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6日消息,據美宇航局太空網報道,大約兩周前,一顆名為“霍爾姆斯”的彗星突然爆發,亮度增加了近百萬倍,天文學家對這種百年不遇的天文景觀欣喜若狂。如今,這顆彗星亮度雖然變暗,但不斷膨脹的“身體”讓其體積超過了太陽。
設于莫納克亞山上的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拍攝到的彗星“霍爾姆斯”(左)的照片;照片顯示彗發直徑為869,900英里(140萬公里)。彗發中央附近的“白星”其實是被塵埃物質層層包裹著的彗核。照片還提供了同比例的太陽和土星圖像以進行對比。
業余天文愛好者11月1日拍攝的照片(左);照片顯示“霍爾姆斯”的彗發由中心一層層塵埃物質和一條模糊的彗尾構成。哈勃天文望遠鏡11月4日拍攝到的照片(右)對“霍爾姆斯”彗星做了更為細致描寫。這幅照片顯示塵埃物質以水平偏轉方向形成的蝴蝶結造型。
這張照片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業余天文愛好者拍攝的,顯示了“霍爾姆斯”彗星在不同日期的位置。
英國天文愛好者11月7日拍攝的17P彗星照片
太陽目前依舊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天體,其顆粒的延伸影響力波及所有行星。而相對渺小的“霍爾姆斯”彗星近日來不斷釋放氣體和塵埃物質,使得其膨脹的大氣或彗發(星云狀的發光云體)如今超過太陽的直徑。這種對比在美國夏威夷天文臺公布的最新圖片中尤為明顯。據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介紹,“‘霍爾姆斯’彗星不斷膨脹,如今已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單一物體。”
據夏威夷大學天文學研究所天文學家雷切爾·史蒂文森、簡·克萊納、佩德羅·拉塞爾達等人的測算,截至11月9日,“霍爾姆斯”的彗發直徑達到869,900英里(140萬公里)。他們使用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得出了這一結論。根據不同的數據來源,太陽的直徑約為864,900英里(139.2萬公里)。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霍爾姆斯”彗星新照片發現,彗核周圍顯現了一個令人十分感興趣的蝴蝶結造型。而彗發(大部分是微小顆粒)則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
肉眼現在還可以依稀看到“霍爾姆斯”彗星的形狀:黃昏后變成一個模糊的小點,高高掛在天空的東北角。通過這幅星圖,你能找到它的蹤影。從市區看顯得有些模糊,不過換成是鄉村地區,這顆彗星則變得異常醒目。美宇航局太空網天空觀察欄目作者喬·拉奧說:“如今,在茫茫夜空中,它看上去是非常醒目的圓形云朵。”拉奧建議本周末觀看“霍爾姆斯”彗星,屆時在月亮的映襯下,它會更加顯眼。
他說,“霍爾姆斯”彗星的亮度可能會越來越暗,不過在今后兩三周內還能看見。史蒂芬森及其同事寫道:“今后幾周和幾個月,彗發和彗尾還會膨脹,而彗星本身隨著塵埃物質的擴散會變得黯淡。”據專業天文網站“太空氣象”稱,11月19日星期一,“霍爾姆斯”彗星的彗發將呈現透明狀,屆時將上演獨一無二的天文奇觀,“這顆彗星將從恒星‘天船三’身邊滑過,看上去像被吞噬似的,這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一幕。”借助于小型望遠鏡,可以看清楚模糊的彗發。但是,由于沒有常見彗星所特有的長尾巴,“霍爾姆斯”彗星對一般觀測者來說并不是天空中最耀眼的物體。
天文學家尚不清楚“霍爾姆斯”彗星爆發的原因,它擁有類似于1892年彗星爆發后驟然變亮的相同經歷。始于10月24日的這次表演,使“霍爾姆斯”彗星從一個肉眼看不見的黑點忽然間變成了夜空中最明亮的物體之一。隨著氣體和塵埃物質以每小時1100英里(每秒0.5公里)的速度從彗核向外擴散,“霍爾姆斯”的亮度變得越來越暗。
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小組在一份聲明中稱:“這顆彗星令人贊嘆的大爆發是由固體彗核噴射的塵埃物質形成的,固體彗核由冰和巖石構成,直徑僅為3.6公里(約2.2英里)。”夏威夷天文臺公布的最新照片還顯示了一個形成于“霍爾姆斯”彗星一側“羞怯的尾巴”。這是由陽光施加于彗發氣體和塵埃物質之上的壓力造成的。但彗星距離如此遙遠——1.49億英里(2.4億公里),或是地球距太陽距離的1.6倍左右——哈勃太空望遠鏡也無法揭示它的核心。
哈勃天文望遠鏡項目天文學家在15日的一份聲明中稱,“霍爾姆斯”彗發初始階段的特點(從地面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顯示,“一個大片段忽然折斷,隨后遠離主要核心,同時分解成微小的塵埃顆粒。”但是,由于彗星以及所有的塵埃物質距離非常遙遠,哈勃望遠鏡捕捉不到任何片段。
今天(3月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一顆新彗星C/2023A3(Tsuchinshan-ATLAS)的確認公告。該目標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于1月9日首次發現,后由南非ATLAS計劃在......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9日消息,編號為C/2022E3(ZTF)彗星即將飛經地球。這顆古老的彗星直至2022年才被觀測發現,也是到目前為止2023年度預報最亮的彗星。專家介紹,C/2022E3彗星是......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偉、宋張勇等實現了入射流強的實時監測與精確測量,為厘清太陽風誘發彗星x射線輻射的物理機制奠定了基礎。研究結果于9月7日發表在《歐洲物理雜志Plus》上。彗星是太......
彗星是太陽系中最冷的星體之一。對太陽風誘發彗星x射線的測量能夠預測太陽活動及“太空天氣”,這對人類更深入地認識太陽系具有重要意義。實驗上較難精確測量x射線產額與截面,且誤差較大,導致彗星的x射線輻射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2日表示,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彗星。據估計,這顆名為C/2014UN271的巨大彗星的彗核直徑超過129公里。僅僅是彗核就比其它彗星大50倍,其質量約5......
人們一般認為彗星起源于太陽系,由行星形成時拋出的剩余氣體和巖石組成。最近兩顆星際物體的到來——一顆名為Oumuamua的小行星和一顆名為Borisov的彗星——挑戰了這一假設。瑞士蘇黎世大學計算科學研......
天文學家首次在我們的太陽系中發現了水的痕跡,而它來源于太陽系以外的其他地方。這些來自外星系的水似乎正在從一顆名為2I/Borisov的彗星上噴出,后者則正處于從星際空間飛向太陽的旅途中。天文學家在8月......
美國馬里蘭大學天文學系網站日前發布消息說,一顆小彗星16日將抵達近地點,成為2018年夜空中最明亮的彗星。據馬里蘭大學相關觀測項目介紹,這顆名為46P/維爾塔寧的彗星將在到達近日點近4天后,于美國東部......
“Oumuamua”可能有一顆冰冷的心。圖片來源:ESO/M.Kornmesser來自太陽系外的第一個已知的被稱為“Oumuamua”的拜訪者可能是一顆冰冷的彗星,而不是一顆由巖石構成的小行星。新的測......
地球大氣層中的氙氣起源一直是個謎。據《新科學家》官網日前報道,現在,科學家通過分析歐洲空間局“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的軌道探測數據,確定了其中22%的氙氣來自彗星。這一結果為解釋天體與地球演化之間具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