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8-19 10:34 原文鏈接: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值得我們警醒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布201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500強名單,中國內地共有32所學校上榜,然而未有學校進入100強。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雖然不能完全真實、準確地反映大學學術研究能力的高低,但不可否認,在某種程度上,它也基本上體現了真實的情況。中國學校未進入百強,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事實上,中國高校并非不注重學術研究能力。相反,中國恐怕是世界上最注重高校學術研究能力的國家之一。正如近日一則反映中國當前高校青教生態的報道所顯示的,中國高校內部職稱評定、資源配置、教師收入都主要與反映教師學術研究能力的科研課題、學術論文的質量與數量掛鉤,而教學則被置于一個較不重要的地位,這恰恰與歐美高校之注重教學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方面是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低下,另一方面則是國內重科研、輕教學的高校生態,二者的交相拷問,令我們不得不反思中國高校學術研究的體制與機制,究問中國高校以政府課題為科研資源主要配置方式、以論文發表為科研能力主要評價方式的科研機制之弊病與痼疾。

       以政府課題為科研資源主要配置方式、以論文發表為科研能力主要評價標準,表面上看來,乃是學術研究之外在的、程序性的問題。然而,實際上,前者是以權力規制科研方向、界定科研范圍,后者是以利益引導科研方向、框定科研目標,前者關乎政治,后者關乎商業,他們深刻地影響乃至制約著學術研究活動。

       在我們國家,學術研究投入之主要方向往往是由一個個課題所決定的,課題所在乃是投入所向,一般來說,大課題則有大投入,小課題則有小投入,無課題則往往無投入。這就使課題成為科研資源最重要的配置方式,也成為決定學術研究領域、側重、范圍的“指揮棒”。而課題分配權則掌握在公權力部門手里,這就無形中使得公權力具有了規制科研方向、界定科研范圍之能力。學術研究本是一項自由事業,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學術研究的基本倫理已成為共識。而權力的規制與界定鉗制了在學術研究中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成果的獨立與自由,使學術研究成為喪失靈魂的“官學”,淪為公權力的附庸。更有甚者,在社會科學研究某些領域,研究之禁區俯拾皆是,研究之結果早已框定,研究之方法缺乏新意,如此研究,如何能產生優秀的研究成果?

       權力之外,尚有商業的利益導向。論文發表關乎畢業文憑、職稱評定、學術地位,這些都密切關系到研究者的自身利益,但是,面對大量的需求,國內學術界所提供的可供論文刊發的期刊卻相對較少,供需嚴重不平衡導致其中黑幕重重,潛規則橫行。久而久之,劣幣驅逐良幣,潛心做研究逐漸失去生存空間,投機與濫制成為業界生態,科研能力逐步走低。

       在權力與商業的夾逼下,學術研究的自由度與獨立性逐一喪失,學術研究偏離正軌、失其本真,淪為權力的附庸與商業的收割場,科研能力低下即不可避免。事實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所反映的,并不僅僅是高校的學術研究能力,而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科研創新與學術思考能力,這尤其值得我們警醒與反思。

    相關文章

    安徽省公示高校科研院所橫向課題備案項目

    關于安徽省高校科研院所橫向課題備案項目的公示各有關單位:根據《安徽省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建設行動方案》(皖政〔2022〕64號)和《關于組織開展高校院所橫向課題備案的通知》......

    科研如其人

    我們時不時聽到這樣的話,讀到這樣的句子:“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畫如其人”,意思是一個作家的文章,一個書法家的字體或一個畫家的風格反映著其性格特征與素質涵養。然而,很少有人提及“科研如其人”,不......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連聘3位院士

    6月7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首屆學生學術論壇暨院士聘任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申能集團(上海電纜研究所)技術總指導黃崇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

    大學排行榜,怎么看?

    綜合性的大學排行榜始終充滿爭議,矛頭指向排行榜的評價體系,近年來也有一些國內外大學陸續宣布退出大學排名。6月9日下午,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網、中新教育舉辦高考系列直播第三場。軟科大學排名創始人程瑩,英......

    40年風雨路,中國質譜迎來新征程

    ——2020-2023杭州質譜學術大會系列報導2023年6月10日,2020-2023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在杭州盛大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

    劉慶生:我們需要務實的學術交流活動

    閑暇之余看了幾個有關學者給我發來的國內某些專業學術會議信息,發現了一個長期以來帶有共性的見怪不怪的現象。會議安排中參雜了一些非學術因素,例如會議主辦方往往由于某些需求邀請并不處在學術一線的學者、政府官......

    川大團隊揭示神經元進化缺失的一環,填補神經元空白

    1997年,從高中考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以來,26年間陳強始終在和生命科學打交道。從北大博士畢業之后,他來到哈佛大學醫學院做了6年的博士后研究。2013年,陳強回國加入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學大腦”背后的信息樞紐

    2021年12月,《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體方案》獲批,標志著國家首個區域綜合性科學中心由此落戶成渝,其中四川區域選址天府新區興隆湖,重慶區域選址金鳳片區。2023年5月初,成渝(......

    超1500億!3000多家科研機構和大學亮出成果轉化成績單

    【超1500億!3000多家科研機構和大學亮出成果轉化成績單】5月15日,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的數據表明,3000多家科研機構和大學完成了1500余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

    研究型大學如何提升對國家戰略科技的支撐作用

    研究型大學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發展的戰略支點和活力源泉,也是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研究型大學,立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