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醫院保安人員在接收一名埃博拉疑似病例的柏林沙里泰醫學院特殊隔離病區門口警戒。
8月19日晚,德國柏林夏洛蒂醫院宣布,當天下午收治的一名女性患者并未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是感染了瘧疾。這一診斷讓所有相關接觸者松了一口氣,此前被緊急封鎖的地區也恢復了正常。然而這一場“虛驚”卻實實在在地檢驗了德國防范埃博拉病毒的快速反應能力。
19日上午,一名30歲的女性在柏林一家就業中心突然暈倒,并有高燒等癥狀。由于這名女性8天前來自尼日利亞,屬于受到埃博拉病毒影響的西非國家之一,因此,就業中心的工作人員迅速撥打了醫院急救電話。這名女子隨即被隔離在一個救護車里,后來被送到柏林夏洛蒂醫院下屬的魏爾嘯醫院傳染病區。這里有專門的應對埃博拉病毒暴發的傳染病隔離病房。
聞訊趕來的警察立即封鎖了該就業中心及相應街道,并在魏爾嘯醫院傳染病區前設立了警戒線。6名與該患者接觸過的人均被帶到醫院接受檢查,以防可能受到的傳染。就業中心里的其他人則被要求待在屋里,兩個小時以后才被允許離開。
夏洛蒂醫學院發言人曼努埃拉·青格隨后通報了相關情況。他表示,就目前情況看,這名患者并未去過疫區,感染埃博拉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是胃腸道感染,而正式排除埃博拉感染還需等血液檢測結果出來。
當天晚上,夏洛蒂醫院發布了最新公告:血液檢測的結果顯示,該患者所有針對埃博拉病毒的檢測都呈陰性。而通過顯微鏡可以清楚地看到瘧疾感染。因此該女性患者并未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是感染了瘧疾。院方進行了相應的治療,現在病人的情況穩定。
夏洛蒂醫院的最終診斷讓所有相關接觸者松了一口氣,此前被緊急封鎖的地區也恢復了正常。然而這一場“虛驚”卻實實在在地檢驗了德國防范埃博拉病毒的快速反應能力。面對已經在西非造成1300多人死亡的埃博拉病毒,人們都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一旦突發情況沒有得到妥善處置,后果將十分嚴重。
盡管德國聯邦公眾傳染病預防與監控主管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表示,歐洲具有較高的防護水平,埃博拉不會在歐洲大肆傳播。但同時也承認旅行者的確有可能把埃博拉病毒從非洲帶至德國或歐洲。實際上,近日連續在西班牙、德國和奧地利出現的疑似病例更是加劇了這樣的擔憂。這些后來被排除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都有一個共同點,此前曾在西非國家待過。
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警告后,德國的衛生醫療機構做了很多準備,柏林夏洛蒂醫院專門應對埃博拉病毒暴發的傳染病隔離病房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目前德國規模最大的傳染病隔離病房,不僅建有多層防護措施,還包括一個封閉實驗室和手術室,可以做少量的分析,一次能隔離治療20個埃博拉病人。
從柏林處理疑似病例的情況看,對于感染者死亡率達50%至80%的埃博拉病毒來說,立即隔離似乎仍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疑似患者在第一時間被送上了專門的救護車,在傳染病隔離病房接到通知后所需的兩個小時準備時間里,救護車成了臨時的隔離病房。所有與疑似患者有過直接接觸的人員均被帶到醫院接受檢查。而參與情況處理的醫護人員,包括實施封鎖任務的警察都經過相應的培訓,并配備了防護服和口罩。
許多傳染病,比如瘧疾,開始時與埃博拉病毒感染有類似的癥狀,如發熱,頭痛,嘔吐和腹瀉等。這也是各國疑似病例頻發的原因之一。在柏林發現疑似病例后,有媒體報道稱,該患者自述曾在家鄉接觸過埃博拉病人。短短一句話引起公眾的諸多聯想。而夏洛蒂醫院在收治病人的當天晚上就做出了確診,并發布了權威的結論,極大的減少了各種小道消息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這充分說明越早排除或確認疑似病例,越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
埃博拉病毒感染可通過多種檢測方法在實驗室獲得明確診斷,例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RT-PCR),抗原檢測試驗,血清中和試驗和抗體捕獲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
也就是說,只有通過驗血,進行實驗室分析(做病毒分離),才能確認感染埃博拉病毒。由于埃博拉病毒可通過體液傳染,病人的樣本具有極端生物危害風險,因此只能在最高級別的生物防護條件下才可進行檢測。目前在德國只有位于漢堡和馬爾堡的實驗室具備這樣的能力。滅活樣本則可以在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和位于慕尼黑的德國聯邦國防軍微生物研究所進行診斷分析。
從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近日發布的有關防范埃博拉病毒的介紹來看,判斷患者是否屬于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首要條件是體溫是否超過38.5攝氏度,其次是是否曾與埃博拉病人或病人的體液有過直接接觸,或者來自于塞拉利昂,幾內亞,利比里亞或拉各斯(尼日利亞)等西非國家的疫區。埃博拉病毒的傳染性遠比流感要小,它不通過空氣傳播,只通過與患者體液直接接觸傳播。因此科赫研究所將這樣的“接觸”定義在小于一米的范圍內。如果是同一航班的乘客,接觸者僅包括患者四周的鄰座。
盡管目前德國還沒有確診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但這并不意味著德國或歐洲可以對埃博拉病毒的威脅掉以輕心。埃博拉病毒的潛伏期,即從獲得病毒感染到出現癥狀的時間間隔,可持續2天至21天。更值得關注的是西非國家抗擊埃博拉病毒擴散的嚴峻現實。缺醫少藥和缺乏必要的隔離和防范設施,已經使得確診和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達到了2473例,死亡1350人(截至8月20日)。如果說地球是一個大家庭,那么世界各國在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強化自身預防措施的同時,也應該更加積極地對西非疫區伸出援手。在現實的情況下,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近日,一項發表于《納米級進展》的新研究稱,科研人員將比人類頭發細200倍的“意大利面”細絲編織成繃帶,可幫助預防傷口感染。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AdamClancy研究團隊制備了一種由面粉和甲酸(常見食品......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石墨烯以其強大的殺菌性能,有望成為抗擊耐藥細菌領域的顛覆性技術。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普通冰箱貼中的磁鐵技術,研發出一種超薄的針刺狀表面,作為導管和植入物的涂層,可殺......
記憶性B細胞(MemoryBcells,MBCs)能夠對感染性疾病提供長效的免疫保護,然而,HIV、丙型肝炎和巨細胞病毒等慢性病毒感染會破壞MBC的發育和抗體的產生[1],導致不完全和無效的免疫保護。......
一輪兇猛疫情肆虐多國。據央視新聞,巴西衛生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4年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報道......
3月2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開展學術交流。上海免疫與感染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此次,雙方圍......
近日,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有41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182億元。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藥企業積極參與本次集采,26......
9月12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施一、齊建勛、高福院士團隊,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MolecularmechanismofdenovoreplicationbytheEbolavi......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真菌分子,其似乎對多種真菌感染有效,且對人體細胞無毒,有望成為一種新的突破性方法治療真菌感染。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天然產品雜志》。真菌感染每年導致數千名美國......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
近日我市醫療機構報告兩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兩名病例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病例發現后市、區衛健疾控部門迅速開展了流調溯源、醫療救治等工作。目前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