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8-25 12:00 原文鏈接: 南水北調被疑導致河南大旱官方:旱情因降雨偏少

      今年汛后,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正式全線通水。最近,湖北、河南部分地區大旱,有人懷疑乃南水北調所致,并擔心今后調水水量不夠。對此,《求證》欄目記者展開調查采訪。

      質疑南水北調致漢江缺水?

      回應上游來水偏少是漢江缺水主因,將由引江濟漢工程補充漢江水量

      近日有媒體稱,當前漢江下游一些河段水位下降,是南水北調惹的禍,有人擔心南水北調將致漢江缺水。

      “現在南水北調中線還沒有開始調水,怎么會對漢江產生影響?當前漢江的缺水主要還是上游來水偏少造成的。”長江委水文水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新說。

      據國家防總統計,今年主汛期湖北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二成以上,600多座水庫低于死水位,111座小型水庫和5萬多口塘堰干涸,這說明氣候原因是造成大旱的主因。

      “為減緩中線正式調水后對漢江的影響,南水北調建設同時規劃了引江濟漢工程。”湖北省南水北調局綜合處副處長龔富華說,引江濟漢工程主要是引長江水補充漢江因調水而減少的水量,規劃年均輸水37億立方米,其中補漢江水量31億立方米,補東荊河水量6億立方米。目前,引江濟漢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

      龔富華說,為應對當前漢江中下游特別是仙桃市的嚴重旱情,引江濟漢工程已提前啟動,從8月8日起,長江水從潛江市高石碑鎮進入漢江后,調水流量為100立方米每秒,將使漢江中下游7個市(區)受益,保障600多萬畝農田的抗旱用水。

      提起對水源區的影響,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有關負責人坦言,中線水源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采取關閉污染企業、提高項目門檻等措施,一定程度影響了地方發展。為此,國務院陸續批復了庫區及上游水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對口協作方案,并探索生態補償機制,將水源區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中央財政給予轉移支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質疑南水北調致河南大旱?

      回應水源區和受旱區非同一流域,沒有任何影響。依靠南水北調可應急調水抗旱

      當前河南大旱,有人認為是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影響。對此,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楊汴通說,南水北調中線是從丹江口水庫調水,而河南受旱區域和它不是一個流域,怎會受影響?

      記者從國家防總了解到,入夏以來,河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特別是平頂山市主要水源地白龜山水庫蓄水持續減少,目前已低于死水位(97.50米)。這表明,今年河南大旱是降雨偏少所致。

      “河南省是南水北調受益區,不但沒有影響,南水北調工程還發揮重要作用。”楊汴通說。據介紹,今年汛后,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河南省常年將能分到37.7億立方米的水量,這將有利于提高抗旱能力。

      質疑漢江將無水可調?

      回應根據豐枯規律,現在是枯水期,正常年份有水可調

      8月19日8時,丹江口水位142.77米,這與調水規劃的蓄水位170米相差不小。從去年蓄水以來,丹江口水庫水位一直沒有蓄到位,有人擔心,南水北調今后無水可調。

      李明新解釋,當前丹江口水庫水位不高,原因是漢江上游降雨偏少。去年和今年漢江上游都是“平水偏少”年份,今年1月—7月水庫來水比常年均值偏少約43%。但漢江流域暴雨多發生于7月—9月,個別年份推遲到10月上旬,通常會有較大來水填充庫容。

      是否可斷言漢江今后缺水?李明新說,長江委研究表明,漢江徑流量年際變化遵循豐枯規律,主周期是23年—26年。20世紀90年代以來,漢江流域出現連續枯水年份,現在正是漢江徑流變化的枯水期,所以,不能說漢江水量減少是趨勢性的。

      長江委監測顯示,進入本世紀后,雖然漢江徑流量均值仍低于多年均值,但比上世紀90年代增加了62.3億立方米。

      李明新進一步分析,漢江流域地表水資源總量566億立方米。其中,丹江口水庫2010年平均入庫水量為363.5億立方米,據測算,到2030年為357.6億立方米。而上游耗水量約23億立方米,中下游需水量162億立方米,剩余170多億立方米,完全是可以滿足南水北調中線年均95億立方米的調水規模。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總工程師沈鳳生表示,年均調水95億立方米,并不意味著每年都調這么多水,而是統籌考慮水源區和受水區情況來確定。當水源區遭遇枯水年,可以“枯水年少調”。另外,大壩加高后,丹江口水庫成為多年調節型水庫,可留住豐水年的部分洪水,以彌補枯水年,不管是對水源區還是受益區,水庫調節作用更大。

      質疑“南水”該不該北調?

      回應降水仍南多北少,即使節水挖潛仍需調水補缺

      有人說,近幾年出現“南旱北澇”現象,南水北調是否還有必要?

      水利部水文局水情預報中心主任張四龍認為,所謂“南旱北澇”反映的是降水量與正常年份的偏差,比如有的缺水地區,某一年降雨偏多兩三成,感覺上雨下多了幾場,但與南方年均1000多毫米的降雨比,這個量不大,改變不了當地缺水局面,我國降水南多北少的氣候格局并未改變。

      北方到底有多缺水?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僅107立方米,是國際極度缺水線的1/5,天津人均水資源不足全國平均的1/17,遠遠低于世界缺水警戒線。據測算,到2030年南水北調中線受水區主要城市缺水將達128億立方米。

      缺水,為何許多人感覺不到?“這是因為華北許多地方供水是靠超采地下水維持的。”有關專家表示。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研究顯示,京津冀平原區年均超采地下水68億立方米,其中超采的深層承壓水占到50%。深層地下水很難回補,超采一方,就少一方,長期超采帶來地面沉降、河湖干涸等一系列生態問題,華北地區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漏斗區。

      據悉,目前京津等地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已降到20立方米以下,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北京2013年再生水利用量達8億立方米,進一步節水潛力有限;天津在節水同時,探索海水淡化,但受能耗、成本、水質等因素制約,不足以緩解缺水局面。沈鳳生說:“節水、挖潛,采取了許多措施水還不夠,怎么辦?調水是必然的。南水北調堅持‘先節水、后調水’原則,中線一期工程調水規模,充分考慮了科技對節水的促進作用。”

      沈鳳生說,按照規劃,中線一期主要面向北京、天津在內的19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市供水。將為河南供水37.7億立方米,河北34.7億立方米,北京12.4億立方米,天津10.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調水量95億立方米,與當地水聯調,可基本緩解供水區城市嚴重缺水狀況,并逐漸把“擠占”農業、生態的水返還。

    相關文章

    水利部:南水北調累計調水量超過698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76億

    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水安全保障進展成效。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的部署,加快形成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骨干輸排水通道。張祥偉表示,從國家水網大動......

    國產“高分”衛星帶你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丨世界水日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是維系生命與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

    國產“高分”衛星帶你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是維系生命與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

    南水北調:八年惠及超過十分之一的中國人

    截至今天(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年。8年來,這個貫通祖國南北的超級工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帶來了哪些變化?看總量:8年輸水總量超586億立方米。看范圍:輻射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

    河南“科普輕騎兵”在南水北調中線點亮科學夢

    9月19日,在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22輛科普大篷車整齊地停放在淅川縣湯山濕地公園廣場。輕輕轉動手輪,小小的鐵錘就會敲擊兩側的鑼和鼓......

    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題: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新華社記者劉詩平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

    引江補漢工程:國之重器牽手筑牢國家水網主骨架

    7月7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備受矚目的引江補漢工程拉開建設帷幕。作為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引江補漢工程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這一工......

    南水北調后續工程拉開序幕引江補漢工程開工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今天,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開工建設。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

    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的最新評估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城區地下水壓采量超過30億立方米,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淺層地下水總體達到采補平衡。......

    北方40多個城市喝上南水

    核心閱讀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全面通水4周年。工程啟動以來,南水成為北方40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受益人口超1億。通過實施生態補水,南水更是讓北方多地河湖干涸、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等問題得到了緩解。自南......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