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毅課題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丁守偉教授合作,近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題為Virus infection triggers widespread silencing of host genes by a distinct class of endogenous siRNAs in Arabidopsis的論文。該研究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和分子生物學手段,揭示了植物病毒侵染后特異誘導產生的依賴于RDR1的植物內源siRNA,這種特異的siRNA可能具有廣譜的抗病毒功能。該研究對于理解病毒和宿主之間通過基因沉默發生的相互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已有的研究表明,由siRNA介導的基因沉默,是真核生物體內一種非常重要的抗病毒免疫機制。病毒侵染宿主后,宿主的基因沉默系統識別外源的病毒RNA,通過核酸內切酶Dicer切割并產生病毒的siRNA,來抵御病毒的侵染。病毒侵染是否能夠誘導內源siRNA的產生,進而通過調控內源基因的表達起到抗病毒作用并不清楚。
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已知不同的siRNA的產生依賴于不同的宿主基因沉默系統因子,其中抗病毒siRNA的產生主要涉及到DCL4,DCL2,AGO1,AGO2,RDR1和RDR6。該研究通過深度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發現了一類在兩種完全不同的病毒,黃瓜花葉病毒(CMV)和蕪青花葉病毒(TuMV)侵染擬南芥后特異誘導的,依賴于RDR1且長度為21nt的內源宿主siRNA。進一步通過分子遺傳學及生物化學分析,首次,明確了這類受病毒誘導的宿主內源siRNA的產生依賴于RDR1和DCL4,抑制內源基因表達依賴于DCL4和AGO2。兩種完全不同的病毒(CMV)和(TuMV)病毒侵染誘導這類特異的具有抗病毒活性siRNA,說明這類siRNA具有廣譜的抗病毒功能。本研究成果對進一步理解病毒和宿主之間通過基因沉默發生的相互作用從而更好地防治病毒有著重要的意義。
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杜鵬為李毅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李毅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丁守偉主持的多個項目、李毅和丁守偉共同申請的國家自然基金跨地區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以及李毅主持的973項目的資助。
長期以來,衰老一直被認為是不可避免的,但隨著抗衰老研究的進展,預防衰老的治療越來越被認為是可行的。在抗衰老研究中,“衰老細胞”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衰老細胞會停止分裂,但它們并沒有死亡,而是處于生長停滯......
早在2016年,也就是在一場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大流行讓世界陷入停滯的四年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就對人畜共患病敲響了警鐘,將其確定為全球關注的關鍵新興問題。現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約有......
近年來,新發突發病毒性傳染病頻發,這對全球經濟、公共衛生安全以及人類健康產生了巨大沖擊。除此類突發病毒外,長期潛伏于機體的病毒,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也因其高傳染性和反復發作的特點,較難......
IRE1α-XBP1信號如今正在成為多種癌癥類型中惡性腫瘤進展和免疫抑制的核心調節子;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題為“Tumor-intrinsicIRE1αs......
因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今年87歲的河南安陽某村李奶奶從未接種過疫苗。高燒三天后,她用孫女李雪半個月前從北京寄回來的抗原自測,發現自己“陽了”。隨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家門口的小診所問診,醫生并未問及其......
一個全新的抗病毒思路讓世界衛生組織病毒學領域的顧問委員、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王林發感到出乎意料——居然可以將生命機體中偵測病毒的能力改裝成一個“元器件”,并用它合成一個系統在體內“檢測”多種病毒。這一引......
一個全新的抗病毒思路讓世界衛生組織病毒學領域的顧問委員、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王林發感到出乎意料——居然可以將生命機體中偵測病毒的能力改裝成一個“元器件”,并用它合成一個系統在體內“檢測”多種病毒。這一引......
人類有兩萬多個基因,儲存著生命從生長到凋亡的全部信息。從發現DNA結構,到解讀、編寫DNA,科學家們不遺余力地探索DNA的秘密,賦予生命規律以科學意義。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與......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青年科學家發明了用于醫療用品生產的抗病毒紡織材料。兩位學生(斯韋特蘭娜·彼得魯克和達里婭·特卡喬娃)因該項發明在2021年世界青年發明家展覽會上獲得銅獎。抗病毒紡織材料AXIOM成為......
魚類病毒性疾病,是水產養殖最重要的威脅。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嚴重制約我國水產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而對于魚類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既缺乏有效藥物,又缺乏可生產應用的疫苗。培育抗病毒魚類新品種或將成為確保......