤機組脫硫煙氣旁路。

      在流域治污方面,突出抓好南水北調沿線水質保障,扎實開展小清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體系。山東省還優化調整省控河流斷面,將污染較重、影響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和近岸海域水質、易發生污染糾紛以及國家規劃考核的16個河流斷面補充列為省控斷面。

      ■創新機制體制

      □發揮環保標準倒逼作用,建立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

      山東省發布實施了《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等6項地方標準,利用8年時間、分4個階段逐步加嚴,以此倒逼行業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

      按照“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山東省探索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明確提出“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的市,由省級向市級補償,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惡化的市,由市級向省級補償,生態補償資金系數為20萬元/(微克/立方米)”。今年第一季度,全省17市均不同程度地實現同比改善,省級財政共計發放生態補償資金7029萬元。

      為進一步完善監測執法體制,山東省全面推廣環境空氣監測站“轉讓-經營”(TO)模式改革。探索建立環保、公安等部門聯勤聯動執法工作機制。去年以來,全省環保部門共對1541件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查處,公安機關共偵辦污染環境刑事案件233起,查處治安案件62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96人。

      山東省還強化資金價格的引導作用。今年以來,省級財政投入治污減排資金 32.18億元,用于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電力環保電價考核等多個方面。

    相關文章

    叒成立一家!億元生態環境集團將成各省標配?

    10月13日,浙江生態環境集團總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集團總部項目正式落戶余杭區。這也標志著浙江省級生態環境集團正式亮相。企查查顯示,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9月26日剛剛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

    通報!7起虛假檢測報告案,工廠安全,電纜安全堪憂!

    為保持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從嚴懲處的高壓態勢,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省生態環境廳整理了第六批14起涉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未按照規定貯存危險廢物、在線監測設備不正常運行、非法處置危險廢......

    傳統化工產業園如何實現綠色蝶變?

    山東省寧陽化工產業園是首批省級化工園區,現有化工企業30家。近年來,寧陽經濟開發區聚焦培育高端化工這一首位產業,以化工產業園為載體,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增創發展新動能,走出一條傳統......

    重要里程碑!丹納赫完成Veralto拆分

    美國時間9月30日,丹納赫宣布已完成了其環境與應用解決方案部門的拆分,成立獨立上市公司Veralto。Veralto于2023年10月2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交易,交易代碼為"VLTO&qu......

    “海洋移動信息網絡理論與關鍵技術”專項項目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的實施和“智慧海洋”工程的推進,海洋活動愈發頻繁,海洋業務種類愈發多樣,對高效、穩定、可靠的信息交互需求也愈發迫切。然而,海洋基礎通信設施非常有限、海洋氣象狀況多變、海水影響機理復雜,......

    聚焦樣品制備前沿,助力檢測事業前行

    ——中國化學會第24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樣品制備分會成功舉辦10月9日下午,中國化學會第24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的樣品制備分會場報告,多位學者圍繞食品、制藥、環境、生命科學等應用,分享了樣品制備方面最......

    城市環境所在塑料際抗生素抗性健康風險及驅動機制方面獲進展

    微塑料在環境中無處不在。有報道證明微塑料能夠作為微生物的載體,促進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定殖和傳播,從而對生態系統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近年來,對于環境水體塑料際ARGs的報道集中于微塑料......

    公開征求《固定式碘化鈉γ譜儀連續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意見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規范輻射環境監測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固定式碘化鈉γ譜儀連續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周亮: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將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9月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周亮在2023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保險業要堅定不移的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綠色金融,處......

    450萬!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采購高分辨液質聯用儀

          項目概況浙江省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能力提升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政府采購云平臺(https://www.zcygov......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