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8-27 11:30 原文鏈接: 武漢籌建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

      讓專利技術從紙上走入市場


    光谷素以“批發教授”著稱,最不缺的就是成果。可一道全球共同難題也擺在光谷面前——成果雖多,卻大多在紙上,未成市場

      “湖北武漢是中國技術市場的發源地,我記得上世紀80年代我在北京市技術研究所,幾次帶隊到武漢參加技術交易會,30年后的今天,以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為契機,要有新的起點,新的高度。”

      8月1日,來武漢參加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以下簡稱“中部中心”)建設論證的北京技術市場協會顧問、北京工業大學兼職教授林耕十分看好武漢,對建立中部中心給予很高的期望。

      從根本上解決科技經濟這兩張皮

      湖北是科教資源大省,其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及國家創新平臺數量等均位居中部之首。湖北也是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科技產出源頭。

      改革創新,推動了技術向生產領域的轉移。特別是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和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技術轉移呈明顯的加快之勢。湖北省科技廳成果處處長李述武向科技日報記者歷數湖北的成績:技術合同成交額2011年還不到100億,2012年就到了200億,去年干到300億,今年能突破500億。

      “30年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在制度、組織、機制三個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表現為我們整個體系在動力、活力、能力方面都顯得不足,實際上科技經濟這兩張皮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所以也是距離我們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科技部火炬中心技術市場處處長張玢在把脈中國技術市場時作出了分析。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郭躍進介紹說:我們按照全國技術市場“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通過部(科技部)省(湖北)共建中部中心,旨在挖掘湖北創新資源潛力,發揮創新基礎優勢,暢通技術供求渠道,加快知識流動轉化。

      同時,可以充分發揮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中部地區與國內外創新資源有效對接,助推中部崛起。

      做好頂層設計 打通“任督二脈”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為中部中心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結合東湖自主示范區這幾年的建設,“把我們現在創新創業、改革政策的探索和我們很多發展的布局都很好地結合起來,目的性、集成性、系統性、功能性、可操作性都很清晰。”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成對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建設方案給予較高評價。

      湖北省科技廳成果處副處長傅麗楓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們在做規劃時,定了一個基調:整合、重塑、轉型、提升。中部中心由湖北省、武漢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武漢市科技局共同籌建。

      除了構建網絡中心以外,我們的實體中心建在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1+N的模式今年將為各種服務技術轉移的機構提供近萬平米的物理空間。傅麗楓說,建中部中心,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破解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瓶頸。

      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享受國家先行先試的優惠政策,因此為中部中心成為國家的試驗田創造了條件。中心將肩負三大使命,首當其沖的是開展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試點,激活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此同時,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推動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走向國際市場,加快形成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國際網絡快速響應機制。最后,打造一個集技術交易、技術經紀、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業平臺,促進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務集成化和科技成果交易市場化。

      東湖高新區內90%以上的高科技企業有武漢高校基因,85%以上的科技成果轉化來自于高校。為此,高新區專門提出建設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為高校、企業及個人提供知識產權交易場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可在區內開展知識產權咨詢、代理等服務。

      為了鼓勵科技成果向全社會公開共享,高新區出臺獎勵政策。自有資金形成的科技資源向社會提供開放利用的,將獲得高新區管委會的獎勵。財政資金資助的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所獲收入,高新區內的組織和個人可自行支配。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郭躍進介紹,通過中部中心平臺建設,到2017年,湖北省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將突破700億元,培養技術經紀人1000人,集聚高水平的技術轉移機構100家,促成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實際技術交易100億,帶動中部地區年均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20%以上增幅。

      建立技術轉移生態體系

      “在東湖建立中部中心會催生很多中心,在我的想象當中中部中心做完了以后應該是中國中部的研發中心,創業中心,服務中心,技術交易中心之一,新業態的中心,還有區域的協同中心,創新協同中心,這些中心的形成能夠確定我們的核心地位。”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對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充滿期待。

      他說,現在都在講系統的有效性,我們建立中部中心,就是要構建系統性的技術轉移轉化的生態體系。構建市場化的機制,構建區域的協同機制,跨國技術轉移的網絡,增強創新創業的動力、活力和能力。但是生態有五個很重要的內容:第一平臺是載體;第二要有主體,市場化的主體;第三個要有服務;第四要有市場機制;第五要有一套政策體系;第六要有一套文化。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高志前說,大家平常講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創新鏈是什么概念呢?第一個是服務鏈,從技術需求分析、搜索、方案設計、評估、融資等,這個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是一個鏈條。第二個機制鏈,技術轉移需要各方合作,產學研用、金融保險財政攜手,這種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協同機制。最終是功能鏈。技術轉移靠什么?靠技術轉移服務,技術轉移服務要做得好靠什么呢?靠機構和平臺,機構平臺靠誰來運作呢?靠技術轉移人才。靠什么樣的人才?具有綜合素質和長期的積累人才。如何能夠獲得這樣一支隊伍,就需要針對人才的穩定的政策,細致的政策,這也是一個鏈條。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郭躍進說,政府部門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的過程中,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優化技術轉移的法律和政策環境,二是整合帶有公益性的技術轉移服務平臺,三是發揮中介機構的撬動作用。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

      武漢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張政說,湖北省、武漢市、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近年來為推動技術轉移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一些政策通過實施已經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建設方案,匯聚了這三年科技體制改革的經驗和成功的做法。只要堅持探索,就一定會開花結果,使中部中心成為我國中部創新資源交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和重要門戶。

    相關文章

    第一季度成交額1890多億元!北京技術交易穩居全國首位

    技術市場作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渠道,在科技創新資源有效配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日前從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獲悉,2023年一季度,北京技術市場實現穩定增長,全市認定登記技術合同21844項......

    推進各類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則制修訂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2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為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統籌推進各類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則制修訂工作。專利法方面,申長......

    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量質提升

    最近,關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培養的好消息不斷:年底前,河北省將啟動首次技術經紀專業職稱評審工作;科技部火炬中心印發《高質量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

    歐洲專利局新消息,華大智造測序儀迎來利好

    2023年3月30日,歐洲專利局(EPO)申訴委員會公布了關于Illumina(因美納)與華大智造專利無效糾紛oralhearing的紀要,該紀要顯示IlluminaEP3002289專利無效。該專利......

    2022年度河南省級及以上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后補助工作

    為激發河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活力,提升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服務效能,提高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近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度省級及以上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后補助工作”的通知。各省轄市科技局、財......

    津冀科技管理部門到渤海新區調研座談共促科技成果轉化

    為深化津冀科技創新合作,2月22日,河北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天津市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到滄州渤海新區調研座談,并與黃驊市發展改革和科技創新局負責同志座談。會上,雙方就近期重......

    我國加快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專利審查標準

    國家知識產權局22日在京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把提升專利審查質量和效率作為2023年的工作重點,尤其是將根據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不斷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和關鍵核......

    年內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將壓減到16個月

    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主任衡付廣表示: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效率,年內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將壓減到16個月,結案準確率達93%以上;一般情形商標......

    成都今年將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一號工程”

    14日從成都市科技局獲悉,2023年成都市科技創新暨成果轉化工作推進會日前召開。會議提出,將把全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作為2023年成都科技創新工作“一號工程”,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平臺牽引作用、推動......

    科技部公開征集兩項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及起草人

    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2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2022〕51號),由全國科技評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80)歸口的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