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8-18 09:43 原文鏈接: 侯建國院士:人才培養應擺脫“伯樂相馬”模式

    侯建國院士

       “農夫把土地伺候好了,撒下種子,并適時給予水和養分,莊稼自然會蓬勃生長。人才工作也是一樣。”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侯建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管理部門應擺脫‘伯樂相馬’式管理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為人才成長營造肥沃的土壤和有利于創新的環境上。”

      侯建國認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面臨著嚴重的人才斷層,“快出人才、早出人才”成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強烈愿望。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管理部門扮演了“伯樂相馬”的角色:一方面出臺各種獎勵措施、榮譽稱號、優惠政策,以期對人才成長起到“硬刺激”;另一方面充當“伯樂”,按照自身理念設定標準,通過組織各類評審給各級各類人才“戴帽子”,從而樹立標桿,激勵眾人。“這種做法在改革開放初期是行之有效的,在較短時間內扭轉了社會上知識無用的觀念,營造了全社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使我國人才隊伍快速壯大,有效支撐了改革開放的各項事業。”

      不過,3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的人才工作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科技人員的數量來看,2006年已達到2174萬人,居世界首位;中國的科技論文發表數量目前也已高達18萬篇,躍至世界第二。侯建國認為,人才工作的形勢與任務發生了變化,人才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也必須與時俱進。過去那種“伯樂相馬式”的管理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新的形勢和發展的需要。

      他表示,現在針對人才而設立的各級各類“帽子工程”,可謂名目繁多。這些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并不符合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擾亂了青年人才的心緒,在跑項目、拉經費、搶“帽子”、爭獎勵的過程中,本該潛心學術與創造的內心世界變得不再寧靜,甚至出現一些學術不端現象。

      “真正的大師絕不是物質刺激出來的,也不是‘戴帽子’戴出來的,而是憑借其內心世界對學術、創造的興趣和熱情。”侯建國舉例說,中國科大教授陳仙輝是國產“土博士”,其本科出身很一般,頭上的帽子也很少,但他始終保持著對科學創造的滿腔熱情,二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高溫超導研究領域,終于在國際上首次獲得臨界溫度達到43K的鐵基化合物超導體——氟摻雜釤氧鐵砷化合物,突破了“麥克米蘭極限”。今年1月,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而此前該獎項已連續空缺3年。

      “與此同時,外在的學術環境與合作氛圍非常重要。”侯建國說,中國科大教授董振超是2004年加入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單分子科學研究團隊的,一直以來他的頭上什么“帽子”也沒有,發表的論文也不多,但實驗室和研究團隊充分相信他的能力和水平,給他創造良好的學術合作環境和研究平臺。最終,他于2013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

      侯建國認為,要形成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慧眼識人”的伯樂固然可貴,“精耕細作,守望豐收”的農夫更為重要。管理者要遵循人才成長的內在規律,致力于為人才成長營造創新的土壤和環境,建立以學術為導向的公平、開放、合理的評價機制,最大限度地呵護各類人才追求科學、創新的內在興趣和熱情,讓他們像莊稼一樣在肥沃的土壤里蓬勃生長。

    相關文章

    湖南省制造業創新中心2023年度考評結果公布一家被撤銷

    根據《湖南省制造業創新中心認定建設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湖南省工信廳組織專家對已批復創建或認定的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進行了2023年度考評。經專家組評審,考評結果為2家優秀、6家良好、3家合格、1家不合格......

    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區產業園區發展協會發布三項團體標準

    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區產業園區發展協會發布《智慧園區設計和建設技術規范》、《云平臺服務創新評估指南》、《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規范》三項團體標準。公告如下:各有關單位:根據協會團體標準制定工作管理辦法,現批......

    中國科學家首獲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

    2月22日,勞力士公布2023年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RolexAwardsforEnterprise)的五位得主獲得者名單,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研究員劉少創憑借“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

    選培2977名青年科技人才,新星計劃30年碩果累累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以下簡稱新星計劃)是1993年經市政府批準設立,以培養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青年科技骨干人才為目標的人才培養計劃。30年來,已選拔培養30批2977名青年科技人才......

    選培2977名青年科技人才,新星計劃30年碩果累累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以下簡稱新星計劃)是1993年經市政府批準設立,以培養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青年科技骨干人才為目標的人才培養計劃。30年來,已選拔培養30批2977名青年科技人才......

    山西推動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近日,山西發改委官網發布消息,為推動《山西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實施,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2月18日,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聯合出臺《山西省氫能產業鏈2024年行動方案......

    北京率先發掘數字人產業價值明年營收規模預計超200億元

    化身守門員在工人體育場對抗頂級“球星”,跨越千年向“蘇軾”求助解人生疑惑,主播一聲令下不同款汽車“秒進”直播間……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讓城市一個個角落成了元宇宙,虛實之間催生海量數字人。北京......

    重磅!海淀出臺15條措施,支持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發展

    2月19日,在2024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海淀區支持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創新平臺15條”)正式發布,各項支持措施的申報指南將于一季度陸續發布。政策實施后,海淀區每年......

    北京多舉措,加快構筑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

    2023年以來,北京市陸續出臺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通用人工智能若干措施等政策,建立并穩步推進市級人工智能專班工作機制,統籌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集聚,構建完整產業鏈條。人才資源國內領先在頂尖人才方......

    2023年度12月份北京市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公布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對2023年度12月份北京市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進行公告的通知。原文如下:各有關單位: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企業〔2022〕63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