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7-28 17:12 原文鏈接: “煤制氣產業發展利弊”研討會在京舉行

       “煤制氣生產過程水資源消耗量較大,約需要7噸水/立方米。目前我國煤制氣項目多在西北干旱、環境敏感區域,將成為水資源和環境難以承受之重。”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煤制氣產業發展利弊”研討會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說。

      我國貧油少氣富煤,當前城市大氣污染嚴重,對天然氣等較清潔能源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近年來煤炭價格下滑嚴重,于是產煤區紛紛上馬煤制氣項目。

      據統計,目前我國約有50個煤制氣項目,其中實際建設項目5個(部分已投產),正在做前期工作的16個,計劃中的18個,2013年新簽約的11個;預計產業規模為2250億立方米/年,其中已投產的27.05億立方米/年,計劃建設項目規模為已投產和建設中規模的12倍;國家能源局初步確定2020年煤制氣產量目標為500億立方米/年,而煤制氣產業當前計劃總量規模是其4.5倍。

      從項目分布看,所有統計的50個已有或在建、計劃中煤制氣項目,有46個分布在西北地區,即新疆25個、內蒙古19個、寧夏和甘肅各1個。截至今年6月,全國煤制氣計劃產能2250億立方米/年中,有72.4%來自這些有較高風險甚至極高風險的水資源緊張地區。

      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為例,目前鄂爾多斯市共承接了總計436億立方米/年煤制氣項目,這些項目預計將消耗年3億立方米的水資源。

      “我認為水安全比能源安全形勢更重要、更緊迫。能源是戰略資源,水是生命之源。”李俊峰強調,從水安全角度來說,煤制氣必然受到巨大的制約。

      據清華大學研究顯示,以在內蒙古建設、供應北京替代燃煤電廠的40億立方米/年的煤制氣項目為例,北京會因此減少894萬噸的煤炭消費,而內蒙古將增加約1203萬噸的煤炭消費。

      華南理工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院長錢宇表示,煤制氣效率僅55%,是比較低的,有很多能量損失。從國家層面來說,煤炭消耗量將會大幅增加。

      錢宇說,在城市用煤制氣供熱比直接燃煤供熱,可減少98%的霧霾污染物排放,降低霧霾效果顯著,但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直線上升。

      李俊峰強調:“煤制天然氣對終端消費地區的能源結構優化和溫室氣體減排,其實是以一次能源消費增加為代價。從全局看,這與能源體系低碳化發展方向是相悖的。”

      李俊峰將煤制氣與燃煤大、中型鍋爐,電磁爐,汽油小汽車,柴油公交車等能源使用方式,從全生命周期進行了技術環境指標分析比較發現,煤制氣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將增加20%至110%,水資源消耗是其他技術的4—6倍,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其他替代技術分別高出10%—270%;煤制氣的優勢僅存在于替代車用燃料,分別可降低70%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錢宇對此分析表示認同。他也表示,煤制氣僅在機動車燃料上是較好的替代方案。

      “從經濟和能源的安全性角度出發,煤改氣是不可承受的。”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說。他建議,為解燃眉之急可發展少量煤制氣。但從長遠看,國家應考慮與國際能源體系接軌,重點發展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生產,而非煤制氣。一擁而上發展煤制氣,將對我國能源供應體系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相關文章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申請指南

    國科金發計〔2021〕15號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關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結項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根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教社科......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0年度項目績效評價公示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綜合績效評價工作規范(試行)》等文件的相關要求,我中心已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綜合績效評價工作。現將項目綜合績效評價......

    剛剛!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名單公示,共41項

    日前,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了“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6個重點專項(含定向)的公示名單,共有41個項目獲得公示。具體如下: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2個重點專項......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志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

    第三代甲醇制烯烴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能源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驅動力,在中國,能源安全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更是日益凸顯。中國富煤、貧油、少氣,想要擺脫受制于人的境地,很多人將希望寄托于煤化工的發展。11月9日,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

    國家基金委:國際合作項目批準111項,初審通過292項

    近日,國家基金委國際合作司公布了111個國際合作批準項目和159個國際合作初審通過項目,具體如下:批準111項:1、2020年度中德合作交流項目批準103項;2、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食品、能源、水”......

    2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第二批)公布

    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第二批)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0〕77號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項目管理辦法以及專家評審意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

    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年度重點暨國際合研項目會召開

     2020年8月2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在北京召開了2020年度重點項目暨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議。評審專家、項目申請人、駐會監督工作組......

    基金委與瑞典研究理事會合作項目初審結果公布

    原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研究理事會(VR)簽署的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20年雙方在冠狀病毒研究領域共同資助跨學科合作研究項目,支持中瑞兩國科學家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經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